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赵丹 《社区》2006,(23)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东城街道荆东社区自2004年以来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创立了与本社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模式——“雷锋互助社”。两年来,“雷锋互助社”的触角已经遍布荆州各个社区,居民参与率达72%。“雷锋互助社”的理念是:开展社区服务、爱心储蓄,进行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2.
服务是社区工作永恒的话题。"居民说事""雷锋互助社""彭国珍服务队"等居民参与的平台,都是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群众,来自于实践,并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徐昌洪  李荆凤 《社区》2012,(18):11-11
服务是社区工作永巨的话题。“居民说事”“雷锋互助社?”“彭国珍服务队”等居民参与的平台,都是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群众,来自于实践,并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王元刚  严子文 《社区》2012,(18):10-11
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搭建平台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怎样完善机制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委、市政府以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为出发点,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定位,搭建了“居民说事”“雷锋互助社”“彭国珍服务队”等居民参与平台,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机制,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化解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5,(25):30-31
有社区工作者来信咨询: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要求,社区应该开展志愿互助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流程有哪些?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75年)》(国办发[2011]67号)明确:“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刊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建立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搭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平台,2006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在社区逐步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盲人点灯"的故事促生"居民说事"制度2006年以前,沙市区胜利街道航空路社区各种矛盾十分突出,经常有居民上访、闹事,动不动就打110,很不安宁。社区下岗居民杨某患有精神疾病,丈夫  相似文献   

7.
信息快递     
《社区》2013,(1):43-44
居民家中开设聊天驿站烦心事大家都来扯扯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广益街道广益佳苑社区居民董阿姨家中,日前开设了一个"心扉"聊天驿站。董阿姨介绍,这个20多平方米的驿站主要是为社区内的低保家庭提供一个聚会和聊天的场所,"他们有什么烦心事,到这里来倾诉一下,大家互相开导,心结也就解开了。"这是广益佳苑社区橙丝带工作室心理健康互助服务由社区向居民家中的延伸。广益佳苑橙丝带项目是2011年崇安区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主要针对低保家庭开展社工服务。董阿姨本人  相似文献   

8.
探讨疫情期居民志愿与互助实践样态,对寻求不确定性时代城市治理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结果显示,疫情期的上海社区互助氛围浓厚,附近性的重要意义得以凸显;居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强化了社区联结;居民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增强了社区团结。进一步检验社区互助、社区志愿与社区感之间的关系发现,社区互助行为及其产生的积极感受显著增强了社区感;当居民感受到邻里温暖、助人乐趣、社区更团结以及加深对街道、社区、居委、基层党组织等主体的认知后,会对社区感产生正向影响。不同志愿服务类型对社区感的影响存在差异。社区居民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诉诸附近性而形成的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抗击疫情的基层行动者网络,这是被激活的共同体,它展现了情景性团结。  相似文献   

9.
田志梅 《社区》2011,(20):20
山东省泰安市以社区为平台,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服务需求、志愿者特长、服务时段等,为居民提供"点单送菜"式的志愿服务,努力构建起"政府主导,社区牵头,居民参与,规范运行"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备好两个菜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6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食堂、浴室、文体和科教设施,支持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事实上,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
作为弥补养老服务领域内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的一种途径,以社区为地缘平台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中国老年人的另一种选择。互助养老属于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培育程度决定了这种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互助养老的社会资本涵盖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个人社会资源,中观层面的社区组织网络资源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系统资源。风靡美国的"村庄"互助养老模式正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在有效的社区治理框架下促进了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国与美国虽存在国情上的差异,但也需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培育互助养老所需的社会资本,整合社区内外养老服务资源,让社区不仅仅是互助养老的地缘平台,更多地成为支持模式运行的资源平台与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卫 《社区》2012,(21):14
"浙江省宁波市建起2359个社区服务站和9000个社区社会组织,城乡百姓家门口尽享优质公共服务"(《宁波日报》9月14日)。这则消息反映了宁波社区有了一个新的形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自我服务、互助服务、辅助管理的良好格局和趋势已经形成。社会组织多起来,可以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若干平台。江东区百丈、福明街道邻里中心等组织,对各方资源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7,(4)
“文明道德引导站”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创新活动。“文明道德引导站”主要由驻社区单位、居民、党员及知名人士等组成,遍布辖区所有楼门,他们不光监督、纠正社区里的不文明行为,而且还热心为居民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邻居,在社区形成一种互助、关爱、奉献的氛围,深受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共青团市民学校作为团组织进入社区以志愿服务方式开展活动的重要载体在重庆市巴南区已建立了一段时间,开展了社区少儿艺术团培训、居家实用技能培训以及常态化居民互助等活动,同时也出现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不强、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强、开展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共青团市民学校应该建...  相似文献   

15.
雷华荣 《社区》2009,(34):31-31
福建省光泽县在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的过程中,创新社区服务的载体,发动社区党员和一些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逐步建立起党员互助会、老年互助会、邻里互助会等一系列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开展社区互关互爱、互帮互助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敏之 《社区》2013,(2):16
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力,向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服务?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将已经深受居民欢迎的"帮万家服务"进行完善提高,把辖区十项社会资源全面整合,拓展成为十大服务功能,全面覆盖社区居民。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2007年组建了大连市第一家"帮万家"服务队,现在已拥有正式队员50人,志愿者100余人。他们尽其所能,深入各社区,全心全意服务社区居民,深受辖区百姓的欢迎",帮  相似文献   

17.
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已在城市社区中悄然兴起.绍兴书圣故里社区"台门互助"养老模式以台门为基,以活用资源、邻里守望、互助自立、积分管理、制度激励为特质,从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构建社区和谐互助文化、建立社区化帮扶网络、规范互助养老行为等方面进行模式建构和路径实践.在我国目前养老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建立互助养老风险保障机制,完善积分管理激励办法等,激励"台门互助"式养老模式的有效探索和机制完善,以促进城市互助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胥子婷 《社区》2010,(7):8-11
2009年11月26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食堂、浴室、文体和科教设施,支持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事实上,多年以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作为社区服务的一种模式已经逐渐推开,并被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接受。在这一模式的推进过程中,从居民期待、  相似文献   

19.
李向军  唐兵 《社区》2012,(12):14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积极开展城市社区"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努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20.
社区互助养老是指在社区组织动员下,社区居民本着志愿互助原则以无偿或低偿形式提供场所、资金与劳务,以支持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晋江市萧下村敬老院为个案,介绍社区互助养老机制在村办敬老院的实践情况,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村办敬老院可持续发展。萧下村敬老院由村老年协会管理,老年协会与宗祠管委会重合,社区资源动员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