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览要     
俄美关系已“变冷”,泰国国王成最—有王室成员,美国在企业界主导地位降低,奥巴马人身安全受关注,公务员超编危机将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贡献与变化,美国楼市大救援,改革开放:红利时代结束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政府为了弥补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失误,在中东事务上一改强硬不合作态度,与冲突各方进行对话与合作,这一政策与俄罗斯平衡务实的中东外交政策基本一致.奥巴马时代,美国希望利用俄罗斯来实现其中东外交战略和政策目标,俄罗斯则希望借助美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但总体上,俄美在世界各地明争暗斗,竞争多于合作.双方在中东地区的互相借重将因局势的变化和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3.
普京时代世界形势总体对俄罗斯有利,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稳步上升,外交日趋活跃和强硬。在此大背景下,俄中东政策随之调整,更具主动性和独立性。俄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积极和独特的作用,提升了俄在该地区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俄在该地区调动与美国等大国关系的外交资源。后普京时代,俄将继续其意在恢复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是,俄将继续在中东奉行自主独立、与欧美保持一定距离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在与美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格局的基础上,俄将与其他大国一起共同参与中东事务,逐步形成多极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普京时代世界形势总体对俄罗斯有利,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稳步上升,外交日趋活跃和强硬.在此大背景下,俄中东政策随之调整,更具主动性和独立性.俄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积极和独特的作用,提升了俄在该地区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俄在该地区调动与美国等大国关系的外交资源.后普京时代,俄将继续其意在恢复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是,俄将继续在中东奉行自主独立、与欧美保持一定距离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在与美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格局的基础上,俄将与其他大国一起共同参与中东事务,逐步形成多极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候任国务卿的提名听证会上,希拉里曾明确表示,新政府的首要外交考虑是保持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因此,维持并加强美国同其盟友的关系,在奥巴马时代不会改变。此外,中东局势、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伊朗和朝鲜核问题、巴基斯坦局势、美俄关系,这些都属于奥巴马一就任即面临的外交优先事务。至少在新政府的前两年,中美关系并非急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对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的模式正经历着从"群众动员"向"直接接触"的转变,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碎片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以色列也对原有关系模式进行了反思。美国犹太人积极介入以色列政坛为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7.
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是美日同盟,美国非常看重这个同盟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但这一同盟是建立在美国的军事控制之上,以牺牲日本的独立主权为前提。二十世纪美日同盟对同盟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相似文献   

9.
廖卓娴 《老年人》2014,(6):16-17
正2014年4月23至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奥巴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亚洲4国之行的首站,也是奥巴马继2010年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时隔3年再次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奥巴马访日期间,双方围绕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驻冲绳美军基地搬迁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奥巴马此次日本之行聚焦多重议题——巩固美日同盟;推动TPP谈判;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月25日正式提名华裔民主党人骆家辉(Gary Locke)为商务部长,并在3月24日获得国会的认同。此举在于指望这位华盛顿州前州长能帮他重振美国经济,向全球推销美国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土耳其等中等强国或地区性大国在大国博弈中积极寻求外交平衡,避免选边站队,在区域政治和全球政治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作为北约成员国、欧盟候选国和黑海沿岸国家,土耳其之所以在俄乌、俄美(北约)以及俄欧之间采取平衡外交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赢取民意支持、谋求战略自主、彰显多元身份等诸多原因。不过,土耳其的平衡外交也有其限度,如土俄关系的非对称性、土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土耳其的反西方主义情绪等。土耳其未来在大国之间仍将寻求外交平衡,这对于提升其地缘战略价值、缓和外交孤立、增强全球影响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也从根本上有利于其战略自主地位的形成。然而,随着反对党力量不断增强,西方国家希望土耳其反对党在2023年选举中上台,土耳其的平衡外交因此面临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冯亚佳 《现代交际》2010,(11):81-81
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异军突起,广受好评。《俄玛之子》作为《花腰新娘》之后又一力作在民族风光的展示、民族精神的体现及民族习俗的凸显上有很大的突破。本文致力于此影片的美学分析,从五大角度探究《俄玛之子》的美感源头并展望少数民族电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沙特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稳定的友好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然而,9·11事件使美、沙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两国的战略同盟趋于松散.与此同时,俄沙关系开始升温.在沙特看来,俄可充当其第二把"保护伞",也是安排世界石油格局的理想合作伙伴;而俄则视沙为其重返中东和解决车臣问题的希望,且沙特雄厚的石油资本还可助其经济发展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4.
以“变革”为旗帜的奥巴马上任后,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际政策中都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其前任小布什的外交政策:摈弃了“非友即敌”的单边主义外交思维和“牛仔外交”作风,力图实行美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放下身段倾听盟友、伙伴和朋友的意见和抱怨,运用“巧实力”开展多方面的对话。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上,美国的表现就可视为“巧实力”的运用,由此开启了美拉关系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5.
狄德罗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阐述了美的定义只能用"关系"来涵盖的说法,这种独到的关于美的分析深化了美学研究的内涵。这一"关系"说也运用到了他在戏剧和绘画等方面的理论,理解狄德罗"美在关系"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相似文献   

17.
陈远美最初进入美国的公共视野,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的2008年。那年,奥巴马兴奋地宣布,亚裔陈远美将担任白官公共联络室主任,负责白宫和民间的对话工作,并如此介绍她:“不仅有光荣的履历,还有为民众服务的精神。”此后,陈远美成为继白宫内阁秘书长卢沛宁后第二位出任白宫要职的华裔。  相似文献   

18.
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外舆论压力,布什政府从2007年开始调整中东政策,把遏制伊朗作为政策重点。为此,美国重新扮演了巴以和平调解人的角色,主动缓和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美阿关系的发展对正在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东仍是美国对外战略关注的重点,“美国因素”在中阿关系中会更加频繁,三者互动将更为密切。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积极立场及对中东事务的主动参与,对于推动中、美、阿关系的良性互动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美、印两国非常不安,双方在各自的战略诉求及政治经及军事合作等方面均以中国崛起为背景,认为不断崛起的中国会威胁它们的利益。从经济上看,印度与美国发展关系也有与中国竞争的一面。中印在贸易、投资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沙特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稳定的友好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然而,911事件使美、沙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两国的战略同盟趋于松散。与此同时,俄沙关系开始升温。在沙特看来,俄可充当其第二把“保护伞”,也是安排世界石油格局的理想合作伙伴;而俄则视沙为其重返中东和解决车臣问题的希望,且沙特雄厚的石油资本还可助其经济发展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