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 我国的人口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自六十年代以来迅猛增长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了控制。但是,作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提高人口质量问题,在当前却没有象控制人口数量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同志即便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往往只注重从优生学、遗传学、生理学、免疫学等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而相对地忽略了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引起讨论和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人口数量多、素质低。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在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口素质的研究。本文试就身体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智力投资     
<正> 是指对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类社会福利的决定因素。为使人们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并增进健康,就必须对保健、卫生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进行投资。在我国,除了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外,还必须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投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论点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同意,这当然是个大进步。但在人口研究中,对于什么是“人口质量”,形成不同人口质量的因素,以及人口质量研究的范围等,都有不同的见解。 本文想就上述有关的基本问题,主要围绕人口质量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人口质量”和人口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指出了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强调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近10年来,我国在人口数量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控制人口增长成效显著。相比之下,人口质量研究却显得不足,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风气败坏,经济秩序混乱,无不与人口素质低下有关。因此,加强人口质量研究,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治理社会经济环境、整顿社会经济秩序,逐步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之初,在我国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人们有许多的设想与思考,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人口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认为人口数量的压力仍很大,人口工作只能着眼于人口数量的控制;一是认为人口数量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低下的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上升为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去;还有一种是比较科学和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8.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关于控制人口数量的问题,当前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逐渐为人们注意和关心。本文试从经济发展和人口质量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质量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的体质状况是人口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未来的生产者,他们的体质水平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前景。因此,研究儿童的体质  相似文献   

10.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而人口质量的高与低,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身体状况、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人们享受医疗保健的优劣、人们维持生存从事生产的效率、人们思想的活跃程度以及涉及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条件。我们看到,这些综合环境条件好,人口的质量就高;这些综合环境的条件比较差,人口的质量相应就低。因此,改变人口质量较差地区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总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中指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与限制人口数量是同等重要的,都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全区第三次人口普查获得有关人口质量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就文化教育对四化建设的影响简要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2.
马寅初在提出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还指出了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性。这一思想观点,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质量或称人口素质,是相对人口数量而言。广义的人口质量是一个反映人口各种构成的综合概念,包括人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狭义的人口质量反映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两个方面,它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马寅初在广义和狭义的结合上使用这一概念,他对提高中国人口质量,有一系列的论述,具有较丰富的内容,初步归纳为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3.
浅议提高人口素质问题武现社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控制人口数量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应当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一、提高人口素质工作滞后的原因1.我国人口问题首要的是人口数量多,各级党委、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把主...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人才,高科技竞争需要人才,人口素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江泽民主席强调:优生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优生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人口政策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提高人口素质主要分为优生与优育两个方面,而优生是指提高人口的先天素质,即避免出生缺陷的产生,保证后代出生优良。这是一个远比控制人口数量难度更大、更为复杂的问题。人口先天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努力研究和发展优生遗传科学技术,还需要不断改善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江苏…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存在质和量两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主旨和目标。两方面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才能有效地提高人口素质;反之,人口素质提高了,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人口数量。而且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区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转变为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因此应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采取相应对策 ,把人口发展战略的重点 ,由控制人口数量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精辟地概括了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两者的关联是人们所关心的。 本文作为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相关性量化研究的雏论,将从构成社会第一生产力的最  相似文献   

18.
<正>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289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他的学说和主张,人们从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人口学界对他的人口思想也进行了认真的发掘整理。但是,对孟子有关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还不多见专文讨论,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人口质量,也称为人口素质,如同人口数量一样,是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质量反映的是人口总体质的规定性,它可区分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前者如身体素质、平均寿命等;后者如文化道德水平、智力水平、劳动技能、创造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基本内容的人口政策,获得了成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注目。控制人口增长的实践,迫切需要从科学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升华为人口理论。不仅如此,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开展人口科学研究活动,造就大批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的人口数量,长期以来,一直居世界第六位。1980年10月1日举行的第13次国势调查结果,全国人口总数接近1.1706亿人,第一次少于巴西,退居世界第7位。以仅有38万平方公里狭小的国土,天然资源又极端贫乏的国家,竟拥有一亿多人口,问题是相当严重的。然而,日本对人口问题却解决得比较好,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并不太大。这和日本一向重视提高人口质量是分不开的。战后,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制订和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措施,来改善与提高人口质量,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