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洞庭湖区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洞庭湖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其持续增产的障碍因子,并结合多年试验、示范、推广经验,提出了实现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内部传导与外部冲击模型对我国棉花产量波动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政策和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对棉花生产波动的影响较大 ,而在影响我国棉花产量波动的内部因素中 ,种植面积的波动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花生产连续八年步步高文/黄秉信,毛汉松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波动较大,1996年全国播种面积更降至十年以来最低点。而新疆棉花生产红红火火,连续8年持续增产,今年棉花总产又跃上100万吨的新台阶,实现总产四连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治富奔小康的...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棉花生产波动因素分析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志强梁书民一、山东省棉花的波动情况山东省是我国棉花生产大省,1982年到1991年为山东省棉花生产最辉煌的时期。10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平均在245%,产量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重在263%。但199...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价格改革的思考王庆功,刘法力棉花价格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价格改革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如何根据我国棉花供求特点,制定合理的棉价政策,使棉花价格既能反映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又有利于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而实现我国棉花供需...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就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方式与途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从外资进入对国内中小棉花企业造成挤出效应,外资进入削弱我国棉花产业控制力和棉价话语权以及外资通过对棉花期货和现货交易的控制影响我国棉花生产三方面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生产布局的集聚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棉花生产布局,建设优质棉生产基地,巩固棉花生产能力既是解决目前棉花产业链面临问题的关键,更是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重要要求。该文在回顾我国棉花生产布局集聚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棉花生产布局集聚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田有效灌溉面积、棉田成灾面积、棉花单产水平、非农就业机会、公路里程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都会对我国棉花生产布局的集聚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应该调整优化棉花生产布局,重点布局新疆棉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实施更为完善的棉花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产业竞争力在世界处于劣势,根据迈克.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结合我国棉花产业,分解影响棉花竞争力高低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面,生产条件落后、国内需求数额巨大、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完善、经营主体竞争力低、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低以及入世给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导致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低下;定量分析方面,棉纱产量(需求量)、前一年产量、棉花期初库存量、国际价格和政府对农投资等因素,影响了进出口数量,进一步影响棉花竞争力指数,导致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低。我国可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施加影响,提高棉花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棉花生产向西北扩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我国棉花生产是否具有向西北扩张转移的可能性,在分析甘肃、陕西、山西3省棉花生产的气候及灌溉条件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4个棉花生产省(区)棉花生产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陕西、山西分别属于最适宜、较适宜、一般的棉花生产区。得出结论:甘肃省可以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继新疆之后的又一个棉花优势生产区;陕西省可以进一步稳定为我国棉花主产区。我国棉花主产区存在进一步向西北地区扩张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悯惜棉农     
加入WTO中国纺织品服装将有扩大出口的机遇,原棉消费前景看好,棉花生产规模将会扩大。分析指出,中国棉花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势明显,生产成本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棉花技术保障能力的劣势远远大与优势,棉花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济问题将会比较突出。要立足纺织工业需求原棉主要依靠国内生产,为此提出对策建议。 棉花是纺织工业原料,加入WTO后中国棉花既存在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入世后中国棉花能否与国外竞争,主要看3个方面因素:一是棉花生产资源配置将对棉花生产能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二是棉花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9年至2003年我国棉花生产、市场波动情况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棉花市场正呈现出发散式蛛网波动态势,因此在WTO框架下,为稳定发展我国棉花产业,抑制生产及市场的波动,急需政府尽快完善棉花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可能最为强烈。入世以后,棉花市场开放度将远远高于粮食等农产品,棉花产业受到的影响在农产品中可能最为突出。作为最大的产棉区的新疆研究如何应对入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地位与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加入WTO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非体制性因素,但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原因。文章在分析国有企业亏损原因的基础上对扭亏对策提出初步思考:1.解放思想,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依靠政策和制度创新剥离“三大负担”;3.完善企业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疆作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以占全国1/3的种植面积生产出占全国近一半的棉花。自2007年我国实施棉花良种补贴以来,新疆良种补贴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该文在对自治区农业厅、种子研发企业和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层面、企业层面和农户层面,对棉花良种补贴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整体来看,良种补贴对提高棉花单产,改善棉花品质,推进我国棉花优势区域布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棉花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 ,建立棉花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于它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增强生产经营和消费的科学性 ,有利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棉花的生产经营 ;有利于同国际市场接轨 ,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棉花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棉花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军备物资,而且也是我国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棉花问题。我国棉花生产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四十多年里,棉花生产不是呈直线增长,而是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突出问题是棉花生产波动性强,波动幅度大,下滑后恢复期长,一直未能走出大起大落的境地。棉花总量短缺现象比较明显,导致这一结局的因素一般有两方面:其一棉花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如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受灾频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会受到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然因素、农民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农民的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下,我国粮食生产仍出现“十连增”,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提升了农民的种粮意愿和生产效率。最后,本文指出了粮食生产安全出现的新问题,并为维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会受到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然因素、农民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农民的种粮意愿和农村劳动力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下,我国粮食生产仍出现"十连增",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提升了农民的种粮意愿和生产效率。最后,本文指出了粮食生产安全出现的新问题,并为维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梳理体制性因素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体制性因素造成经济波动的分析框架:委托-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在该框架下整合了诸多体制性因素,并利用委托-代理关系分别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导致实际产出水平分别向上和向下偏离于最优产出水平.最后,给出了简要结论和政策取向含义.  相似文献   

20.
实现棉花生产稳定增长的对策──冀鲁豫三省棉花生产状况调查的思考刘法力,王庆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冀鲁豫三省,棉花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这里肥沃的黄土地,充足的光照,为棉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省的棉花生产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