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这”、“那”类指示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意义,其所指随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回指作为一种重要的篇章衔接手段,是话语理解的关键。其中,隐性回指的最主要特征在于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于语句之中,而是表现为语义上的隐含(implicit),用回指项替换先行项以后,意义会发生改变。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所涉及的包括型、联想型和总括型三类隐性回指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对"这""那"情景指示的理解总是以说话人说话时刻或者说话时所处的空问为参照点.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料的考察,主要讨论"这""那"类情景型时间指示和地点指示所指的规律或者倾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认知的观点,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为基础,对深层回指中的代词所指与话语"话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一段话语的"话题"通常被视为深层回指中代词的所指,这是由"话题"在交际双方根据话语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中的突出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墨子》中的"是"是一个高频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为指代词以及连词语素,形容词、系词以及其他用法相对较少。在"是"作为指代词的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用法;而在回指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陈述用法。由《墨子》中指代词"是"中各种用法以及语法化的两个条件(语义适宜性和高频率)来看,现代汉语判断系词"是"很有可能是来自指代词"是"的回指陈述的功能。在回指陈述较为简单的句式中,代词"是"的回指功能不是必要的,又因"是"与后面的成分构成判断句,故代词"是"得以演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无标记性的人称回指手段包括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英语无标记的人称回指手段以代词为主,而汉语无标记性的回指手段是以零式代词为主,在转换话题、指称对象可及性弱、处理成本高、心理距离大等情况下,英语和汉语往往都采取名词回指的手段.标记性人称回指或出现的不合逻辑的现象通常表达特殊的语用含义,这种回指手段只能从语用的角度来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相似文献   

6.
所谓零形回指,就是在上下文语境中,动词的论元缺省了,尽管这个论元没有以语音的形式出现,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上下文"找回"这个所指对象。讨论零形回指问题的意义在于,从语言学理论上可以解释人是如何理解自然语言的,也可以为机器理解自然语言的回指问题奠定基础。影响零形回指的结构因素很多,由于直接引语结构和叙述语结构中的指称问题很不一样,因此其影响零形回指的特点也很不一样。事件结构无论在直接引语的零形回指中,还是在叙述语的零形回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事件结构都是语言世界的一个小模型,事件结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压模"而成。事件结构不是孤立的,是和语用相关的,但没有语用的范围那么大,它聚焦于某一个情景、某一些特定的人物和某一个具体的活动,因此,用事件结构理论比用语用原则来解释零形回指会更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7.
深层回指不同于表层回指,其回指项由语境和语用因素控制,在句法范围内无法解决,需要结合认知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确认深层回指式中回指词的所指.对三种深层回指分别进行了解释,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回指时的偏重,并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指出关联对于深层回指的释义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及其"中的"其"原本主要回指前面的语法单位,起到连贯前后并列项,使后一并列项从形式上由无定到有定,由泛指(generic)到专指(specific)的作用.但是,一定的语境,使得"其"的回指变得可有可无,或因汉语的省略定势与节律阻止回指说,直至不能说有.由有回指到可有可无,到不好说有,到没有回指的过程,就是"其"的化石化(fossilization)过程.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日常会话还是在写作文章中,回指都无处不在.在发话者、受话者、先行语和回指语等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还受到语篇长短、语境、语用、可及性、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发话者表意不清或受话者的理解偏差都会造成回指释义结果的不同.这一语义输出的过程不仅基于语言运用之间的这种表层关系,更是深入到言语心理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层面.本文将从认知及语用的角度出发,以间接回指为主线探究日汉指示代词的回指现象,以及在翻译的过程中间接回指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无标记性的人称回指手段分别是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标记性人称回指通常表达特殊的语用含义,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人称回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理解英汉语篇构建规律,揭示标记性人称回指的语用含义,并对英汉互译中人称回指手段的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的语用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词是语用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话语中的信息指示是理解和表达意思的关键.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不仅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各有其特性,它们之间是不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2.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13.
“在”和“着”演变轨迹大体上是平行的,都经历了动词-介词-动态助词-语气词不断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句法位置和语用影响为它们的平行虚化提供了条件,而两者之间出现的差异是“在”和“着”原始意义的制约造成的。“在”和“着”的兴衰更替是语言系统自我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汉语方言中,体标记“在”由“在这(那)里”脱变而来,这在丹江方言中也得到了印证。丹江方言句尾体标记“在”是动词结构后“在里”的缩略,不是来源于表存在的动词“在”。动词短语后虚化的“在这(那)里”表示状态的持续,和动词前虚化的“在(这)那里”有相同的来源,都是相应位置的介宾结构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口语句式那/这叫一个X中,数量词一个用于表达程度,X位置可以是多种性质的成分,那/这叫一个的虚化使句式的整体意义用于表达[+感叹义]。对该句式构成限制的分析和对句式的内部描写、外部比较,可以揭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王梵志诗和寒山诗及部分唐诗的研究,具体分析了“了”、“着”、“得”3个虚词各自的演变阶段和年代,试图描述其轨迹,寻找其规律,以补充和修正前人说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可及性理论和语篇衔接理论探讨了英语指称用法的代词it在汉语中的各种实现形式,并对它何以能实现为这些形式作了初步分析。代词it在汉语中可以实现为对应的"它",也可以实现为指示代词"这""那",或者是"这""那"加名词,或者是直接实现为名词形式,有时还可实现为零形式;而作为高可及性的it之所以能在汉语中实现为可及性由高到低的多种形式都是有理可据的,分析了解其中原因对于英汉互译实践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与汉族人口的流动迁徙有关,而且也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化和倡导有关。我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来)的白话文学作品中记录了当时使用的汉语词汇和语法,因此,对这些白话文学中所见到的云南方言词语进行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较为准确地认识云南方言形成的时期和过程。"着"字体现了云南汉语方言受到元代和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汉语语用影响的复杂情形。  相似文献   

19.
“言意之辨”对六朝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它触发了文论家对“言”和“意”的重视 ,以及对言意关系的探究。刘勰将“言不尽意”与“言尽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肯定了以“言”尽“言外之意”的艺术可能性 ,将“言有尽而意无穷”作为最高的艺术境界。这一言意关系的突破对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诸多学者对《歧路灯》词语释义的基础上,以近代文献资料为佐证,择举"笔帕"、"顶着神"、"老官板"、"马子"、"瓶口"等9条词语进行补充解释,以期有补于近代汉语词汇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