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妇女杂志》是民国时期营销时间最长的商办女性期刊,是研究民国女性社会生活和妇女问题的最有价值的史料之一。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妇女杂志》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探讨。但是,目前对《妇女杂志》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妇女杂志》是民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女性刊物,其传播机制与性别话语空间构建值得探讨。从“通讯”与“编辑余录”分析编读互动空间的建立;通过“发刊词”与“征稿启事”来看编辑议程设置;通过对图像和译作中的西方女性的分析,探讨新女性构建中的异质因素的介入和参与,分析图书广告如何模铸了女性的身份。《妇女杂志》的传播机制建构的是由男性编码的“女性世界”,性别关系始终是男性“导师”与女性“学生”的关系。在社会转型的新历史语境下,杂志不但参与了女性的建构,而且将女性从传统话语带入现代性当中。  相似文献   

3.
《妇女杂志》是中国女性报刊史上历时最长的刊物,且在当时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妇女杂志》诞生于新旧杂陈的社会背景中,在商务印书馆对文化与商业的共同考量中历经了从保守到激进再到保守的话语变迁,建构起贤妻良母式的"家庭"女性和独立平等的"社会"女性两种女性形象,而其女性启蒙效果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妇女杂志》所透出的女性启蒙图景处于救亡图存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虽然通过刊物出版传播了启蒙思想,但在民族救亡的历史浪潮中,女性启蒙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女性杂志的兴起与发展多与清末民初思想、知识启蒙氛围关系密切。民初袁世凯执政后,鉴于政治舆论环境的恶化、沪上中产阶级女性读者市场的形成等,以《中华妇女界》《妇女杂志》为代表的商办女性杂志获得发展空间。这些杂志在编辑方面颇具特色:在政治上反对激烈的女权运动,坚持中庸、平和的言论立场;在传播内容上以知识启蒙为重,尤其关注"贤妻良母"式女性教育的探讨和普及;在编辑手法上对现代摄影技术颇多关注,以影像的方式为建构新生活、新女性塑造典范。  相似文献   

5.
《妇女杂志》被称为“近代妇女史上第一份历史悠久的大型刊物”,从创刊之初,《妇女杂志》便试图建立言说西方世界的链条。1916年,商务印书馆启用胡彬夏为主编,借助其留学西方的亲身经历述说欧美平凡女性的真实生活,并将言说主体向“妇女与家庭”偏移。从中我们可以寻迹《妇女杂志》(1916)所建构的欧美镜像及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女学观念对中国女性思想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它直接参与了中国女性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当然,它的发展离不开西风东渐与本土思想转型的特殊语境。《妇女杂志》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刊物,它的女学观念经历了"贤妻良母"式的家政教育向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它对当时女性思想的指导和女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现代女学观念折射出20世纪初男权统治下的女性对教育、职业、文学、地位等的诉求,这种诉求具有时代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妇女杂志》在宣传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的同时,成为推进我国女装由传统向现代变革的思想阵地。《妇女杂志》向读者宣传服装裁剪缝纫技能的重要性,并通过上升到科学化的服装制图原理,实现了服装裁剪技术在大众中的传播。杂志还组织开展女装款式改良的讨论、刊载美术家的服装设计作品,其中对西方服饰美的科学理论的推介,对服装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强调,表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活动已经开始影响女性的衣生活。  相似文献   

8.
《妇女杂志》创刊于1915年,由民间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民国时期营销时间最长的商办女性期刊,是研究民国女性社会生活和妇女问题最有价值的史料之一.杂志以讨论“自由恋爱”和婚姻生育问题为主,对妇女求学、就业等问题也有广泛涉猎,成为一个反传统的重要舆论阵地,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妇女杂志》是进步知识分子讨论妇女问题的园地.以该杂志中涉及妇女解放问题的相关内容为文本,从编辑学角度研究五四时期《妇女杂志》的编辑思想与特点,梳理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变化,从而分析《妇女杂志》在传播妇女解放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性别视角出发,分别考察编者、作者和读者的性别差异.不难发现,《妇女杂志》中妇女解放思想的建构和发展是编辑、撰稿者、读者多方合力的结果,而有关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是由男性传递给女性的.《妇女杂志》有关妇女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解放进程.  相似文献   

10.
《妇女杂志》是一份在时间上跨越民国前中时期办刊宗旨和主题上几经变更,在内容上"对外开放"程度分阶段扩展的近代妇女期刊。以该期刊中涉外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五四"前后刊载的涉外文章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在新文化运动爆发前后,《妇女杂志》中刊载涉外文章的数量、涉及的妇女议题、内容的取材等在不同时期有相当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五四"之前的涉外文章以传播先进实用科学知识为主,"五四"初期的涉外文章开始介绍各国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研究新思潮,"五四"中后期的涉外文章则重在推介妇女解放思想与理论并深入探讨妇女问题。而五四运动后《妇女杂志》大量刊载外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妇女了解国外妇女运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女性杂志封面设计及其作用的分析,基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和风格,结合女性杂志的品牌定位和设计元素应用,探讨女性杂志封面功能美和形式美的设计融合,以满足女性读者心理需求,提升时尚杂志封面表现力,增强杂志封面的情感和审美意念传达。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的来临,在商业机制的鼓动之下,女性身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消费"自由和解放"。表面看来,这是女性"自由的选择",女性身体的"自由和解放";其实质上是深受"美丽暴政"的凌辱,女性身体成了消费对象,女性的身体内涵发生嬗变,受强制程度比以往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3.
《新小说》作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杂志,它的创刊与发行在中国现代小说兴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扮演重要角色,在中国小说史上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对《新小说》创刊、发行、停刊、延期、复刊,以及基本栏目设置等基本事实问题的研究与厘清,既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一份杂志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也能够帮助我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杂志的特色与影响,帮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实现历史地审视杂志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家族故事是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的主要内容,研究者们分别从"身份"问题、性与性别问题、自传书写和记忆研究等角度展开论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现有研究多聚焦华裔的族裔意识与性别权利诉求,阐释的角度略显单一.倘若以生命书写为轴,研究者或可在历史、记忆与空间的三维辩证关系中审视华裔女性小说以跨国生存经验谋求华裔在地的深意,继而探讨华裔女性小说家族叙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组成,文艺杂志要在这一文化体系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充分融合这三种文化元素,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从大众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充分尊重市场、挖掘民间意识;从精英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承担起营造文学梦想和履行社会公知的职责;从主流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自律的基础上时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包括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用、女性慈善行为的内在理性、影响女性慈善决策的因素和针对女性的慈善工作策略等.我国当前对女性慈善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美国同领域研究中获得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本”是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章从其内涵的界定入手,综述了20世纪以来语言学视角下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历时性研究,并对近年来几种常见文本类型进行了引介与阐述,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视野展开对阅读文本研究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是指我国一些地方性法规以户籍为标准,将流动妇女排除在当地生育保险制度之外,致使流动妇女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制度性歧视问题。而引发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在过去,主要是由于国家生育保险立法的缺失。20lO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从国家立法层面上作出了生育保险不与户籍挂钩的刚性规定。人们期盼,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流动妇女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9.
女性/社会性别学;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女性/社会性别学方法论;女性主义历史的“三波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