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本书是我经常翻阅的,尤其是在我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身份或者产生身份认同困惑的时候,这就是德国近代哲人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其中有关学者的使命一部分,让我常读常惑,常读常新."使命"这个概念在现时代已然有些模糊,甚至过于严肃了,特别是当它与"学者"或"知识分于"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时候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是否存在共同的学术使命,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文学者共同的学术使命,这既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话题,也是思想史的时代课题.本文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视野为参照,以中国当下社会存在的现实困境和面临的难题为基点,把"完成未竟的理性启蒙"和"赓续断裂的生命寻义"作为当代人文学者两大历史使命,并对其使命提出的原由、内容、任务进行了历史、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越是社会激荡的时代,越是需要知识分子勇于担当、行使其学者的使命的时代。经邦济世的学者使命在民国知识分子的乡村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天灾肆虐、人祸横行,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面前,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却具有同样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出发,试图从教育救国的角度引领中国社会走上复兴之路。他们或著书立说,研讨乡村问题和乡村发展方向;或组建团队和研究机构,扩大乡村教育思想的社会影响;或躬身乡间并建设实验区,塑造着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教育典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民为邦本思想、家国天下情怀、求真务实精神对于当今学者的治学之道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需要适度颠覆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规范以一种普遍性原则将学术研究定位于外在形式之上,它所抱持的科学实证精神并不完全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定性.技术规范鼓励模式化抑制个性化,只能培养匠人扼杀学者,导致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缺乏理性思辨和人文精神,并最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社会职责与学术使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需要适度颠覆技术规范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视阈下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肩负着批判和创新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体化为特定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社会改革的监督者、政治民主的推动者、精神文明的守护者、公共话语的建设者. "仰望星空"和"脚踏大地"是人文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未来重塑的两个支点.前者旨在参与全球文化对话.后者旨在回归中国文化土壤,二者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陶云逵先生在西南联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10,(3):F0002-F0002,F0003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不仅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研究中心,也成为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在这里,西南联大学者深怀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重要使命,弘扬民族精神,积极为抗战服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但是,在8年的艰难困苦岁月里,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因各种原因把生命留存在了边陲云南,  相似文献   

7.
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在<上海文学>2005年11期发表后,引起了一场小规模的论争.有学者把这次论争视为2005年人文学术的一个热点.[1]其实,人文知识界对"底层"问题的关注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从1990年代末廖亦武的<中国底层访谈录>系列开始,到2004年<天涯>杂志的"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专栏,"底层"概念逐渐进入文论领域,成为文学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知识分子”?哪些人可称为“知识分子”?对此,国内外学者至今仍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加以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期引起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
阎真的作品努力表现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一时代蜕变期中人文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与尴尬、烦恼与迷惘、突围与挣扎.<曾在天涯>与<沧浪之水>中的知识分子在进行突围时陷入"回归传统"的误区,而<因为女人>中知识分子的堕落与异化则让人文困境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0.
王明强 《理论界》2009,(5):149-151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一个独特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特性和品格.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正是知识分子的第一品性.而直面现实,高扬批判精神,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的视角致力于美和善的社会的构建,则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责任.长期以来,知识分子的这一特性遭到了遮蔽,使得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日渐模糊和迷茫.面对社会现实,中国亟需凸现知识分子的独特性,并亟需形成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11.
何瑞涓 《云梦学刊》2012,33(4):24-25
我仅从身边的几位师长的例子来谈一点关于对学术自我管理的认识. 德国学者费希特曾指出,学者的真正使命是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于我的理解而言,学者应该是追求真善美的,并以此来潜移默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当下却有一些学者逐渐迷失,在追名逐利中忘记了学者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 马瑞芳的散文,近几年来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以为,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她作品特色的,是她的写知识分子题材的散文.这个印象在我读了她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学海见闻录》后就更加深刻了.知识分子问题,历来为人们瞩目,因为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是最活跃的一部分社会力量.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舞台上的命运变迁,可以说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极为丰富的素材.近年来,虽然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不  相似文献   

13.
李庆霞  顾博 《北方论丛》2012,(5):108-112
知识分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就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霍克海默分析了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尔库塞探索了新阶层知识分子的出现及其意义;哈贝马斯则指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相似文献   

14.
“文史不分家”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三种学科,作为人文科学,它在方法论、研究对象等方面都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作为研究人文科学的学者,在传统的时代里,自我实现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专业研究,一个是“入世”,两者都难以使“自我实现”这一欲望得到满足.进入媒体时代后,人文学者的研究与大众模仿需求联系了起来,给人文学者提供了机会,产生了所谓的学者明星效应,改变了人文学者的研究方式,直接导致了技术层面的研究简化、弱化和学术研究的市场化.而人文学者应该意识到,他们的使命始终都是对人类精神性即完整性的守护.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随着社会潮流的激烈涤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绍兴,其传统的人文型知识分子群体迅速地取代了绍兴师爷幕僚型知识分子群体,并且随着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个阵容整齐、门类齐全又很有人文特色的群体主流,很快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成为推动中国现代礼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专家与学者 --关于两类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专家与学者属于两类很不相同的知识分子.这里所谓不同,不仅指他们通常分属于科技与人文这样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还指他们在性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学者看重的是理念而专家则对具体的问题或事务感兴趣;学者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而专家则尽力保持价值的中立;学者求知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的学养或者为公众服务而专家则是效力于他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学者对社会持取批判态度而专家则超然于社会状态之外.此外,本文还特别强调指出,令人颇为不安但又无可奈何的是,今天,学者普遍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专家化的倾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文学者的使命意识──民族文化建设五人谈许明,王岳川,熊元义,靳大成,陈燕谷一、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的历史际遇许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今天参加座谈会的都是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青年学者.谈的内容表面上跨越了自己的专业,但它们关切到我们自己学术定...  相似文献   

18.
科技型知识分子和人文型知识分子都要注意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人文科学的社会价值难以量化,对它所起到的经济效益评价的尺度也就难以确定。一个民族若看不到人文知识分子所创造的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不能认同一种较为深远的价值取向,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就可能出现畸形。因此,给予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公正的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著作中首先从抽象的人和社会的人两个层面分析了人的使命,认为社会的人的使命就在于达到人类的"完善"。学者作为社会的人,是掌握社会知识的特殊阶层,因此,学者具有三种使命:学者应努力研究与发展他自己所选定的那种科学,并为此做出贡献;学者应把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为社会服务;学者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个人类的道德风尚。费希特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德国有其进步性,对我们今天还是具有重要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以英国文化主义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文艺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如此一来,原本极具批判性和跨学科特色的文化研究在耦合中国的现实接受语境时,某种程度上被蜕变为与文学研究争夺学科阵地的理论话语.文化研究理论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大多局限于结构主义范式之后,更多地亲近于媒体研究和社会学,而离文学愈益疏远.因此,要深入探析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嬗变及其二者之间有意味的结合,就无法避开对英国丈化主义作一番回溯与思考.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围绕"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关系"的论争,亦可从文化研究的"前史"和源头--英国丈化主义那里获得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