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公正不仅影响着社会公正,也是社会公正的重要表现。教育公正的必要性在于:教育是一种有限的公共产品;教育是社会背景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关涉个体美好生活的实现。通过为教育提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营造以公正为伦理取向的教育文化、要求教育者具有公正无偏的正直品格等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正。  相似文献   

2.
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而制度公正则是实现社会公正最深厚的基础。作为社会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政府在维护制度公正的过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制度供给过程中政府必须遵循以公正为核心的基本准则,遵循人民性、有效性、透明性及创新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任何制度都负载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公正是制度的第一要义。制度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制度歧视是我国城乡分割与不平等发展的根本原因。努力实现制度公正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平等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城乡、地区及行业间出现了大量的社会不公的情况,这引起了国人担忧,在理论界也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公正主要指社会制度的公正,因此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及监督机制来解决公正问题。笔者认为,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公正社会,不仅需要一套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更需要培养与其相适应的个体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普遍诉求,维护社会公正与促进社会发展,是执政党的基本职能和首要责任。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制度公正主要包含制度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即制度的内容公正与制度运行的公正。当前我国存在着制度本身与制度运行的不公正问题,解决制度公正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执政党肩负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评价社会公正有很多标准和尺度,但最根本的标准是制度,这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键要看制度是否对全体社会主体具有统一的保障力和约束力,是否能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体现在制度规定本身、制度执行过程及制度执行结果中,体现在对社会特需群体生活的保障上。这要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公正问题,而社会公正的本质是制度公正。本文从一个综合视角对制度公正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是由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所造成的,而影响制度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从任何单一视角对制度公正根源探究注定会陷入困境。因此解决不同领域制度公正原则的冲突,从整体上寻找一种带有普适性的制度公正原则,是走出制度公正困境、从而也是真正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公正的制度化形式,是社会实现公正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在对山西Y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以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为载体,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及其成因,从而以社会公正为理念,对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公正机制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不能陷入单纯的想象和空泛的议论,必须立足国情、着眼实践,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正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公正的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缺失:精英群体的功能缺位与社会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任何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它需要在公正制度的规约中,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去营造公正之风.而在不同群体中,基于强大的政治权力、经济实力和巨大的舆论影响力,精英群体的公正意识和行为对匡扶社会公正起着关键作用.精英群体的公正一旦缺位,将直接带动全体公民共同颠覆整个社会的公正,从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