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之间的界限已然不如从前那般泾渭分明,城市甚至逐渐取代了乡村的主体地位成为民族文化和审美空间的载体,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文学家们在告别乡村走向城市的这一过程中赋予城市以复杂而深邃的意象,并以自我的人生体验与文学思考将这一意象置于现代性的时空统一体中,建构出独特的空间话语。贾平凹的近作《暂坐》便是极具代表性的西京城市文本,作者以其自身独特的创作视野与现代主义意识,赋予了西京更加丰富的城市意象和空间话语。无论是作为生存状态瞭望口的城市意象,还是作为空间话语叙事场的公共场所,无不隐喻着人们在城市空间的生存镜像,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田汉早期话剧的抒情性特质,与剧中多次出现的空间意象有着密切联系。从其创作出发,其空间意象大体可分为自然空间意象、公共空间意象与家庭空间意象。在将空间意象作为话剧背景以及抒情写志的必要条件之外,田汉独到之处在于其早期话剧空间意象建立于物理与精神维度基础之上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华兹华斯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及"灵魂前存在"的独特的儿童观,分析了他的儿童观的形成的背景,儿童观内涵,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及儿童观的现实意义,目的从中为人类走出文明困境寻找理想途径,即保持童心,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4.
对雕塑空间的思考让海德格尔说出了“无蔽的存在的真理”。通过对技术空间与艺术空间界限的厘定,海德格尔祛除了技术空间对艺术空间的遮蔽。在海德格尔看来,那个先于技术空间和艺术空间的空间更为真实,而空间化发生的方式是诸位置之允诺,允诺是最真实的空间自身的本性。摩尔的孔洞理论与贾科梅蒂的逆向思维是对海德格尔空间理论的佐证与补充。“雕塑乃对诸位置的体现”使人“诗意地栖居”成为可能,而这种虚无的意义在作品中却获得了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空间是存在的维度之一,是我与世界之间的共在结构。现实空间是生存的结构,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离、对立。空间现代性突出了生存的困境,造成了人与世界的对立。而审美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对时间距离的跨越,也体现在对空间障碍的跨越。审美以想象力与同情的结合,突破了现实空间,进入了自由的审美空间。这意味着实现了主体间性,恢复了本真的存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才超越现实空间,展开自由的空间,从而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小说中的人物既是自成一界的特定符号,是性格人、命运人,存在人、意象人,是演绎存在之相、表达存在之惑的镜像意象,接通寄予着作者关于命运与存在的思考;也是自由无界泛化的"X",是显现"我"之"印象"的印象人,能于"我"之印象中悉见世界,是携带生命消息、息息相通的生命全息体。从而,一方面促成主题的复调,文本的敞开、叙事的解放;另一方面,全息也只是"我"的印象,是浩渺消息之一种,体现了作者认知的深刻与悖论。而其"反中心人物"的符号手法也造成人物身份的不确定,缺少心理细节与动作情节的细织密缀,而显得意念化静态化。人物是特定的符号?还是无限填充作者意念的X?或是"符号+X"的有机体?这或许是任何一种先锋写作都应思考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铁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是一种文化以及文明的延伸,地铁为小说提供了创作灵感与想象空间。中国本土小说将“地铁”作为一种重要意象是近几年地铁建设呈现出跃进式发展才引起关注的,其中以韩松的《地铁》、常聪的《寻找地铁出口》为代表的本土地铁小说,通过个体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思考去关注哪些为社会主体现实所忽略了的存在,揭示了地下空间与人的生存及人性与地下性的关系,成为引领地铁小说书写的先锋.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庄子》乡土想象的审美意蕴相当丰富,不仅是庄子阐释其玄奥哲理的典型意象,也是他对人类自然本性、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庄子以乡土为契机,开创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乡土精神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范畴不仅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超越,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致思理路。因为作为感性对象性的活动,赋予了人的生命以超越性、人的存在以自由的本性,生成了人对自身存在的自觉,这恰恰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存基础。感性活动内在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纬度,这样真正揭示了人内在的生存结构。马克思生存论的开启,不仅激发了我们对现实异化生存的自觉,同样,为异化生存的扬弃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张以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的内在根据,以人的信仰作为研究的主线。从"信仰的主客互映性"等方面论证了萨满文化研究应以人的本性为研究对象。人的本性是在人的原始本性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张力当中呈现出来的,本文论证了人性本身既是一种超越性,又是从这种超越性向现实性的回归,即人本身就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矛盾统一体。人性本身就是信仰,是一种感觉的人性。因此,本文认为信仰是主体自身存在的方式,也是一切精神、物质现象建立的基础。信仰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因此,应从人性的角度去解决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以及探讨向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回归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色·戒》独特的空间中,充满着二元对立之间的矛盾。张爱玲将个体生命在感性空间(色)与理性空间(戒)、人的自然属性欲望空间(色)与社会规范空间(戒)、国家空间(戒)与个体空间(色)、革命空间(戒)与欲望空间(色)之间的关系书写得淋漓尽致。在《色·戒》的空间中,男性和女性的情爱伦理观念在战争空间背景下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和交融。对于生存与死亡,拯救与沉沦、妥协与抵抗有着深刻的思考,读者在战争的异化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的艰难性,以及对自我的认知的迷茫性等。张爱玲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战争体验出发,对沦陷区的上海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了建构,在战争风云的城市空间中,来解析王佳芝的生存处境和人性特点,还原王佳芝欲望生成的过程,展现灵肉结合与分离的挣扎与苦痛,深掘了宏大的革命英雄话语下的人性的挣扎和斗争。她对战争的独特的观察和体验,对于城市的感知、想象与呈现,都使这篇小说在人性的思考上闪现出迷人的光芒和色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死朗读》电影版搬上大银幕并在本届奥斯卡大放异彩,本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读》的社会关注度又迎来了一轮新高。在这部独特的作品中,作者将自己的审美精神观照聚焦于战后无罪一代的情感维度上,通过对人物在历史背景下本性与生存意义的嬗变,创造了一个个超越二元对立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纳粹罪行"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情感教育》中,福楼拜运用空间叙事手法,将“虚无”这一现代性特质充分体现在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上。作者感悟到,人生本是一场坠落;于是,空虚以及在某个正在消失的点上收缩成了虚无的人,成了该部小说的意蕴所在;而“螺旋体”这一空间意象有效地表现了作者的意图。本文试图通过作者人生阅历及其感悟,分析他在《情感教育》中如何运用螺旋体这一空间意象,对小说主题和形式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读文本并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梦的改装"理论,来阐释萧乾小说中的田园之梦特有的内涵。从成人"移置"为儿童的独特视角,让我们领略到了萧乾小说的单纯之美。诗意意象的创造和感性语言的运用,使萧乾的小说洋溢着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6.
儿童理念是探究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和诗学思想,甚至是重读浪漫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诗人在《每当我看见天边的彩虹》一诗里提出“几童是成人的父亲”这一断言,这一话题就一直激发着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成为华兹华斯研究的一大主题。通过对华兹华斯《序曲》中儿童意象的研读分析,文章认为,正是在母亲和自然的怀抱中,华兹华斯体验到了上帝的神秘存在,发展出了“回归童年与自然”这一诗性存在的浪漫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简.爱的女性主体反抗男性权威的个人叙述声音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从社会文化机制内部探讨其女性话语空间,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进行了寓言式再现,通过主人公简.爱从"我必须说"到"我们整天谈着话"自我建构了一个新的话语空间,这是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问题的思考,也使文本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话语空间的一场诗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帕尔马修道院》中,司汤达以即兴写作和空间隐喻为叙事方式,从文学的角度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等启蒙时代重要观念的理解。司汤达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并致力于对情感与幸福的研究,将幸福的概念与自由思想、自主行事联系起来,肯定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可从自由的行为和追寻自我的过程中达到幸福。即兴创作时的自由想象为丰富单一情节和多样性叙事提供可能,构成赋予不同人物以幸福感受的前提。空间意象构成了作品的另一重要方面。正是通过多样的空间意象,司汤达展现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的心理活动,而主人公在精神领域对幸福的追寻与向往也由此得到敞开。在司汤达笔下,空间意象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叙事背景,而是成为调动人物感官、展开多元社会关系、探索主体存在方式的场所。以上叙事进路既折射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也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人类的普遍关切,呈现出恒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洛霍夫小说中儿童零散化、细节化的叙事过程呈现出多种伦理面相。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直接叙事中,无论是孩子们赤子童心建构的自由世界还是孩子们存在的家的快乐世界,都是作者的乌托邦伦理叙事,以儿童这样一个不可靠叙事者的视点来叙述革命的正义与非正义,凸显革命语境之下对生命价值本身的尊重。在以儿童为符号的间接叙事中,作者注重的则是儿童功能化符号化的叙事意义,从儿童与成人的互动中,通过儿童符号的本真叙事表现对成人罪性的救赎,通过儿童符号的苦难叙事反映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家庭伦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基督教伦理对弱者的怜悯。此外,成人在革命正义与象征人类希望的儿童之间的伦理困境中所做出的选择,也体现了肖洛霍夫对生命敬畏的伦理旨趣。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回归"田园"是从政治和俗世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体现着作家本身潇洒自适的本性;而郑梦周笔下的"故国"不乏对时局的担忧,是回归与归隐意向的混合物,尽管有归隐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对家国忧心忡忡的留恋与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