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学研究会理论倡导与文学创作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向来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 ,但是 ,本文通过对茅盾现实主义的理论倡导及其动摇性的研究 ,并对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庐隐、孙工等作家的具体分析 ,发现茅盾的现实主义倡导并没有导致文学研究会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相反 ,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是以非现实主义倾向为主导的。而这又是与“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是以个性自由为主导的伦理革命、以及中国传统抒情诗的渗透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同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创作也是“为人生”的.但他又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点.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使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真实地写出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不幸与苦难的同时,他常常对人生作出自己的解释.不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许地山都是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庐隐与冰心早期小说创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隐与冰心早期小说创作比较王洪庚庐隐和冰心是五四时期齐名的女作家。在五四高潮中,她们登上了文坛,先后又都参加了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旗帜下,几乎同时发问:“人生究竟为什么?”但由于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问题的回答却大不相同。她们就象两颗闪...  相似文献   

4.
你喜欢听故事吗?那么,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讲的故事将不会使你寂寞,他就是许地山。许地山生于1893年,1921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在建设我国新文学的事业中,他站在最早的开拓者的行列里。他的创作,论数量不多,论质量却不乏创新之作。尤其在二十年代前期蜂喧蝶闹、异彩纷呈的文坛上,他的作品每以描写异域风光(主要是缅甸、印度、南洋一带和我国闽粤地区)和善于叙述富有传奇性、哲理性的曲折故事而令读者耳目一新。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除了作家个人的经历和才  相似文献   

5.
以“落花生”笔名著称的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六十年前,他就在新文化运动浪潮中,带着奇特的创作题材和温馨的异国情调步上文坛。他那独具一格的作品,成为新文苑的一簇奇葩;它色彩鲜丽,格调迥异,醒人耳目。许地山从1921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开始,到1941年辞世,仅仅度过了二十年的创作岁月。他留世的有小说散文集《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小说集《解放者》、小说散文集《危巢坠简》、《杂感集》以及散见于报刊的新诗和话剧。本文仅就许地山的创作道路(着重于小说创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种的退化”与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歌东 《齐鲁学刊》2005,(4):97-100
“种的退化”是莫言早期小说创作中一个原创性的叙事情结,这一情结不仅构成了莫言早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而且也在整体上奠定了莫言小说创作的生命基调。以“种的退化”为基点,莫言早期小说对民间社会中原始生命力的萎缩和异化表现出某种忧患意识。莫言早期小说中的审父意识和儿童本位观念是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作随着经济运行、社会政治及个人命运变动呈现出独特的“社会式”书写。《教育杂志》作为近代最富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在商务印书馆的运作下,于创刊初期凭包天笑的商业化教育小说站稳脚跟。包氏教育小说火爆一时,鸳鸯蝴蝶派诸人随后加入,声势浩大,后却因其商业化运作与陈旧思想陷入低谷。五四以后,“新文学”进入教育小说及其市场。此时,鸳蝴派观察到市场动向,将创作思路向“新文学”靠拢,谋求转型。文学研究会则入主《教育杂志》,锐意革新风气,在“儿童文学运动”中创作强调社会责任感的现实主义教育小说,并在五卅运动后向左翼文学发展,引领了“后五四”时代的教育小说潮流。这一进程有着极丰富的历史意涵。  相似文献   

8.
苦难的现实、博大的人道情怀及对宗教的亲和力 ,导致许地山小说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幸福在彼岸、宿命论、破“我执”、“无我”、“利他”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意识的具体表现。宗教意识在许地山的前期小说中显得直白浅露 ,在后期小说中变得藏而不露。宗教情结既成就了许地山 ,也局限了许地山。  相似文献   

9.
1 从一九二一年开始,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命命鸟》、《商人妇》、《换巢鸾凤》等小说,以异域风情的描述,独树一帜,引起文坛注意.历史进入三十年代,艾芜在《文学月报》、《现代》杂志发表《人生哲学的一课》、《我们的友人》,《伙伴》等小说,也以新颖的域外题材,受到文坛的重视.尽管在许地山与艾芜之外,也曾出现过或一作家或一域外题材小说,但总没形成这种题材的系列性.许地山和艾芜是以大量描写异域风光而显示独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代中期,兴起了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以前期创造社自我小说为主体的自我小说流派(亦称浪漫抒情小说流派)。本文试联系前期创造社重要小说家郁达夫的创作,论析该流派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1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的创造社,是继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文学社团。其重要成员郭沫若(1892—1978)、郁达夫(1896─1945)、成仿吾(1897─1984)、陶晶孙(1897─1952)等,均为留日学生。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对立,创造社极力标榜文艺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郭沫若说:“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早期小说创作与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息息相关。1990年代,迟子建尝试"打开屋子"让她的人物走向外面的世界,使她的小说"温暖而略带忧伤"的人性意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底色。进入新世纪以后,迟子建小说创作表现出对生态文化的自觉,这种文学自觉不仅仅是她艺术上的成熟,也是她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12.
刘白羽是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与散文作家。1936年至1942年为其创作的早期,其间创作尚不够自觉、自如。1942至1954年为其创作中期,其间以表现部队生活的小说创作为主并见长,为其后的文学活动奠定坚实基础。1954年至“文革”前是其创作成熟期,其间散文创作成就显著。新时期他的散文创作呈现出更为活跃的趋势,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了散文“轻骑兵”的积极作用。但其散文亦有豪情有余,欠缺相应艺术蕴藉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文学研究会以真挚的人道主义态度,试图推动小说逐渐靠拢民众、启蒙民众,因此"民众文学"作为启蒙民众的必要手段,首次在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旬刊>中引发大讨论,其探讨内容主要涉及到"民众文学"的写作方式、"民众文学"和文学的关系等问题,讨论者都认识到"民众文学"的重要性,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意识到"民众文学"可能会剥夺作家自由创作的个性特点,也有可能会使作家丧失启蒙姿态而流于世俗.虽然这次讨论没有结论性的成果,但是留下的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鲁迅涉猎过多种文体,其中以杂文、小说影响最大.但学界有一种倾向,认为鲁迅的后期杂文比早期的小说创作更为重要.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辩,认为鲁迅在"创作"的意义上,一向坚持认为小说和散文是他创作的正宗.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又明显地倾向于推举《呐喊》.《呐喊》在鲁迅文学中所占的地位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时隔大半个世纪,我们再读许地山的作品,仍然会萌生出一种新异诡奇的感觉。就如偶涉山中,满眼所见的那古藤老树,那断崖绝壁,那倒挂九天的飞瀑叠泉,处处是奇伟的景观;又如初登蓬莱,观潮涌,观日出,观海市蜃楼,惊涛卷雪,丹霞映日,景象变幻莫测,令人为之惊叹。许地山小说具有的这种诱人的魅力,来源于他创新求异的独特艺术风格。创新求异既是许地山的艺术追求,也是他创作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6.
农民性是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如何书写农民性,书写什么样的农民性关系到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文学与农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性研究,重建新世纪农民性的价值尺度,有利于当下小说的创作和批评。  相似文献   

17.
回族女作家陈玉霞的长篇小说《心斋》的问世,标志着陈玉霞创作的女性文学的序列化小说已初具规模,而她迄今为止的全部创作,越来越清晰地凸现了她的女性文学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8.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谭丽娟(一)许地山是于宗教徒,他以悲悯情操,谛视红尘凡世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以冷静的思辨和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切凝视,试图在人生苦难的黑洞中寻找一条理想的飞渡深渊的虹桥。宗教的力量在于“内功”─—齐心修身。许地山的依佛教,导致他...  相似文献   

19.
“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 《江苏社会科学》2003,1(1):124-129
本文从民俗学角度阐释妈祖文化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妈祖从一个真实普通的女性演化为特异的神灵,并在长期流传中浸染上宗教色彩。小说中人物刻画、意象营造和情节建构都与妈祖原型叙事存在着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早期的翻译文学中,对日本"私小说"影响最大的,当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部分以内心独白、心理分析见长的风格化小说。小说《罪与罚》,以其细致入微的"自我"剖析、现实情境与意识流相融合的创作手法,对日本近代小说中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对日本作家认识或表现近代化的"自我"状态,皆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