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高校贷款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高校合并风潮的兴起、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各院校迎接教育部评估的到来,高校贷款的情况十分普遍,为了避免出现财务运转困难,及时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措施有:争取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高等院校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做好筹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树立风险意识,适度控制举债规模;加强贷款资金管理,避免资金浪费及不必要的损失;广开筹资渠道,全方位提高防风险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增加学校积累,提高还贷能力。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困境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始终面临着银行"惜贷"、学生拖欠形成恶性循环、高校扩招带来教育成本转移以及财政性教育支出不足等问题.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具有了可行性.国家助学贷款要摒弃以商业银行为主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的做法,转而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专门机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筹集多样化、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管理、建立公共财政承担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风险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筹资贷款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贷款存在的客观原因和筹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降低贷款风险的解决办法:高校贷款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将贷款管理有机地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贷款资金的财务和审计监督;提高学生学费标准并为学生办理相应的助学贷款;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需求,已经成为政府、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我国高校主要的筹资渠道看:1国家财政拨款;2、学杂费收入;3、商业银行贷款;4、校办产业收入。充分发挥教育信托作用、重视融资租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等是高校融资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5.
企业融资方式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直接融资则是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筹资资金。直接融资的发展,无疑极大地挤占了银行的贷款空间。只有正视资本市场的发展,根据直接融资的发展调整策略,商业银行才有可能继续保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高校从银行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办学基础设施的建设,银行在为高校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使高校承受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风险具有评价困难、破坏性高、潜伏期长的特点。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拓宽筹资渠道,健全融资支持体系,增强高校控制风险和防范风险的效能,化解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筹资市场化是指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律,重构其筹资模式、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的过程。公立高等教育筹资市场化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筹资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国际比较的观点出发,公立高等教育筹资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国家拨款的市场化倾向,社会力量投资,高校创收、贷款、收取学费等。面对市场化的两难选择,国际高等教育筹资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及公益与市场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8.
浅议高校贷款筹资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 ,高校通过贷款筹资以求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贷款筹资的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 ,主要有不能偿还到期贷款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失去银行信用的风险以及未来再筹资环境不确定的风险等。因此 ,高校一定要加强贷款项目的论证和管理 ,适度举债 ,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要努力增收节支 ,增加内部积累 ,降低筹资风险。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担负起责任 ,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 ,监控高校的筹资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具有资金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会计核算呈现主体层次多样化、多种会计制度并行等特点,并且存在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脱节等问题。因此,会计核算业务主管部门应出台专门的会计核算制度,正确处置会计核算实务,强化指导,才能使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会计核算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介入资本市场:高等学校融投资体制的一种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高等教育在2003年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要实现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育领域的非财政性筹资制度尚不健全,高等教育融投资制度或政策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就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行性与现状,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和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政策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对重构中国公共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新的高等教育融资渠道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单一地依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对资金的需求——高校贷款是支撑高校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向银行借贷是推动高校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应当牢牢把握高校贷款的机遇,根据办学的经济效益进行严格的贷款可行性研究,在高校贷款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1998 年6 月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是这些问题的一个集中反映。为了保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应当从法律上对商业银行股份化作进一步的规范。一是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准入法,确保各适格主体均享有依法进入金融市场的权利;二是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投资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三是加强中央银行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国际通行做法的实例 ,论述了高校贷款只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校资金缺口的权宜之计。分析了高校负债建设对其发展的利弊 ,以及高校贷款所担负的风险。同时就当前高校贷款存在的问题 ,提出高校应正确自我定位 ,制定并实施与银行合作的主动策略 ,探讨最终解决高校贷款的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着信息对称,在贫困生认定、信用约束、贷款回收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拓宽资助覆盖面,减轻贫困生的经济、精神负担;“绑定”贷款学生及其家长,信用约束、催还款等贷后管理得到改善;有利于高校回归本位,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贫困生认定依然模糊;贷款供给仍然不足,覆盖率十分有限;还款期限仍然偏短,个性化资助效果不彰;生源地“土政策”的掣肘,资助中心自身运作困难重重;贷款风险管理主体错位;金融生态不良,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推进有诸多负面影响等劣势与威胁。面对各国政府对学生贷款等“民生问题”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贷款出现“国有化”趋势以及我国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等“市场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的机会与前景,作为主要承办行的国开行,今后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产品和管理等方面还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防范风险,建立三段信用联结的新模式,推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已陷入困境,其表现是:商业银行竞标积极性不高;政府与高校共建风险补偿基金困难重重;失信惩治条款乏力。造成其执行困难的缘由有: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与政策性之间存在冲突;我国目前信用贷款的环境尚不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回报率较低;对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分歧。解决其执行困难的措施为: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信用体系;采取可操作的“准”抵押方式;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国库空虚 ,财权分散 ,内债难筹 ,国防经费长期不足 ,强敌入侵 ,不得不向伺机而动之外国资本援例举债应战。债权银行 (洋行 )追求高额利润 ,英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在华利益考虑 ,积极支持了本国银行的放贷活动 ,各有所图。列强在中法战争期间贷款权的争夺 ,掀起了 19世纪 80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中国借款权的高潮。中法战争外债对抗法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方的举债活动催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实业外债 ,就债务方而言 ,中法战争期间所借外债应予以相当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外汇资金业务、存贷款流动性管理及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调整及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不断拓展银行业务范围、尽快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加强发展外币存贷款业务等就成为削减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 ,遭受外资银行重大冲击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体制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建立健全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尽快完成企业化改革 ,提高资本充足率 ,积极化解不良资产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在四行联手以提高其竞争力的同时 ,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国际协调等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大学城建设中高校的债务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银行贷款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善高校办学条件的同时,也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给高校带来了较高的债务风险。就江苏省大学城建设中高校存在的债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产权的角度提出了化解债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行机制建立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运行中存在问题是当前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部分失范的必然结果。要形成大学生助学贷款良性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国家、银行、高校、学生与社会"五位一体"的联合保障机制。最重要的是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依托的"全国大学生信用网",并以此作为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机制的开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持久氛围,让信用缺失者无论在何处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学生生源所在地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