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2-127
明以后诗论有两大派:以禅宗"悟"为中心概念的一派,以李梦阳"法"为中心概念的一派。前者主创新,后者则强调复古。但这两派均没有抓住意象这一中心问题,对"兴"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和遗忘,这是明清诗歌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廖明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6-12
李贺及其诗歌以东方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诗性智慧,运用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化语言,围绕人、鬼、仙三种生命不同的状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尘世、鬼域、天国的建构来完成特定的时空转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生命哲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极具个性的回答.只有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抓住李贺对人类生命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这一关键,才能揭示出李贺诗歌内在的哲学意蕴和精神实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电影《云水谣》在意境美学的孕育下生长出一种诗意的空间,并由这种诗意的空间蕴藉出一个标注生命充盈的坐标,引领人们进入到关乎爱情、关乎人生的生命之思的哲学之境。 相似文献
4.
金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6):105-108
“现代死亡”之谜是生命科学的沉重话题。无论从哲学,还是从社会学,或是其他领域,研究它都是很复杂棘手的。在文学艺术领域,作家笔下反映生命的要义是极其丰富的,其艺术地呈现生命美的多元化方式,以及文学创作主体对生与死内涵的诠释,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文学作品中对生命观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迟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5)
21世纪的世界大同主义和多元文化潮流的涌现,使得国内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垮掉派之父———美国后现代派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及其多姿多彩的诗歌。雷克思罗斯丰富的个人经历和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背景使他转向东方禅宗去寻求解脱。他与禅宗文化的不解因缘,促使他在其瑰丽的诗歌当中多次呈现了悠远而空灵的禅宗意境。体味到孤独、寂寞的雷克思罗斯,在禅境中得以顿悟,从而对生命的律动和灿然有着自己独到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远离与回归──简论湘西当代作家对本土语言的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语言,在文学领域里,既是形式问题,也是内容问题。对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语言,也即风格。这风格的形成,直接受作者所处的特定的民族,以及民族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地理环境影响。别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物)都必须属于一定的民族和一定的时代,因为若超乎民族性之上,就不是现实的生物,而是抽象的概念。”[1]因而,对一名优秀的民族作家来说,他所运用的语言,必定是一种由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所铸成的,高度民族化的语言。这语言中必然饱含着那个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作为民族心理和精神气质的一种投射形式的民… 相似文献
7.
李医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张爱玲的散文一反传统知识分子对脱俗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走向世俗,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来肯定人生。同时,她为自己散文定下的审美高度又使她超越了对俗美层次的展示与认同,成为她与一般描写生活情趣、走向世俗的作家的根本分界。张爱玲的散文以其内容与艺术上的独特个性为现代散文吟唱了一首华美别致的乐章。 相似文献
8.
李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生命的沉思与悲歌──论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李军生死问题,一直是文学作品反映和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人们通过对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一般说来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前者表现为对个体生存的强烈渴望;后者则反... 相似文献
9.
吴文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98-104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郭沫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以及在诗文、戏剧、史学、考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早有定评,自不待言。而徐志摩由于某些政治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当作革命文学运动的反对者而予以否定的。他的诗歌在解放后除了于个别评论 相似文献
10.
“季节“的行走和诗意——简论食指诗歌的主题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6):35-38
在食指的诗歌中,"季节"意象负载着特殊的象征含义,它不仅是时间的代码,更是心灵的载体和镜象,指示了诗人复杂的精神脉络和情感走向,同时也呈现出了食指诗歌的三大主题--未来主题、成长主题和眷念主题.食指用诗歌的形式提取和保留了"季节"枝头上美丽的花瓣和露珠--这些永远引领着人的心灵世界向着高处飞升的精神瑰宝,给食指的诗歌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青春气息和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王文军以诗人独有的敏锐,把雪花石头、草木等景物和父母、故乡等情物作为诗歌的创作机缘,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用清雅灵动的话语倾吐草木生命,抒发自己精神上孤寂无侣的惆怅与索然。此外,诗人还用了朴实无华的叙述性笔触向世人讲述了老父母的劳苦艰辛以及儿子对父母浓浓的深情与眷恋,更表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心与悔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新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5):143-148
意象是一个至今仍活跃在诗歌理论与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为了进一步明晰意象概念,以利于人们更规范方便地使用,须探讨其生成机制。意象的生成方式从心与物沟通成意象-定型-传达-心与物还原这一循环看,是一种类似圆,围绕着这个圆,存在着作者意象、本文意象、读者意象三个连续性的活动阶段,并尝试从视觉、想像、赋情、传达四个方面,描述出意象生成的“美学空间”。 相似文献
15.
林明理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65-68
吴开晋初期诗作,清纯、真朴,人物刻划情真意切,大多以写实为主。中期作品则是旅游情思、人物缅怀,与现实生活贴得很近。晚期的创作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和叙事的因素,诗风崇尚朴实的原始风格,又有清雅悠然的现代感。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周剑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36-148+218
溪山佳兴贯穿于曾巩一生的诗歌创作,展现着曾巩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作为北宋新兴士大夫的一员,曾巩对地方职任有着高度认同,既积极勤勉地践行官员的职责,又充满兴致地赏玩当地的风光,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政事与林泉的自然衔接,无声弥合了郡斋诗传统中的仕隐对立。“洗尘”“醒心”是曾巩常用的表述方式,折射着曾巩对心灵纯粹性的追求,也显示着曾巩观照自然的独特思路,即将美丽的风景视为超越世俗的存在、将游观登览视为心灵尘埃的洗涤、在溪山佳兴的吟咏中收获更纯粹的自己。曾巩对外物的观照始终秉持着宁静平和的眼光,并在诗歌中体现为一种映照式的书写。对镜照与清影的偏爱,展现了曾巩映照式的书写风格,以清透如醒的心灵照见万物的纯净之美,生成了明净澄澈的诗歌境界。曾巩的风景书写与自然观照,既是对热爱山水的传统诗心的继承,又是在北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在宋代诗歌史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路猛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1):37-40
以下是我在做班主任过程中.留下的一点点痕迹。一直以来。对于这种教育随笔,我不太愿意写,因为觉得以前的一些事情如果换作是现在.可能处理的更好。但是.在李校长的督促下.自己就尝试着写了下面的故事。对于故事中的问题.希望能得到朋友们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