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0,(9):57-59
相传,在古代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曾矗立着一尊丰姿绰约的大理石少女雕像。她那动人的倩影使过路人无不倾倒。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见了雕像更是心驰神往,生出一片恋情。他亲吻她,和她说悄悄话,求她嫁给他。结果,竟使石像返生,投入他的怀抱。  相似文献   

2.
犯罪原因非常复杂,它是犯罪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犯罪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已达成共识,但在究竟哪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当然,现代犯罪学家大多倾向于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然而,既然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也是通过作用于心理促成犯罪行为,就必须探讨犯罪的心理动因。精神分析学作为深蕴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有助于我们揭示犯罪的深层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始终如一的政策方向和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流途径不外乎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一言蔽之,求大、求快。事实上,泛型发展的特征绝不止于这一个领域。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奔驰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4.
董云和许刚是对恩爱夫妻。董云在一家外企任人力资源部经理,许刚是一家国企的厂长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等表述均不能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哲学的名称。按照哲学史上的通常表述方式,和恩格斯本人的意愿,以及方便实际研究与使用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应该叫做“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6.
韩孝俊 《新天地》2011,(12):474-474
农村初中,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辍学。应该说,虽然考上大学已不再分配工作,但家长也很支持孩子上学,即使举债也在所不惜,前提是孩子必须有冲击重点高中的希望,否则,一小部分孩子就会有辍学的可能。十几年前,刚当班主任的头几年,我家访辍学生的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任凭你跑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子,家长就是不吭气。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事物对人类有意义的存在。因此,不能离开人来谈“价值”,“法的价值”更是如此。因为法律作为人类社会制度的一部分,离不开人类的活动,并集中表达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的目标。还因为法律的价值离不开人的价值,它是人的价值的一种表现,也是人类实现其他价值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工具,它没有自己的目的,人的目的,即对正义的追求,也就是它的目的。所以,不能离开人的价值谈法的价值,只有与人的价值融为一体,只有在实现人的价值中,法律才能显示其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英雄,有时候会被人们淡忘,可当时代再次发出召唤的时候,他依然会挺身而出。2012年5月8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  相似文献   

9.
玉宽 《新天地》2012,(4):48
拉开我的书橱,半米多高的烟标册便会撞入眼帘。这些是我用数十年光阴集藏起来的"宝贝"——烟标,它使得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香烟的包装盒叫做烟标。烟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融美术、摄影、书法和印刷技艺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从一枚枚绚丽多彩的烟标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烟标是一个窥探大千世界的小窗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神秘的力和无意识及相互关系的探讨和分析,指出神秘的力支配人类行为的结果往往通过无意识来实现,揭示了悲剧过程的基本模式:物质——精神——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法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说明这些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新世纪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廖魁英 《老友》2010,(4):64-64
我读了2009年《老友》第11期罗诗音写的《她的心里只有爱》一文后,肖满菊的宽广襟怀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惭愧地留下了眼泪。我今年84岁了,一生胸怀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七个人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都要分一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  相似文献   

14.
15.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水波涟涟,炊烟袅袅。呼声阵阵,心切如焚。不假思索,义无反顾。斯人已去,哀声四鸣。恨水无情,风过平静。  相似文献   

16.
舒耕 《新天地》2011,(6):68-68
案例:体育课后,一名学生匆匆跑来:“老师,小雪的手机丢了,那是她妈妈才给她的。”听了这话,我马上将小雪找来,问明手机在什么地方丢失的?有哪些同学知道她带手机到学校来。询问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回想谁最有可能。因为这节课我和体育老师正在为运动会挑选运动员,有机会进教室的同学只有两人:一个是长期生病的学生,一个是上课时才请病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郝贵生 《中华魂》2013,(5):16-20
“看不见的手”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他认为,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客观上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他人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数学题讨厌,物理题讨厌,化学题稍好些,不过也还是讨厌!诗韵坐在书桌前磨磨蹭蹭着,快期末考试了,她对自己的状态一点没有信心。正烦躁着,电话铃响了,瞥一眼挂钟,六点整,应该是外婆催吃饭的电话,"大小姐,下来吃饭吧!"外婆总是很准时。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中华魂》2008,(5):32-32
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冬天,这是一段让人难忘的真情。正当人们打点行装,满怀喜悦地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突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暴雨雪,袭击了我国南方。一时间,水管爆裂、电力中断、道路堵塞、旅客滞留……人们用这样四句话来形容这次几十  相似文献   

20.
1939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所小学教室里,老师正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课。同学们大都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有一个瘦小的男生却埋着头聚精会神地在课本上画着什么,老师说的话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