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嵌入,各种各样的网络趣缘群体正在兴起,并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自我认同的途径。本文选取同人女网络趣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人类学中的虚拟田野调查法,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对同人女群体的特征、互动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同人女群体中的认同,归纳同人女群体借助网络资源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并提出正确引导"同人女群体"的在虚拟生活实践的认知与行为,对建构"以人为本"的网络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网络社区兴起的同人女文化,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性的性别亚文化。它的出现表明了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充满了情感风险和多样化选择的时代,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
目前“同人女”文学创作是网络上异常活跃的群体,群体数量正在日益壮大。“同人女”原指进行同人创作的女性群体,现指创作与欣赏耽美文学的女性。该文学群体产生的社会根源主要是受日本美型BL漫画和国内电视选秀、影视作品的影响,以及商业公司男男暧昧炒作和耽美文学类网站等推动,挖掘产生这一现象深层的文化根源是女性对自由渴求的一种外化表现,实质是以女人为中心来欣赏男人,也是广大“同人女”文学创作群体对女性自由的真实向往。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由 “普通刊物”发展为全国的“金字招牌”,与读者密不可分。《新青年》同人对“新青年”的营造,使其影响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场域扩展至全国,促进了《新青年》的大众化,引起了地方的再阐释与回响。通过《新青年》同人与读者之间构建的社会交往网络,《新青年》在读者的阅读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革命”“反孔”“马克思主义”等概念在青年中的传播,促进了“青年”意识的觉醒,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五四青年”。《新青年》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建构了新型的“阅读大众”,构成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数字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即从传统阅读和现代阅读向后现代阅读方式转变。本文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后现代阅读方式的主要特征。尽管后现代阅读方式具有一些负面作用,但它正在改变目前流行的出版模式,促进了出版形态从现代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变。我们必须正视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转型的影响,以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应对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网络同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现代人自我表达的载体,网络同人文学的一系列社会行动不仅反映了现代人自身的意识,同样也是一种被赋予意义的自我认同实践,成为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危机、获得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盘点某高校近五年大学生借阅情况,对比二十年大学生阅读之变,说明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虽然数字阅读不会替代纸质阅读,浅阅读也不能替代深度阅读,但人们应当认真思量这场阅读变革。阅读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关注阅读尤其是青少年阅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阅读的进步,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最终选择告别“牵手”,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双重时代主题交集换位的深刻过程,为此,《新青年》的编辑群同人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如胡适与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的探讨、郑重发表极力弥合编辑群同人分歧的“公同意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宣告退席”或“临时退席”。历史给予的现代启示是:“颠覆”一个旧制度的“革命”的“根本解决”,至少没有充分估计建设一个新社会所需要的“成本”和“代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内在启蒙精神,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网络粉丝社群和互联网社交平台从亲密性的角度看存在明显同构关系,特别是两者都有明显的公开性和亲密性的双面表达。互联网常常被视作私人领域的延拓,但同时又是极度公开的空间。粉丝社群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是一个具有准入门槛和一定隐蔽性的社群,但是在互联网上,这种社群门槛和边界却又非常模糊暧昧。在这种场合下,粉丝社群内部的行为规范和模式明显受到网络平台的塑形,但粉丝社群天生的社群性和私密性又反过来以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开发了网络平台的功能。同人创作,在网络粉丝社群中不仅构成了社群日常交谈和互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空间社群存在的具体佐证,乃至社群最实在的可见痕迹。同人创作中的强烈互动性、对话性、语境性,以及坦诚的亲密性构成了同人社群生态的基本底色,同时也在文本内部通过细节反映了平台和社群的这些特征,尤其是同人创作的私人性和公开性在整个社群中成为虚拟社群中亲密关系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9.
胡风认为,文学的发展需依靠同人团体的共同努力,而同人团体的文学组织形式是同人刊物,同人刊物需要统一的办刊思想以及对同人团体的文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文艺思想。文章依据大量一手资料梳理并论述了胡风的文学流派理念以及他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对七月诗派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文人集结,在晚明以前是中国传统的文人雅集和创作学术活动。但在万历后期,文人集结的学术活动悄悄发生了变化,从同人堂到首善书院的学术演变是最典型的代表。同人堂的讲学只是一个开端,东林书院讲学的实际影响,已经超出了书院的本质,将文人集结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形势联系起来。从同人堂到首善书院的建立和讲学,则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功利性,是有意识的学术政治化,既为明王朝的延续发展培养应用人才,也为政治斗争构建思想基础,是复社政党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首先就"民刊"、"官刊"、"同人刊"等术语,结合它们在中国存在的事实进行了新界定,思考其彼此间的实际关系;然后围绕"民间诗刊"等展开,重新规划了"民间诗刊"的类型(如"官刊"或有局部亦属民刊或同人刊)及同人刊、同人性在民刊中的作用与意义,以期引起人们对习惯术语应深入思考,并有效推进"民间诗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规划把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少儿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基础,为我国早期阅读及早期阅读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为了揭示近年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利用Bicomb及SPSS 软件,基于1298 篇 CNKI 期刊文献绘制了有关早期阅读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早期阅读推广、早期阅读内涵的研究、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视角日趋增多,理论研究能力逐渐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早期阅读推广向公益化趋势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相融合;师资培养的提出,早期阅读教学向专业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由单一的载体形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导航的方向转变,通过对读者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心理的分析,从而说明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文人成为白话小说阅读的最主要阶层,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阅读传播网络。白话小说在文人间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承传、借阅、抄录、赠阅、购买;以苏州文人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网络包括:以个人活动相贯穿的交游网络、以血缘或姻亲关系为基础的亲缘网络、以读书应举活动为主的学缘网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服务要求的提高,按照个人需求的不同实现个性化服务是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网络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服务个性化的主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高速发展,受欧美、日本和台湾地区同人活动的影响,中国大陆陆续出现同人小说创作。同人小说创作的特点是借助非凡的想象力,采用配对、想象、借鉴和同化等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原作或原人物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同人小说"历史悠久,但近来才正式得名并风靡网络,其固有品质是对前文本的颠覆和改写。为得到读者认同,作者常采取转换观察叙述视角的手段,通过强化同人作品与原著的对话,对颠覆及改写缘由做出解释。同人小说中的叙述视角转换方式包括全知视角转换为限知视角、限知视角内部互相切换、限知视角转换为半全知视角和全知视角内部的转换。这些转换方式的运用使同人作品与前文本构成或附议、或商讨、或争执的对话关系,展示了同人作者与原著作者观念上的差异及由此衍生的丰富的创作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阅读低龄化的趋势显著,本文以阅读图式理论、元认知理论、沉浸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UTAUT)为模型基础,对8-12岁儿童网络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开展调查问卷工作以获取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网络阅读能够带来的有用性的认知,使用网络进行阅读的易用性认知,群体成员对儿童网络阅读的主观影响,内外部环境因素对网络阅读的支持程度,网络阅读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及在网络阅读中能够得到的愉悦体验对儿童网络阅读行为意向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网络阅读行为的程度,为日后儿童网络阅读行为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唯有读书能致远。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书香,是师生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阅读行为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化阅读速度倍增的一个重要动力,数字阅读的人数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飞速增长,且呈现出"裂变式""包容式"发展的态势。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大数据背景下,作为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高校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有个性化、数字化、多元化新趋势的数字阅读技术被广泛植入到他们的阅读活动中。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大大减少,在期刊利用方面,除了几本专业性强的核心期刊偶尔被读者翻阅外,图书馆内的绝大多数的传统纸质科技期刊鲜有问津,最终在从来没有被翻阅过的情况下而变成了"光灰著作"下架。科技期刊本身的发展也陷入窘境,唯有变革才能在数字阅读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