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年一年又一年。这不,又是一个中秋节。一个在中国极其重要的节日。家家都在吃着团圆饭,都在享受团聚的喜悦。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按照每年的惯例,聚在一起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饭后聊聊家常,赏赏月。  相似文献   

2.
一切新的都在发生,一切旧的也都还在。曹子歌的痛在她这里是暖,但是她的痛却依然在回忆里,在左手腕处,在肩头。  相似文献   

3.
民巍 《社区》2001,(3):22-24
在当今的都市社会,要想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住区中寻求一个接触自然的机会。似乎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难得的奢侈。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空调构成的空间里的人们。忽略了四季的变化。淡化了时间运行的自然差序,在生活形态上已经接近在环行轨道上连续运转的机车。  相似文献   

4.
哈尼梯田     
彭程 《社区》2011,(32):30-31
跟前铺展开了一个奇迹。 一个令人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的奇迹。在它面前,语言顿时黯然失色了,一切描绘都显得贫乏无力。 在云南高原的腹地,在哀牢山的南麓,在比遥远更遥远的地方.在高山之上的高山里,奇迹在尽情地袒露自己,仿佛一望无际的野花在淋漓恣肆地绽放。也许是因为它的僻远闭塞,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0,(8):6-7
1968年6月1日深夜,两辆高级轿车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疾驰着。六月天,在南美是冬季渐渐降临的季节。然而,阿根廷的滨海地区几乎没有经历过严冬。在最寒冷的七月,平均气温也保持在10度。而在盛夏的1月,也难得有达到25度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引进的实证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的乾嘉考据方法经由比较鉴别而有一消化渗透、交叉互补、融合创新的历程。近现代学人对此作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 :严复功在引进 ,胡适、梁启超功在消化 ,冯友兰、金岳霖功在融合创新。他们的学术风貌无疑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中西两种学术方法的渗透互补与融合创新从历史与逻辑的层面揭示了人类文化在开放中接触、在接触中交流、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使道德立足于现实生活领域,从应然变成实然。首先,他们认为道德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道德根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道德原则应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所持有的道德原则是人道主义,这表现在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批判中。他们也认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由是首要的道德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才能真正被实现。他们在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社会形态时,也建构了自我决定的自由的道德观。因此,道德最终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被实现。  相似文献   

8.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是在建船舶抵押所涉及的当事人。在建船舶的抵押人即在建船舶的所有权人,对于在建船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当事人可以在造船合同中自行约定,而抵押权人为一般债权人即可,没有必要作出特殊限定。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客体其实就是在建船舶,以所包括的财产范围来界定在建船舶更有意义。在登记对抗立法模式下,当事人之间抵押合同的生效时间即是在建船舶抵押权的设定时间。对于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实现问题,可以借鉴英国浮动抵押之下的接管人制度,在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澳门自1553年起,成了欧风东渐的突破口。在四百多年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进程中,1849年当为其前期与后期的分界线。在前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是初步的,而且天主教文化的传播在明清政府的文化政策下,曲折颇多。在后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在各个方面都走向深入,天主教文化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多的审视中碰撞。四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汇.使澳门的文化变得极为丰富多彩,澳门已具国际文化名城之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绵延中寻找美——柏格森美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格森的美在绵延说是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只有绵延着的事物才是美的,所以美在绵延。美在绵延有四层含义:第一,任何绵延都是生命的绵延,所以美在绵延意味着美在生命;第二,绵延即无尽的生成,因此美在绵延又表明美在生成;第三,美在绵延也意味着美在统一;第四,因为把握了绵延的节拍能使人获得轻松感,所以美在绵延还表明美在轻松。美在绵延说是柏格森独特的美论,对于我们研究美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以后,岭南地区出现了以书院为基地的乡战(乡中争端)。这种乡战表现在党派之间的乡战、新旧乡之间的乡战和各门中之间的乡村主导权的乡战等三个方面,和各种是非掺杂在一起,加深了阶层间的矛盾和乡论分裂,最后急速瓦解了以南人士族为中心的乡村支配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建国初期一个典型的突发事件,抗美援朝是中国政府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在对朝鲜战争爆发这一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决策中,从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到危机决策的各个环节,还是比较合理、比较有效的,从而给今天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把这些有益的方面纳入今天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辩证地扬弃其中具有消极性的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金建国前女真与高丽曷懒甸之战的背景、过程及尹瓘九城撤废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并指出丽真曷懒甸之战的结果,加速了女真诸部的统一,也阻止了高丽向东北地区的扩张。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朝鲜半岛的局势已趋缓和 ,但实现统一还相当遥远 ,而在北、南之间又难以开辟直接贸易的途径 ,这就为威海提供了机遇——作为朝、韩间接贸易的主要转口港 ,即类似目前香港在海峡两岸间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转口贸易积累资金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可望把威海建成“北方香港”,并闯出一条依靠海向腹地发展和振兴港口城市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朝鲜在清朝"三藩之乱"期间对清朝进行了广泛的情报搜集工作,其主要的搜集渠道有三条,即:"燕行使"的情报搜集、义州方面的情报搜集以及自日本对马藩获取清朝情报等。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朝鲜所获取的部分情报有"失真"的现象,但这些情报依然有着不容低估的价值,因为它们是朝鲜此时制定对清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及其改革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南朝鲜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及其改革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着重分析其改革的内在原因,指出其不断改革的显著特点,以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是著名的“唐宋人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字字珠现,代代流传,至今传诵不衰。欧阳修的文章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很早就传入了韩国,在韩国的汉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即旨在分析、论说欧阳修著作韩国的时间及其刊行、流布的具体状况,进而评说欧阳修文章对于韩国文人所产生的诸多影响及其对韩国汉文学发展的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浅论日本吞并朝鲜的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吞并朝鲜的三部曲,始于"征韩"之论,中有"朝独"之说,终于"合并"之约。吞并朝鲜是日本军国主义外扩的首要目标,明治维新后的第二年,"征韩论"便应运出笼。但是鉴于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故日本未敢贸然以武力"征韩",然而"征韩论"并未销声匿迹。1876年,日本又制造了"朝鲜独立"的舆论,并以此为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战争的借口。甲午战后,日本控制了朝鲜。通过《日韩议定书》、《日韩协约》、《日韩合并条约》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完成了吞并朝鲜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宏观物流成本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地统计宏观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韩国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该方法系统地考虑了统计数据与行业调查数据相结合,既能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有效地反映物流业运行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过多采用专家经验估算导致的误差。该方法可以为我国物流成本统计方法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元夕民俗是农耕文化现象 ,它在欢快谐乐之中始终隐含着农民们对健康、丰收、顺达的执著追求。中韩元夕民俗有不少相同或相近的事象 ,论文以走桥 (踏桥 )、照田财 (炬火戏 )、月下立表 (木影占年 )三题 ,探讨两国农耕文化的同源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