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谈谈语素的分类。 (一)、语音的分类 从语音的角度分类,语素主要划分为单音语素和多音语素两类。 1、单音语素,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语素。如:山、水、看、丰、斤、我、很、和……  相似文献   

2.
语素在语音形式上的分类张松林语素(morphcme)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多是构词单位。语素按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一、单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是指一个音节自成的语素。它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也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根据单...  相似文献   

3.
成语属固定短语,其结构一般都能按照短语的结构来分析,不过,也有少数成语的结构,一般认为难于分析,如"乱七八糟"、"慢条斯理"等. 而把它们当成词来考察就可清楚其结构:由两个语素组成,前者为词根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是词汇意义的主要承载者;后者是三个不同音节构成的词缀语素,主要记录语音,兼表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此看来,"乱七八糟"是词不是成语,但汉语中两者的界限本来就很不清.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言中的词,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分类的。如:我们可以将维语中的词按其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按其词法结构分为根词和派生词:按其语义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按其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代词、副词、连词、语气助词、后置词、象声词、感叹词等。本文试图仅就词的语义分类中的一个类别—同音词(omonim)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5.
语素浅论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结合体。“最小”意味着不可再行切分 ,否则就破坏或扭曲其原意 ,包括词汇义和语法义。语素的获得有两种方法 :第一 ,绝对辨认法 ,不太科学 ;第二 ,相对辨认法 ,是科学的辨认法 ,从上下文中切分语素才是精确合理的。语素的分类 ,本文从六个不同角度加以说明——— (1 )音节数量 ;(2 )自由度 ;(3)结合度 ;(4)成词性 ;(5)比附词类性 ;(6)在词中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要讨论的汉语异形同义成语,就是指整体意义完全相同,形体结构不同,在语言运用中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原义的一组成语.所谓"整体意义",是指成语的整体词汇意义;所谓"形体结构"是指成语构成成分和成分的组合形式.例如,"刻骨铭心"、"铭心刻骨"、"刻骨镂心"、"铭心镂骨",都表示刻记在心灵深处,永记不忘的意思;但是,"刻骨铭心"、"刻骨镂心"、"铭心镂骨"三个成语构成的语素均不相同,"刻骨铭心"、"铭心刻骨",构成的语素虽然相同,但语素组合的顺序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原意的表达.如:  相似文献   

7.
广告谐音成语有三种研究观:(1)修辞观——认为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临时运用成语的异乎寻常的修辞活动,达到了广告意图明确而幽默别致的修辞效果;(2)结构观——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去分析广告谐音成语的内部结构;(3)认知观——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来阐释广告谐音成语特别吸引公众眼球以及广告意图突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物象词语分物象词与物象语,其比喻词汇化的模式不尽相同。物象词比喻词汇化的模式有凝固、组合、紧缩、倒序和另创五种;而物象语又分类成语与一般固定语:前者比喻词汇化的模式有直接转化与加工重组,后者主要为组合固化。在比喻词汇化的程度上,物象词语内部排序为: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类成语>一般固定语。物象词语比喻词汇化也有其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说汉藏语系的基本谱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语音对应语素的有阶分布,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语、苗语三个语族,苗瑶语最早从汉藏语系中分化出来,然后汉语和藏缅语分开。语音对应词的有阶分布还不能证实汉语和南岛语、侗台语、南亚语有同源关系的结论,包含汉藏语和澳越语的超级语系假说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0.
<正> 语言是语音、语形、语义结合构成的交际工具,人们通过语音或记录语言的文字来表达和理解语义。而词汇与词序是决定语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任何语言分析模式必需充分体现语言的这一特征。本文以分句为分析对象,具体讨论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异同。通过对各分句结构的分析,深入讨论语义——句法模式的特点,从而证实该模式的优越性。一、特点和优越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发展。我们首先从与颇有影响和权威性的语法分析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对其语言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在越南,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字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并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科学、公文、外交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因此可以说汉语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汉字对越南文字、越南习俗、越南书法以及越南文学的影响作一些初步的研究。希望能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玉林话中的“好 +形容词 +定”结构是由副词“好”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加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和助词“定”组成的结构形式。从语音构成看 ,有本调和变音之别 ,其词汇意义也随之改变 ,读本调时表示程度重 ,读变音时则常表示程度轻 ,且大多数带有令人喜爱的色彩。该结构主要作谓语和补语。言语色彩上可随形容词意义的不同而有褒贬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义关系的结合应该是固定的.字典的规模、性质不同,其注音就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音项、义项的多少,而不应是音义配合产生的差异.但是,在"校"的音义关系的处理上,几家大型语文辞书的处理却颇有差异,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越语中汉语借词的越语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中国秦汉时期,作为文字载体的汉字就已开始传入越南(当时的交址地区),其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汉字曾被作为越南的正式文字,汉字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越语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汉语借词、汉越词),现仍大量保留在越语中,并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援引古今汉语的语词实例证明,本词的语音变异是语词转生的根本原因,语词任何部分和任何形式的语音变异,诸如声变、韵变、声韵兼变和前后音节的同化等,都会引发形变,不少意义相同而面貌各异的词,实际上都是音变的结果。后一部分,同样引据语词实例,从三个方面即语词探源、语词义训、语词结构分析方面,扼要阐明了研究音变转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汉民族传承词。音译词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外来词,它们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过渡形式。音译兼意译词则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个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因而往往也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的终端。字母词同音译词类似,从理论上讲,应当也是外来词定型过程中属于过渡性质的一站。外来词的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有时甚至表现在书写形式上。同汉语本民族词一样,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内容涉及读音的规范、构词方式的规范和书写形式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越南的佛教传入,有一条路线是始自中国,因而,越南语里存在着一些汉源佛教词语,本文通过相关词例对越南语中汉源佛教词语的历时演变诸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8.
越中典籍中的两国诗人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的汉文诗创作是汉文化圈内重要的文学现象,中越诗人的交流最常见的形式是诗人之间的唱和与题跋作序,最主要的渠道是使节的来往。两国诗人的交流十分频繁,对越南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诗歌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在交往中产生的《道南斋初稿》等诗歌作品突出地表明了两国文人间的紧密联系。越南诗人同中国诗人之间的交流从特定角度反映出优势文化进入相对劣势文化的途径,和它对这一文化中统治阶级心态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词语构词的类推变化、词语读音的类推变化和词语意义的类推变化三部分。认为构词的类化有助于汉语词语的丰富,会成为全民词语;读音的类化有的符合汉语的发展趋向,可能进入全民语言,有的不符合汉语发展的趋向,可能会被规范消亡;词语意义的类化也符合汉语词语的发展趋向,也会被社会所承认。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