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王朝处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时期,是在秦王朝被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之后而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西汉地主阶级所奉行的治国立法思想,与秦王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西汉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西汉王朝治国立法指导思想变化的原因、过程以及西汉前期法制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通用的一种处理少数民族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特殊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而西汉王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创始王朝,其和亲政策更能反映出最初的和亲政策对一个王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影响,这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国的和亲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和亲的三个阶段来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3.
“用夏变夷”与西汉初期刘敬的“和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王朝初期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来源于刘敬的“和亲”建议,这一建议是在详细了解匈奴、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不同特点基础上而提出的,是利用西汉王朝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来“同化”匈奴的具有进攻性的策略。西汉王朝初期,刘邦武力讨伐匈奴的失败为刘敬“和亲”建议的被采用提供了可能性,但这一“和亲”建议产生的思想基础则是儒家所主张的“用夏变夷”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与其国力兴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一个强盛王朝,而汉武帝在位的数十年,又是这个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观点,几乎已成为史学界对西汉史研究的定论,然而,仔细考察这二百年的王朝历程,我们便不难发现,西汉王朝虽自高祖刘邦到文景时的历代君主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内政措施,使其国力不断恢复和发展,但外患未除,并不强大.武帝即位,“外事四夷”,“内事兴作”,使国家一度达到强盛,然因战争巨耗等因素,至其晚年,财政困难,矛盾诸多,汉王朝便已走向了衰亡之路.此中原因固然十分复杂,本文亦不拟详究,但就其对匈奴政策中的“和亲”.与战争体现出来的国力强弱子以分析说明.一、“和亲”——国力衰弱的屈辱,王朝生存的必需  相似文献   

5.
走马楼西汉简中官府在无阳组织的垦种,显现出其诱导当地蛮民从事农耕的意图。西汉官府导蛮务农,目的是改善蛮民生计,促使其迁出山谷,同化其语言习俗及改造其心性,以提高国家对蛮人地区的控制力度。随着西汉国家权力对蛮人族群的渗透,到走马楼西汉简所属的汉武帝时代,无阳部分蛮人已处于编户体制之内,其日常生活受到王朝行政制度、身份秩序、国家义务、法律规范等影响,并且与政府官吏常有接触。在习惯并逐渐认同官府管理的同时,这些编户蛮人对汉王朝的态度亦日益有别于游离于编户体制之外的蛮人。  相似文献   

6.
<正> 屯田始于西汉,它是西汉王朝统治者为巩固国防而采取的一项军事经济措施。当时西汉王朝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北部边疆的匈奴游牧民族,因此,屯田首先在西部边疆开展起来。由于屯田的实施,使西北边境地区的安全有了保障,对防止匈奴的侵袭、骚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屯田最初是为了解决军队给养而出现的一种军事经济活动,但从它所收到的实际效果来看,已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王朝需要确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权威与等级秩序。司马迁生当武帝尊崇今文经及纬书谶语符命盛行时期 ,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不得不用纬书作者的手法 ,把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圣化为“庶圣” ,神化为“赤帝子” ;班固则将元后王政君圣化为“圣女” ,神化为“太阴之精”。纬书作者们则将孔丘神圣化为“黑帝子”、“玄圣”、“素王”与刘汉王朝的“制法主”。王充提出察表知命说、禀气说 ,详细论证了西汉大一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天然合理性与神圣性。  相似文献   

8.
属部朝贡制度是在西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所确立的原则和模式,对后世历代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了西汉属部的不同类型和承担的政治义务;探讨了属部“朝正月”制度的源起、发展和具体内容;考察了西汉对属部朝贡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近年新出土的敦煌悬泉简材料和传世文献相参证,对西汉西域渠犁的屯田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渠犁屯田首开于汉武帝时,重开和扩大在汉宣帝时,其性质为军屯,并就其组织和管理系统作了探讨.进一步认为,渠犁屯田是西汉在西域推行河西屯田经验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汉代及以后历代王朝经略西域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说明了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首次开拓海南岛 ,并在这片热土上建立起封建统治 ,但至后期却退却放弃了。究其原因 ,乃政策上有所失误 ,以及任用贪酷官吏治理 ,以致引起黎族人民群起反抗 ,使在海南的统治陷入严重危机。面对黎族人民的反抗 ,统治已江河日下的西汉王朝已感鞭长莫及 ,是故放弃了对海南的统治。治理一个地方 ,须政策得当 ,用官得人 ,这一历史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16日至17日,商丘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商丘举办了“中国·商丘西汉梁王陵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在会前参观了商丘古城、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会议围绕西汉梁国史、西汉梁王陵文化考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位专家踊…  相似文献   

12.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乌孙的几个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是甘露三年,而甘露元年和甘露二年;卑爰疐杀乌日领和归义西汉王朝的年代,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孙建袭杀卑爰疐的年代应在公元8~1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3.
西汉的王国问题,是西汉王朝前期政治上的一个大问题,它关系着汉王朝的兴亡,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分裂。为解决这个问题,花了近百年时间,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在“西汉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一节中,把这一问题作为重点,但限于篇幅,叙述的比较简单。为给教学提供方便,在此提供些资料,并对教法问题提些建议。 教材先简要地谈到异姓诸侯王的产生及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教师应以韩信为例,说明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西汉时期中央王朝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经略政策由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重申汉武帝在卫氏朝鲜旧域内设置的乐浪、真番、临屯、玄菟等四个边郡是西汉边政成功的典范,将朝鲜半岛北部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直辖统治,使该地由分封之地变成郡县之地。  相似文献   

15.
史云贵博士的<外朝化、边缘化与平民化:帝制中国"近官"嬗变研究>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了.作为同道,谈点读后的感想与体会. 在中国历代专制王朝的政治体系中,人们总会看到一群奔走于皇帝身边充当侍从、弄臣、秘书、咨询之任的"近官"或亲宠人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约"在西汉民族政策中的应用做了系统探讨。认为"约"贯穿于西汉王朝民族政策的始终,对不同时期"约"的类型及其内容探讨后认为,"约"应用于民族政策所施用的对象都是势力强大且对西汉及其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民族政权,"约"的形成是双方势力对比的结果,而一旦势力对比发生变化,"约"的废除和重新订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汉对周边民族统治不断加强的表现,反映着西汉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徐卫民 《中州学刊》2023,(11):132-137
匈奴是西汉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最大对手,对西汉王朝形成强大的压力,汉王朝不得不采取诸多办法对付。从汉武帝开始采取武力征服并继续进行长城的修建,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北部新修了长达数千里的长城防御体系,才真正解决了匈奴侵扰的问题,“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形成了“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长城既巩固了边疆地区的安全,又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国策,其施行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民风民俗的影响。风俗可以积极地反映民间意识、大众生活的情况等,而其对于民众思想、士人意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反馈作用又都与政治统治的安稳息息相关,故其走向、变化也多为治国者所重视。而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它的实行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当时风俗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龟兹作为西域的绿洲大国,在两汉与匈奴的西域争夺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西汉时与汉友好,学习汉礼仪制度,而东汉时,则成为在匈奴支持下阻碍东汉统一西域的主要势力。从更广的视野来看,两汉对西域经营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西汉王朝自始至终对西域保持了较为有效的统治,而东汉一朝的西域经营表现为"三绝三通"的状态。究其原因,固然与两汉王朝各自的国力强弱不同有关,但不同的西域经营策略不能不说是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结局,概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被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下去,另一种是作了改朝换代的工具。具体地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农民起义领袖当了新王朝的“开国之君”。如刘邦推翻了秦朝,建立了西汉;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第二种类型,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王朝后,农民起义的领袖没有建立新的王朝,而建立新王朝的却是在农民战争中突起的一支地主武装力量。如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李渊父子建立的唐王朝。第三种类型,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