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是青少年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对青少年的行为、社会适应和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父母权威认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640名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青少年对父母的权威较为认同,认为父母“可以”或“基本可以”对其行为作出规定,但不同年级与性别的青少年又表现出相对不同的特点。(2)与父亲权威相比,母亲权威更为青少年所认同,而且这种特点不随青少年年龄与性别的变化而变化。(3)不同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能简单地认为储蓄是“笼中虎”或不是“笼中虎”,因为储蓄客观存在正负两种效用,即成为“笼中虎”和不成为“笼中虎”两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成为现实则取决于一定条件。这些条件是:是否具备使储蓄顺畅地转化为投资的吸纳机制,能否增加有效供给,带来应有的效益;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是否正常;储蓄结构是否合理等。依据条件判断,当前储蓄不是“笼中虎”。但经济生活中仍潜在地存在着一些诱发“笼中虎”的因素,不能排除随着条件变化,储蓄将来成为“笼中虎”的可能性。为此应采取相应对策,消除储蓄出现负作用的条件,积极创造储蓄发挥正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小说,大家非常熟悉。其实,我们的作文,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来写。只要适当地创设环境、事件和人物,把我们要抒发的情感或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其中,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就好。这种作文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避免了一定要写真人真事的要求,它完全可以根据生活来虚构,很适合无话可写的同学。当然,虚构不能天马行空,而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来虚构,它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来虚构的。请看下文——连海和小伙伴续昶,同住古城花苑小区,是邻居,门对门。小学三年级时,两人又分在同一个班。特别是两人有一共同爱好,更使他们形影不离。他们俩都特爱“比平…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去年冬,借学生教育实习的机会,对实习所在的八所中学的学生作了一个调查,调查他们的劳动观点。材料是采用“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的研究”中的第四项测验,即采用联想法。题目是:“有一个年轻的临时清洁工(男)手拿一把扫帚站在马路旁向远处看。你认为他在想什么?”要求被试者写出自己的想法。不写姓名,只写年级与性别。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从家庭整体视角对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类型及其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整体视角下三种代际关系类型(紧密型、赡养有间型和疏离型)的共同特点是子女均为父母提供了高频的经济与情感支持,代际空间距离的扩大是形成赡养有间型和疏离型的重要因素。代际关系类型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占主导是紧密型,农村占主导是赡养有间型。代际关系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城乡,高龄老人与子女更有可能成为紧密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与子女成为赡养有间型,失能以及丧偶的老年人不太可能与子女成为疏离型,儿子与女儿数目的增多显著降低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此外,结果还显示老年人独立住房的拥有增加了城市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但是降低了农村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心理面貌是由两个基本心理因素构成的:一是思想品德,二是智力才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的德与才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德制约着才的运用,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阶级或社会,不仅要求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一定的智育,使他们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的智力才能,而且首先要求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德育,使他们具有适应一定阶级或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只有这样造就出来的年轻一代,才能成为这一社会或阶级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中职院校三年制学生120人,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因子的条目均分高于平均值3。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及丧失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差异显著(F=7.597、F=6.316、F=6.296,P0.001);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6.876,P0.001);三年级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7.034,P0.001)。结论是不同年级的中职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隐忧,应通过生活事件应激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思想上,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居于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有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一) 儒、法两家所以能构成互补结构,是由于他们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是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关系。这里,首先论述两家的思想分歧: (1)在社会观上,两家对社会关系本质的看法完全不同。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种相亲互爱的伦理关系。他们以“五伦”来概括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即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们认  相似文献   

9.
曾是我考察对象的自我实现的人,曾需要成为被爱的人,或正在需要成为被爱的人。他们(除某些人例外)在实际上都得出这样的结论:钟情的情绪较之缺乏这种情绪,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心理健康。尽管禁欲主义的途径是可能的,但我认为,充分满足与基本需要更是天然的征兆或者是我们社会中健康的原则。我们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标法》第15条对特定关系人(即代理人、代表人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商标抢注行为作了法律规制。在分析现有判例的基础上认为,已有在先申请或在先注册商标的情形下不应适用第15条;最终未形成代理关系或代表关系的情形下可适用第15条第1款;间接商务往来关系可根据双方的紧密度来判断属于代理关系、代表关系还是其他特定关系;在先使用中的“使用”应予放宽解释。在适用该法条时应坚持严格标准,以遏制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维护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