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一部研究社会生产力理论的力作──评余少波教授新著《社会生产力新论》陈章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少波教授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是华南师大哲学所组织策划"社会历史哲学"系列中的一部著作。《新论》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一种形式,生产力本身的革命则是解放生产力的直接形式。邓小平同志说:“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①生产力革命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社会生产力不仅仅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反映生产的社会性质。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不反映社会性质的生产力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力共同发展时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考李志荣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一理解任...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标准与评价标准王凤珍研究评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是为了突出生产力标准在价值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把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就是把生产力引人价值评价的领域,从而寻出生产力标准既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生产力标准在宏观历史领域和...  相似文献   

5.
对于生产力,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的自然属性方面和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方面分别给予说明,社会生产力范畴就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方面给予的说明。它不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而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方面,从社会生产的历史发展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把社会生产力作为独立的范畴加以研究,全面揭示生产力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6.
浅谈发展协作生产力周宝恒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研究生产力问题是关系我国建设速度和发展前景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横向经济联合与...  相似文献   

7.
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际就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条件。首先,发展先进生产力需要有合格的生产要素,其中包括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先决条件。其次,发展先进生产力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8.
2000年2月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一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中首要的。第一位的是做好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组成的,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就是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大方向,具有智能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韩新颖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他就深刻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反复强调和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再论社会生产力的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经济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应否研究生产力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生产力是一个什么范畴,具有什么属性。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经济科学的发展和经济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社会生产力(以下有时简称生产力)是社会科学的范畴,尤其是经济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它是我们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和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范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产力经济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社会生产力”这个范畴的属性,从而才有可能揭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劳动,这已成为从古到今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生产力性质的不同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二者也出现过结合不紧、不相结合等现象,从而造成社会生产力和教育彼此孤立和不能协调发展,甚至遭到严重破坏。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对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教育对不同性质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也是不同的。正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的这种内在要求,说明了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不同。社会发展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这是客观的要求。因而通过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然而,“……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2]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①。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然。生产力具有明确目的——实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生产力体现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社会生产方式特点。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了生产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其不断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以其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并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不仅仅指自然科学技术 ,它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和属性。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综合 ,加快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 ,并抓好社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重要保证王东辉陈岩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坚持生产力标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一生产力标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社会标准。社会发展,首...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这并不是因为他把生产力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必须结合着生产力进行。他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必需的限度内,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但是,“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科学技术,其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在当代,科学技术更是一跃而成为社会发展首要的决定因素。一、科学技术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动力因素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科学进入现实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以后,科学也就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独立的意义,它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的一种独立的活动领域,“一种特殊的职业”①。由于科学必须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作用于现实的生产和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逻各斯继续成为奴役逻各斯”的理论理论前设,立足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哈贝马斯分析研究了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性,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对科技发展的脉络和实质进行反思,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体系。尽管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是,他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我们须谨慎取舍。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崔清明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最崇高、最完美、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艺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永远制约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新的生命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时是平缓的,有时是突进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也是生产力仇保兴,蒲心文人类社会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文化与生产力似乎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范畴。生产力系统中不包括文化是传统经济学理论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固观念。但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变了,因此我们重新审视文化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