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刘及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经济史传,它在我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货殖列传》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古代第一篇系统论述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专著,并以此为内容形成了司马迁的货殖学说。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同他的史学思想一样是自成一家之言的。本文试就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货殖学说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3.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久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93-94
司马迁的道德观具体表现为从人性自利论的高度肯定了人们趋利求富的行为是道德的,只有从发家致富的手段上才能区分出道德与不道德,并进而认识到仁义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金久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93-94
司马迁的道德观具体表现为从人性自利论的高度肯定了人们趋利求富的行为是道德的,只有从发家致富的手段上才能区分出道德与不道德,并进而认识到仁义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彭清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历代的食货志是基本的历史文献。排在卷首的《史记》中的〈平準书〉和〈货殖列传〉,在论述汉时期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政策中,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平準书〉着重评述了汉武帝时期因长期战争消耗,政府挥霍浪费,财政陷入困境,故而通过改币制、卖官爵、征商税、专卖盐铁、以至行均输、平準、总览商业,以增加收入。其结果,收入虽然增加,而“平準”失调,却导致了经济衰败。〈货殖列传〉以文景时期繁荣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6.
肖振宇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4):17-21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褒贬精神的继承,人物事故的运用,行文笔法的模仿,语言的借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0-138
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时表达了三种叙述倾向,一是选择典型事件从社会运动大势的角度肯定吕不韦在秦国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二是针对吕不韦淫乱秦宫闱一事,表达了道德批判的立场;三是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塑造了吕不韦的形象,在充分肯定《吕氏春秋》的基础上,以价值评判为尺度表达了赞赏吕不韦的态度。吕不韦及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在秦国政治史中有特殊的意义。《吕氏春秋》通过介绍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为秦统一关东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找到了理论依据。司马迁的历史"通变"观是以五德终始说为基础的,站在这一立场上,司马迁肯定了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在秦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在本传中,司马迁采用"互见法"重点叙述了吕不韦一生中的两件事。一是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农业、奖励耕战;二是选拔和重用贤才,同时也对吕不韦的投机行为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8.
9.
10.
陶渊明思想是一个具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结构的思想体系,任何一两个简单判断都不能全面充分地把握其思想的本质特征。研究陶渊明思想首先要观察它的现实层面,进而要观察它的理想层面。现在我们来观察他的《桃花源诗并记》。关于诗和记的关系,有三种看法:一是“名隹江生”认为,“记和诗没有任何关系,是陶渊明在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的兴趣下所写的各自成篇的两篇诗文”。二是诗在前,记在后,写成“桃花源诗并记”,王瑶、袁行霈、唐满先主此;三是记在前,诗在后,为着突出记的地位,还归之传记述赞类,“并诗”二字用小号字标出,以示区别,杨勇、逯钦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