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以自由自觉的本质在对象世界中全面肯定自己,创造出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审美感觉,并以之施用于审美实践过程中,不论对于自然界的人化,对于工业历史的创造,对于艺术美的感受,对于人消除感觉异化过程中属人的感觉的复归,都具有能动的现实的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 人的问题是许多学科研究的问题,而主体性问题则只是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的人的问题,它是纯粹的哲学问题。它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着重考察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和作用,考察世界本身。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己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并通过发挥自身全部能动性以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根本特性,我们认为,这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对于自然界来说,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变物质存在形式,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从而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对于社会来说,人们“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马恩选集》第1卷,第95页),成为自  相似文献   

3.
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改造自然和发展自身的主体,于是,发展出了属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不同于认知活动、道德活动等等,它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主体感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发挥着强烈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使审美活动表现出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的内蕴。1.从人对审美对象的创造来看。马克思曾经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所谓“人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其理论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深刻地论述了自然和历史、思维和存在、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辩证关系,并且把这些突破性成果凝聚和表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在总结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时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根基处所造成的哲学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也实际地确立了现象学的哲学立场。如果说现象学的目的意在实现"本质还原",或意在证明在进行反省之前,世界作为一种不可剥夺的呈现始终已经存在,那么在马克思那里,当"感觉"被看做是"感性活动"的前提而不是沉思的器官时,其所谓"感觉意识"就是一种"感性意识",它所呈现的是人与存在的原初关联状态或境域。因此,马克思的现象学乃是感觉意识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现实中人们对真理的热情同真理所担负的责任的不平衡,本文从人的世界出发,对真理问题进行了考察。真理是仅与人相联系的,在人的世界中,真理获得了其全部丰富的内涵。真理发生于人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历史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新旧真理的更替,这一过程可以是和平的,但多数情况下充斥着暴力。在对真理追求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获得自身的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其全面的本质”,世界也真正成为人的自由的家园。  相似文献   

7.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交错...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审视马克思的历史观问题,其具体关涉历史的本源根据、发展本质与根本目的三重维度问题。海德格尔指认了马克思的异化及其批判在彰显历史观优越性的同时也显现出依赖于存在之天命的命运,未能认识到历史现实的客观根据是异化批判的基本前提;认为马克思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唯物主义与劳动的反思本质使其陷入黑格尔式的历史无主体论中,没有看到历史作为人类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发展结果的实践本质;批评马克思人与生产的逻辑在现代性境遇中会诱发人自身毁灭的危险并引致历史终结于虚无主义的后果,没有看到马克思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是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终极旨趣的。明辨海德格尔以主体性形而上学对马克思历史观的三重误解,有利于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存在历史的根本指向,为马克思历史观研究提供新的解读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的“自我认识”本质地涉及到人的生存,唯有从一种根本不同于认识自然的切合人的生存历史性的历史思想出发,才能呈现人的本真存在;近代哲学受其理论哲学视野的限制。远离人的现实的历史,致使人最终成为一种被规定的概念之在;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视野出发,深入到历史的本质维度中去,合理地解答了人的“自我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提出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它以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以人在劳动中创造属人的世界的同时生成人自身的世界历史进程为主线,以"完成了的人"的共产主义为最高旨归。这一哲学体系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因为它通过人在劳动中的生成的历史过程,把空想社会主义的人性论与理性支配世界的思想基因发展到了历史主义的高度。同时,这一哲学体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因为它关于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生产出物化的社会关系,从而整个世界史是人和自然通过劳动而诞生的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基因。这一伟大发现被束缚在该体系的总体构造法则——世界历史所遵循的人性的自我完成的逻辑法则的之中,由此构成了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以这一体系的抽象人性论与逻辑支配世界思想的"脱壳",构成了此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否是唯心主义著作,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能否成立的问题。经典作家对《手稿》发表前后的文本及《手稿》本身都没有太大疑义。蔡仪把《手稿》中的"劳动"概念等同于黑格尔式的"精神劳动",把《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等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而把《手稿》断定为唯心主义著作缺乏理论依据。蔡仪对"自然的人化"的质疑是其割裂生产劳动、意识活动、五官感觉后,不理解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 人的存在是自然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的生命活动与其它生命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自觉性的存在,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调整、控制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按着人的愿望、意志与目的改造和加工着人所生存的外部世界.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人也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逐渐建构起主体的心理结构,建构起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历史也就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自然界的生命形态进化到人这一族类,才真正充分地体现了生命系统不断进行优化选择,不断向最有序目标迈进的宇宙合规律性和宇宙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钱”、“权”都是人的某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神本”、“物本”、“官本”都是人以人的某种片面性的本质为本。在全球视域中,人作为同一性和同质性的类,以人为本意指人是人的世界、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根源和根基,世界、社会、历史和人自身是以人为本的。在社会历史视野中,人作为具体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则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展现出它完整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邬“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是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对以往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质疑和转换。它改变了哲学在物质和精神二元对立前提下思考问题的研究习惯,确立了在物质和信息双重维度的复杂相互作用中理解现实世界的崭新思维方式。意味着人通过信息创造超越了精神在“存在领域”中的低层次地位,人因此而成为最杰出的信息创造者;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信息创造活动;人的现实世界因人的信息创造而成为“一个物质世界,三个信息世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复杂世界。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信息,人的生命、价值、本质力量才能得以彰显;人的信息创造力将成为最重要、最优质的战略资源,而每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信息创造担负责任。  相似文献   

15.
高利民 《兰州学刊》2006,3(12):7-10
马克思的哲学是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即它是对传统哲学中概念演绎和形而上想象的突破;而生活世界就是人的现实的物质生活本身,它构成了现实的历史过程,历史是惟一的,那就是人的自我生成的历史,全部形而上学都将随着人向人的复归而终结,一切技术都将成为对真理的解蔽,一切都是为了人而人化,天国的梦想和尘世的命运成为人自己的命运,历史之谜就是人对人自己的确证和获得。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讨论的内容,今天,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当代世界,理解其中人的本质,仍需要返回马克思这一经典著作当中。  相似文献   

16.
(一)“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统一本质人生活于现实世界,也只能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什么是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 人类一来到世上,就遇到现存的自然界。自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长期进化基础的产物;人类诞生以后也不能脱离自然,还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但是,现存的  相似文献   

17.
周书俊 《东岳论丛》2006,27(1):150-154
感性以及感性世界,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感性以及感性世界,但总是把感性及感性世界当作“中介”,即通过感性及感性世界来联结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具体与抽象、人与自然和社会,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特别注重对象性的存在。整个世界自从确立了对象性的存在,就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了,而成为了现实的、包含有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性的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认为感性世界是全部哲学的基础,而只是说感性的对象性世界,即我们感觉以外的对象性世界是惟一客观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随着实践的历史发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展开了其丰富的内容,并且不断拓展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对象性世界的范围。首先,对社会生活具有优先存在地位,并因之而形成了社会生活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的外在自然的对象性存在,这是人类社会赖  相似文献   

19.
陈忠炜 《理论界》2013,(2):120-122
自然界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上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逻辑和必要性。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视角考察,人类历史事实上就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互动互构进程。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存在本质,赋予了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自觉能动地位,使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可能,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决定人与自然和谐与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王茜 《学术论坛》2015,(2):96-101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对人的生存世界的描绘,它既是先验本体论层面上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存在结构,又同时指向实存维度中具体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显现,开启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层面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时空。文学中描绘的自然事物隶属于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世界,与现实中的自然事物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指涉关系,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作为文化反思建构整体的“自然”也有不同的意涵。生态批评的任务就在于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生活世界,进而理解自然事物在不同生活世界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从而超越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现代自然观,探寻人与自然发生存在关联的多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