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网瘾的成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其对于青少年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的重要影响,揭示一些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这些关系,从家庭教养的角度提出一些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着其一生,同时一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构成的各式各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着整个社会和国家。中学时期,是学生培养和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而中学政治课内容不单单涉及政治层面,更是上升到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影响着学生对人生、社会、世界、自我价值、政治等各方面的认知。高中政治课对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如果一味的理论授课,强制灌输,得到只是学生背诵课文,而不是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观念上的提升。这也对中学政治老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好的给以学生人文主义关怀,才能更好的引导着学生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好青年。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这个基础性工作之中。网络是信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廉政文化最现代化的载体。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深有影响。作为新生事物,网络环境是廉政文化必须面对的一种新环境。与其他廉政文化载体相比较,网络环境对廉政文化对象的思想的影响更强烈。因此,信息时代加强廉政文化网络载体研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日常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但是,网络由于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使得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就缺失了一种道德制约。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就总体而言,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年龄段在25-30岁以下的占了74.59%,而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了70.11%。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所以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给我们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这种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成因,以便有针对性的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高校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更便捷有效的路径;另一方面,新媒体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信息的复杂性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网络的发展给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运用网络提升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群体里较为流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在博客的写作过程中可以使人暂时抛开现实世界中的社会角色和种种束缚,塑造出一个与现实中的人格完全不同的网络“虚拟人格”。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博客中表现出来的“虚拟人格”很容易对其现实人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着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民、全社会的弘扬与传承.目前,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广泛展开,并凸显成效;但高校仍然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方式方法,要以行之有效的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网络成瘾方式——移动通信终端成瘾开始出现,这一种又被称为手机成瘾的方式,即将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是对这一成瘾方式进行的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知识成为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经济,一种出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形式,是人类社会步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1.
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人的成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我们要正确看待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渗透正确的市场经济意识。本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在次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手,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在高校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集中反映了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错误的消费观念和不健康的消费现象。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消费道德,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来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方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苏月季 《人才瞭望》2009,(11):94-95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受文化的影响.人们会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项目中的组织行为和需求是不同的.这些行为和需求会对项目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现代项目的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是基于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上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种沟通工具。我国的网民人数在不断增加,青少年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怀有很强的好奇心,而网络恰恰以其传播特点优势极大的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所以,青少年这一网络群体逐年递增。然而,于此同时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问题。探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以及针对成因提出解决对策,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职业中学教育,分为就业导向型和升学型教育模式。在此阶段的教育,学校比较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一部分学生通过职业中学的教育,将会迈向社会,步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另一部分则通过职业中学的学习,升入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在这个时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下一步走向社会进行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是我们职业中学教师,尤其是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最早诞生动漫的国家,是生产、消费的大国,动漫在青少年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通过梳理我国动漫发展的概况,探析动漫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影响、认知能力及认知方式的影响、行为方式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心智健康的影响及其成因探析等,力图为我国动漫的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进而促进动漫在我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伟玲 《人才瞭望》2015,(4):138-139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重塑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必须立足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社会的普遍要求,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地方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从而发挥地方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能使大学生学到理论知识,又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提高其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新的历史时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社会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科技人才,但是从宏观上审视,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毕竟少,形不成知识密集的人才群体与梯次结构。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制约因素有关,传统的文化观念、选拔人才机制、信息知识交流渠道过窄等因素,都是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 一、重文轻工,是制约科技人才发展的观念因素 从制度约束的层面来看,建立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技术人才的发展。官贵民贱,吏贵于百工。官府机构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