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华武术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武术深厚的东方文化理论基础,说明了富于民族色彩的中华武术属于艺术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步入2008年奥运殿堂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武术运动发展状况、中华武术化与奥林匹克化的吻合程度、武术步人奥运会的项目设置问题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武术运动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中华武术完全有可能在2008年步入奥运殿堂.  相似文献   

3.
武术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从武术文化的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探索高校武术文化传播的方法,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4.
崇尚武艺是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历史上,他们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明代的“沙家竿子马家枪”,清代的教门弹腿与查拳及近代融通兼备的马氏通备武艺等,均已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遗产。而明清以来,回族中又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武林豪侠之士,他们不仅为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民族武术人才,乃有延揽之功。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堪称中华武术中至高精妙的拳法,强身健体、惠及众人。然而新兴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再造武术文化产业新常态,方能推动中华武术的保护、继承与创新。新常态视角下太极内功武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专业核心技术,也离不开国际化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调查等方法,对将团体操教学融入武术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教学实验。该研究旨在弘扬中华武术,充分调动学生习武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团体操排练时间空间不能统一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功夫之都、中华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可容纳5万人的“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少林武术动漫城、一流的国际武术表演公司……诸种名号和远景都与一项工程有关,这就是“少林文化复兴工程”。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运动。她融教育、健身、技击、观赏、经济于一体,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中华大地上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在功能上表现出了———文化承载价值、培育精神价值、颐养身心价值、防身御侵价值、促发经济价值、审美娱乐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等。深入研究武术的现代价值,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并使其健康发展,真正造福于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中华武术形神兼备与内外双修的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就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与内外双修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必须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武术教学指导思想,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由于长期受竞技武术训练模式的影响,使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城市人群在不断萎缩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城市群众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集中表现,武德是武术的宗旨和灵魂。在长期的传承中,中国的武德形成了完整的规范系统,强调以崇德尚武、健身卫国为宗旨,以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为原则,以严格要求、感恩尊重为规范,以“三不教”为传承的戒律。中国武术中的道德对武功发挥着指引武功发展的方向、保障武术功能的发挥、提升武术的程度和境界的作用。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弘扬民族传统,整理发掘武术的道德,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刍议学校武术在武术运动发展中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了武术运动全面发展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学校武术在武术运动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使命;并进一步对学校武术如何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提出了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在武术选项课器械套路教学中,配以相适应的音乐来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96-2006十年间体育学报期刊中有关国内武术散打传播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着重分析影响散打传播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散打的传播应首先立足本国,不应从奥运传播开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武术运动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入手,阐述了这一项目的发展内因及其走向世界具有的必然性,并就如何使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外因进行剖析,使其推动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理论、实践、课程建设三个层面对武德进行阐述,旨在牢固树立大学生健身强体、振兴中华民族的习武目标,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人格修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对武术门户与门户之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门户是武术发展过程中具有先进性的组织;门户之见是人之常情,不能够笼统地称之为封建糟粕;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对武术门户之见进行了探讨,提出武术中的门户之见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山武术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梅山武术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对梅山武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应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梅山武术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发现梅山武术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有许多的显著特点区别于其他武术门派.并对梅山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简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传统武术在霉在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视,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是简化,包括技术层面的简化和文化层面的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