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颖 《南都学坛》2003,23(3):112-114
新闻是记者思维的物化。距离思维是一种创造性和触发性思维。记者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善于积累 ,善于思考 ,善于运用距离思维 ,才能触发灵感 ,写出新颖的、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自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人的成功凭借两个条件:一是勇气和才能,二是机遇.单有勇气,没有才能不行;有了才能,缺乏勇气也不行.既有才能又有勇气,但没有机遇照样不行.一言以概之,成功者便是那些善于捕捉迎面而来机遇的人.很明显,捕捉机遇的本领不可能靠他人提供,这种特殊的本领只有通过自我教育的途径来习得.在当今高度竞争的时代里,培养自我开发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理学家朱熹以其精妙的比喻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善于时时从生活中汲取新的养料,不断补充自己,切不可抱残守缺。只有创新才有发明,只有创新才能前进。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在作文教学这一块上,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人们认识生活,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农村有着广阔的生活作文资源,教师如果善于利用开发,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生活,进而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学生会感受到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沛作文情趣,写出富有生气的作文。一、从农村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作文应是学生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反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人的寿命才能延长,不良的生活方式间接或直接影响到生命、生存、生活的质量(qulity of life)。生活方式是由人选择的,取决于人的思维,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需求帮助照顾的老年人在65~69岁,约每10人有1位;85岁以上,则每2人就有1位。因此,只有调整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控  相似文献   

10.
古语有云: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成功。原因何在?卡耐基是研究成功学的大师,他不可能历练过所有大师的经验.可是他成功了。与之相反,也许有普通人做了同样的工作,可是却并不能写出卡耐基那样的书。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善于总结和学习的,只有站在众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的成长。成功,就这么简单,记住两点:喜欢分享,敢于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他对人的存在的理解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这种有生命的意识活动使人成为“类”的存在物 ,人成为“类”的存在物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此 ,人的生命活动不是“为意识而存在的活动” ,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对象性的生活的活动。这种对象性的生活 ,就是在确实在外的、真实的对象身上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生命。这种活动表明人是在自然界中 ,在对象世界中存在。因此 ,只有在人的对象性存在中 ,在人的“类”存在中 ,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才能发现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所以 ,我们只有在马克思的存在论哲学境域中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独特的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正像晚霞生辉一样。如何才能使晚年生活过得健康愉快,有四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学习经常化。人老退下来,还要不要学习?回答是肯定的。余年闲暇,正好读书,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知识更新,跟上形势,老有所为,奉献给党。  相似文献   

13.
党员的思想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善于抓住党员思想变化的特点,才能找准对其教育的切入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一、人的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曾经指出:“(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外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的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这点来说,人当然是目  相似文献   

15.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必须来源于生活,只有充分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作文才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准确描摹。把握特征,才能合情合理,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3,(7):41
每一位老人在面临退休的时候都要思考这样的问题:退休后的生活该怎样过?退休后还能生活快乐吗?因为一个人的退休,不仅仅是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要经历精神寄托上的转变。只有在思想上对退休有一个合理的认识,我们才能在  相似文献   

17.
职场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游刃有余于人际丛林之中而获得众人的尊敬。但为什么我们时常会感到势单力薄,甚至在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自怨自艾?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真诚坚信不疑,只有别人玩弄手段的时候才会使我们的处境发生危机。不同的时代总是进行着相同的游戏,历史告诉我们,游戏的胜利者并不是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只有那些具有才能又善于掩饰、敢于施诈又能巧妙掩藏的人才是游戏的最后微笑者。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予以揭露、批评、引导、协调、解决,促进社会生活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媒体的职责。新闻媒体只有把握好人民利益、依法监督和客观真实三个原则,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和有效监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舆论监督重任。  相似文献   

19.
智语名言     
编者:雷锋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团队"这个词高频率地出现,团队的作用也不断得以体现。不信,且看名人怎么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为了领导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必须善于掌握一切斗争形式,并且善于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斗争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同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