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是二要素还是三要素,在我国学术界争论已持续多年,认识尚不统一。本文就怎样理解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及生产力要素问题谈点肤浅认识,以求教于大方。生产力、生产和劳动生产力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常见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等同、混淆。主张生产力三要素的同志,对这三个概念往往只注重它们的联系而忽视它们的差别,甚至把它们混同起来,似乎三者是表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词,因此,就必然误把生产要素或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都看作生产力要素。所以要明确生产力要素,首先要正确理解生产力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对近二年在《北京大学学报》和《哲学研究》上进行的“生产力系统”概念能否成立与“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做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生产力系统”问题是把生产力从它与其他社会要素的总联系中抽象出来做静态考察,生产力是组成它的各类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所形成的生产力系统整体的特定功能,驳斥了“生产力系统”、“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不能成立的观点;“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则是把生产力放到与其他社会要素的总联系中做动态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驳斥了“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观点。欢迎同行对这个问题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内涵不断充实,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不断扩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及构成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扩充为生产力的发展要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生产力的构成,就内容来看,它是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力的质和量具体体现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的概念是一般生产理论的一个要素。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确切地说,即“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力”——的各种概念内容的相互联系的假设。不论是“劳动生产力”概念,还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概念,都是商品劳动理论的要素。正是在这个理论范围内,把劳动分为具体的或有用的劳动和抽象的劳动。为了进行研究,重要的是要指出劳动过程及其简单要素理论  相似文献   

5.
一众所周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中,一般都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构成的,是这三者交互作用产生的力量。其中任何一种要素作为单独的要素不能形成生产力,其本身也不是生产力。而且认为,在这三个要素中“人是生产力中首要的因素”。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见解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但生产力究竟包含哪些要素?这倒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蒋学模主编的获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指出,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我国理论工作者中,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同生产工具这两项构成了社会生产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对象也应该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也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笔者认为以上观点还不够全面,因为忽视了构成生产力的另一要素——经营管理.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如下: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以自然力为主,…  相似文献   

7.
必须匡正泛化生产力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概念在全社会的认知度、重视度、应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普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的深入人心,而这也应归为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之一。一些同志由于对生产力概念的非准确把握和时下推崇时尚思维方法的影响,对生产力概念作了种种泛化的理解与使用,模糊和逾越了生产力概念边界。对生产力的泛化无论从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义还是从正确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来看都是必须予以匡正即去泛还原的。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连接、融合生产力诸要素的粘合剂以及使生产力诸要索得以不断提高的动因?在经过对生产力诸要素逐个分析以后,就会发现科学技术具有这样的作用,它在诸要素之间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在发挥作用时,必须合并、附着、物化、渗透和凝结到其它诸要素中去,成为其它要素的组成部分,并引起其他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这是因为科学技术作为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产力系统包括了科技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正反馈机制和负反馈机制的复杂局面。科技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其他矛盾运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因。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生产力概念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但学术界的理解却有很大局限性。重新界定生产力概念的思路,一是要把生产力与生产要素及其总和区别开来,二是要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考察,并明确地将生产力界定为生产过程的整体功能概念。这一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生产力系统这一概念在哲学和经济学论著中大量出现,几乎被理论界所公认。张守民和郭宝平二同志发表《生产力系统概念质疑》一文(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以下简称《质疑》),力排众议,宣称生产力系统这一概念根本不能成立,并指出其三点理论错误:一是把劳动过程、生产过程三要素当作生产力三要素,导致生产力的实体化;二是把生产关系包含在生产力系统中,三是把生产关系看作外因。此外,张守民同志又发表《论生产力的实质及其发展动力和规律》一文(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9册,以下简称张文),除了继续坚持上述论点以外,又指出了生产力系统概念的两点理论错误:一是生产力要素中包含了生产关系;二是湮没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两文的这些论点,都涉及到哲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关系到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问题,大有辨明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如何发展生产力?在这方面,就不见得形成了一致看法.这是哲学理论面对时代的缺憾.对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探究,如果我们以哲学教科书所阐释的相关理论内容作为参照系的话,明显地可以看到其认识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不自觉的探索阶段.哲学教科书大多采取了两条思路,一是从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出发即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出发,从“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的比较中去探讨生产力发展之动力,认为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这无疑意味着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劳动者这一主体因素.这一观点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两轮,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两翼。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得到普遍的确认。科学管理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传统观点认为管理是把生产力诸要素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一门艺术,而没有把它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来认识,这不能客观地揭示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的本质属性,不能阐明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管理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现仅从物质生产管理(即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管理)的角度,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生产力思想丰富而深刻,但这一思想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生态生产力概念全面完整的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辨证关系,克服了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缺陷。具有环保意识的劳动者和自然是生态生产力的两大基本要素;生产工具和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树立生态生产力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哲学界长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不同作用来探讨这一问题,并着重就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在我国理论界中有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分岐的焦点在于劳动对象是否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持生产力二要素论视点的人,主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否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还有人认为,如果承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就会“危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事业。(见《学术论坛》1976年第1期)所以,讨论生产力要素问题,是同探讨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密切联系着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从原材料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的作用看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要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发展生产力"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特别对整个20世纪当中这两大社会制度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做了比较;文章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部分;发展经济的概念不能代替发展生产力,某些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所做的事情甚至可能导致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必须要开发和掌握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免受制于人;在发展生产力中,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个基本政策上.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根据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年实践及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科学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一再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命题,对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作用显然强调得还不够。 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这个根本原理,始终坚持把生产力放在首位,不仅在实践上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并把知识分子看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狠抓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而且还在概括人类几千年的科技史,概括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关系史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利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着首要的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生产力中“科学”与“人”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进入生产力的结构系列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当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与“人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这一传统哲学和经济学观点相对时,则仿佛出现了科学与人同是生产力中第一或首要的因素的逻辑矛盾。因此,探讨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已被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所证实.但是,对这一命题如何理解,却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学术界众说纷云,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成果只能“凝结”或“渗透”在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些生产力要素中,发挥其巨大作用,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在未加入社会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力量;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了一种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前种观点是一种普遍的观点,然而却是一个值得重新研究的观点.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