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举、禅宗与中国文化思想史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前,中国文化思想史(或中国文化精神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先秦两汉。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时代课题是对礼乐传统和礼乐文化的思考,其间经历了从“制礼作乐”到“礼坏乐崩”再到“礼乐复兴”这样三个历史过程。这三个历史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儒学的草创、儒学与非儒学(墨、道、法、名等等)的斗争和儒学的独尊,因此无妨称之为“儒学时代”。第二个历史时期是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多年,是玄学和玄学化佛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两晋士人,以谈玄为时尚;南朝皇族,以佞佛相标榜。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化的“般若…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当代文学”,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应由三个“板块”构成: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这正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板块”相续接。近年来有三种研究倾向不利于把握“当代文学”的根本特征与历史定位,研究失去了历史感。“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段,是五四启蒙精神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从消解到复归、文学现代化进程从阻断到续接的一个文学时段,文学史在这里走了一条“之”字形的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学者或将日本阳明学视作“明治维新的精神动力”,或将其作为“东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第二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学者从近代化角度为阳明学赋予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是岛田虔次;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日本根本就不存在阳明学。近代日本阳明学解读的变化与日本在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既受到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又反映了日本在西方与中华两种强势文明之间难以自处的复杂心态。当代学人应辩证地看待近代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东亚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中考察东亚阳明学乃至东亚儒学的特点,从而为客观认识东亚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文化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传统的家庭文化受到抨击 ,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家庭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提出了家庭改制的主张和一些新的婚姻家庭观念。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 ,这是中国开创新的制度和观念文化并经历了人为挫折的时期 ,这一时期家庭文化发生了根本变革 ,但出现了家庭文化政治化的倾向。第三个时期是“文革”结束后至今 ,这是中国全面变革的时期 ,也是家庭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 ,家庭文化呈现失范性、多元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泰国近百年的历史,一般划分为三个时期,从下列各个时期,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变迁的轮廓。(一)自1910年至1932年,即自六世皇登极起至七世皇颁宪更改政制这段期间,是民族主义兴起时期;(二)自1932年至1957年,即自政制更改后,中间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銮披汶元帅长期执政,一直到沙立元帅取而代之,是军人势力上升时期;(三)自1957年起一直到八十年代终了,是发展和改革时期。这段期间泰国历届政府施政的特色是着重社会经济的开发和改革,自1961年起至今,连续推行六个社会及经济开发计划,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有的论者划分为三个时期、四个时期,有的论者则划分为七个时期、八个时期。究竟如何认识和划分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文化史研究难以回避的问题。 一“三分法”与“四分法” 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是解放前出版的一部《中国文化史》。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 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 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牴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 自明季迄民国,是为中印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国学"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出的不同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救亡意识主导下的、政治取向的国学观念,启蒙思潮主导下的、文化取向的国学意识,以世界汉学为参照的、学术研究的国学观念。近代国学概念的定义也可分为三种用法:第一种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第二种为扩大的用法,即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第三种是指近代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学术研究的体系,即国学研究。国学研究在近代的演进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在学问方法上延续清代的考据学、训诂学,而在观念上导入近代文化意识;第二阶段的特色是呼应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方法和疑古思潮;第三阶段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突出代表的、汉学化的国学,即与世界汉学、世界学术接轨、合流的新的国学研究。近代国学名家的第一代以章太炎为代表,第二代是太炎门人所代表的北大学者,第三阶段的代表是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清华国学院学者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绩,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研究。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重新认识1920年代的新国学运动和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典范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化小说略论斐人随着“伤痕”、“反思”文学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文学自身也由感性哭泣时期而进人到了理性反省阶段。但这两个文学时期,依然还是带着强烈政治色彩与批判意味的“载道”文学时期,作家的思维层面基本上还停留在政治历史层面上,文学对于自身的把握和...  相似文献   

9.
论《楚居》中季连与鬻熊事迹的传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记载,楚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鬻熊之前的传说阶段,这一时期的先祖楚人称之为楚先。第二阶段是熊丽至宵敖,楚人称这一时期的先祖为公,如铜器铭文中的楚公家、楚公逆等,我们称之为楚先公时期。第三阶段是楚王时期,自武王始至楚亡。自武王开始,史料丰富,世系清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人情感欲念与深在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变化更是文人人生价值取向游移升沉的浮标。中国文化的总体流向决定了传统文人精神上热衷政治,以见遇于君见荣于世为终身追求之鹄的。但这一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是个例外。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自此真正独立而走向自觉,文人的人生选择出现了许多反常的现象。可以说,文学的独立与观念的更新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染,正是诸多个体对自身价值的重视导致了文学观的发展,这时期政治失意的“骚人”是文学创作的主要队伍,“其出发点都在于个人的价值无从表现,其矛头总是指向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的渊源与核心去探讨中国文化的"大传统"问题。首先从中国文明起源特性及影响,即从生产工具、血缘与地缘关系、城市的出现与功能等三方面论述了中国文明起源特点,及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特点: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社会科学里面那些从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针对此,文章进一步论述了目前的中国考古学和神话学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来做相关研究。如何尽量回到上古文化语境去阐释出土器物,回归中国文化大传统———这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神话学势必结合的理论根基和整合视野所在。  相似文献   

12.
《磐石杂志》由北平辅仁大学中华公教进行会青年部全国指导会于1932年创办。其时,正逢日本侵略意图渐露、华北日益危急,中国命运问题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因此,自创刊至1935年期间,研讨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问题构成这份公教杂志的重要内容,以致使得以宗教为主的杂志带有宣扬国学的味道。这说明在国难的背景下,关心公教的人士更加急迫地思考如何将公教与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统观《磐石杂志》此时期的相关言论可以看到,通过几年的努力,已逐渐清理出努力精研国学,并将之更加深入地纳入到公教教育体系的新思路。这个思路不仅符合时代要求,且就此形成了一个为之贡献智慧的青年学人群体。  相似文献   

13.
法国学界对中国女人的研究在法国女学研究界中的地位和主要研究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时代的初识(1860-1932年),通过大量法国等欧洲旅行者的见闻来关注和研究中国女人问题,聚焦在婚姻、家庭制度里思考中西方的差异及根源;第二个阶段是赛珍珠时代的想象(1932--1973年),借助赛珍珠的文学作品来理解那个时代中国女人的悲哀、无助、挣扎和觉醒;第三个阶段是多学科透视中的认识深化(1973年至今)。在女权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法国新生代女学研究者结合他们深厚的法兰西治学风格解读、研究全球女人问题。贯穿在这一百多年间的研究主旨始终未变:探析女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为改善女人的命运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略论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生态消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中既包含积极的生态内容,也存在着诸如轻视科技、偏重伦理、脱离实践等消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是天人合一的美好理想难以在中国的生态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近年来,人们热衷于挖掘儒家生态文化中的积极内容,而对其负面影响则轻描淡写,这是极为有害的。在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生态伦理学的建构不仅要包括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也应当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消极因素予以合理的批判,以促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清嘉道之际兴起的域外史地学,既是明末及清代前中期域外史地学的直接延伸,又是近代前夜中国人面对西方殖民主义来袭的一种文化反应,俞正燮、萧令裕、林则徐、梁廷柑、姚莹等一批敏感士子,多方搜求外域新知,初步突破了千百年来视外国为“夷狄蛮貊”和“儒者著书但识九州以内”的陋见陈规,打开了“外窥”世界的“一牖”,为此后的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16.
面子是中华人之一重要的文化——心理概念,它大体包含着情面和体面两层涵义,又分别对应着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内圣和外王两方面的内容,如行义和隆礼。就其产生的原因而论,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生理想、精神价值、道德境界深层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家族伦理型的传统心态文化和即伦理即宗教的内在超越性的道统传承是中华人,尤读书人面子观念凸显的主要原因。而"居仁由义"、节之以礼的中庸把握则又是面子观念发挥正、负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人认为,邓小平因早年出国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大。还有人以邓小平的著作几乎没有引用过传统文化典籍为据,来印证这一点。理论界对此也研究甚少。其实,邓小平作为一位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具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从19世纪四十年代到20世纪八十年代这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历史人物对中西文化的研究及其认识,着重探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来源及历程、建国后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历程以及近年来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述评,由此窥探出近年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类书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书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文献种类,它植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政治、文学、科举乃至日常生活都紧密相连。官修类书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是与开国修史并行的文化工程;文学类书深深的渗入到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使中国文学被烙上了类书的印记;科举类书为广大读书人所喜爱成为读书人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参加科举的必备;日用类书则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如老黄历一般成为民众的生活指南。  相似文献   

20.
在对传统文化的梳理中,康有为、谭嗣同将诸子百家都归为孔子之学,致使孔子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并被称为孔教,以与佛教、耶教(基督教)分庭抗礼。另一方面,他们对孔教与佛教位次的排序截然不同:康有为坚持孔教立场,谭嗣同将佛教置于孔教之上。这使两人所讲的孔教演绎出以孔释佛与以佛释孔的原则性区别。这种分歧在对孔教内容的理解上充分展示出来,致使孔教具有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作为孔子之学现代化转换的最初尝试,康有为、谭嗣同的做法发人深省,孔教称谓引发的儒学是否是宗教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