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法国托马斯主义》杂志1963年1~3月号介紹說,作者著书的目的是想“把讀者引导到一个法学和哲学相遇的領域中去”。介紹說,作者只打算让讀者大略看到有那么一个“文化循环”。他并指出在这方面有三个基本问题:邏輯问题(关于法学的概念和它的定义);本体論问題(法学基础,它的来源和价值);非本体論问題(使用的方法等)。他的这个意見是很好的,不过按照三  相似文献   

2.
新序試論     
談到汉代的散文,“新序”是值得介紹的一本散文集。“新序”汉刘向編著,从汉代到現在,大家都无异議,只有唐司馬貞“史記”“商君列傳”“索隐”說“新序是刘歆所撰”。“歆”应是“向”字之誤。虽則刘歆在成帝“河平中受詔与父向领校秘書”,“新序”的編著,刘歆也可能参与其事,但“汉書”“艺文志”、“刘向傳”,“隋書”“經籍志”,“旧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艺文志”等都說“新序”是刘向“所序”、所著或所撰;同时在“新序”“杂事”第四中也有“臣向愚以‘鴻范傳’推之”的話:知为刘向所編著无疑。  相似文献   

3.
据《哲学文献》1962年7~12月号介紹說,这是一本重要的足以說明比斯万格的見解的論文集。作者对日耳曼文化国家作出了极重要的貢献:他把現象学的方法介紹到精神分析学方面去,从而产生了一个新流派即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为此,沙特和梅劳-龐蒂写了許多介紹文章,曾使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在法国风行一时。介紹說,作者认为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是两种  相似文献   

4.
从四月分以來,外文系教师連續举行学朮討論会,結合教学实踐,就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問題,开展爭論。在上一階段討論的基礎上,于七月一日提出《怎样处理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的論文报告。这篇論文認为,“听、說、讀、寫”的关系应該通过“口語与書面語”、“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認識。从“口语与書面語”的关系來看,在外語教学入門階段,口語应当是主導的(应当“从語到文”),在一定条件下,書面語才逐漸取代口語的主導地位。从“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看,在整个外語教学过程中,复用应当是主導的,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个短时期內把領会当作  相似文献   

5.
(一)西周的土地制度談到春秋战國时的土地制度,必须称为追敍一下西周的土地制度,西周的土地制度怎样呢?詩小雅北山篇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这句話在先秦典籍如左傳、孟子、战國策等書中,被一再引述着。尚書梓材篇也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闭饫镎f明着土地和人民都屬于周天子,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諸侯國君的土地,都是由天子那里受封而來,故左傳隱公八年說:“天子建國,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大孟鼎也說:“粤我其  相似文献   

6.
一“撫今思昔”“摊陈出新”馬寅初先生的新著《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在1958年二月問世,三月間我在一家書店見到了。当我站在書櫃边把目錄涉獵一遍,再把其中作为引言的《此書各篇論文内在联系的說明》一文看过后,不禁大有所感。一是佩服馬老不老,不僅把俄文讀通了,并还讀了不少馬列主义的俄文原著及毛主席著作,奋勉前進,令人望塵莫及;但同時又感到,旧的学問知識,或資産階階的思想教育對于我们年事较大的高級知識分子,該是多么沉重的前進包袱。象馬先生这样孜孜不倦地奋勉兢進。从那篇“說明”中,仍旧充分地顯示出了他的老一套的观点和思想方法。他本来是要說明全書各篇的内在联系的,而結果却連表面的形式邏輯也沒有給我们指出来。  相似文献   

7.
“古史辨”一書主要收集解放前30年間國內史学界所撰寫的有关古史古書的討論文章。这书先后出了七集十大冊,共320余万言,份量可謂不少,討論范圍除主要的关于中国古史傳說、古帝王的系統問題外,更涉及到經書子書的考辨以至于陰陽五行思想等方面。由于这書是采取討論文集的編纂形式,所以各文中的意見有許多紛歧甚至絕然相反的地方,作者亦是包括多方面的人。但在这里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結論,以为“古史辨”的編纂是沒有什么眉的,只是把一些文章雜凑起來就算数的呢?我認为不能这样說,“古史辨”是有它的主導思想和中心內容的,从他的几位主要編纂人的文章來看,侭管所談的  相似文献   

8.
說“晏子春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晏子春秋”(或簡称“晏子”),是一部接近历史小說的散文作品。关于它的記載,最早見于司馬迁的“史記”。“史記”說: 吾讀“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其書世多有之。(“史記”管晏列传”) “史記”沒有著明这部书的篇数,但我們可以知道,它在汉初时,已經广为流布了。稍后于司馬迁的刘向,曾对这部書作过一番整理,汰去重复的篇章,定著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他說:  相似文献   

9.
一鲁迅很早就认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在他刚刚从事文艺活动的时候,就于一九○七年写了启蒙主义的杰作《摩罗诗力说》,向中国人民介紹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这是中国最早介紹俄国文学的论文。之后,在他战斗的一生中,他研究俄国文学的兴趣,可说是与日俱增的。直到逝世前一天,还支持着久病虛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书刊简讯     
法国《哲学研究》1962年第一期介紹說,这是一本集中談論海德格尔的本体論的小册子,对于那些想对这位哲学家作一了解的法国讀者来說頗有用处。本书主要談論以下几个问題:Ⅰ“存在的问題”,Ⅱ“在世界上存在”,Ⅲ“存在本身”,Ⅳ“存在和存在者”,所有的論述都环繞着“存在”这个概念。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革命文豪魯迅,一开始就把文学活动同人民革命斗爭的事业紧紧地結合起来,这种結合的最初成果便是他在一九○七年写的《摩罗詩力說》一文。他通过对一些篇有民生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詩人的介紹,号召人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垂死的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华教授在《易卜生在中国的殊遇与碰壁——评茅盾的三篇小说》中指出:茅盾是受易卜生影响的现代作家之一。他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发扬易卜生精神,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娜拉”的解放之路。因此,他的《烟云》、《创造》等三篇小说虽有易卜生的影子,但却是体现了自己创作个性和思想探索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以來的文学战綫上,茅盾是傑出的作家和坚强的战士。他址新文化运动的光輝旗手——魯迅的战友,在許多年代里,为实踐、坚持現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为文学服务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大众革命的方向,坚实的奋斗着。象周揚同志說的:我們傑出的作家茅盾,是三十年來新文藝运动战线上的老战士,他对革命文藝創作是作了很多貢献的。  相似文献   

14.
一继魯迅之后,茅盾是我国現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現实主义作家之一。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茅盾在文学創作、翻譯和介紹外国进步的文化、組织进步的文学团体和主持《小說月报》的編輯工作、宣传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論以及推动我国年轻的社会主义現实主义文学的成长和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献。在創作实践上,他的长篇《子夜》、《腐蝕》,短篇《林家鋪子》、《春蚕》等,都是我国現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現实主义艺术作品,它的成就,显示了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以后无产阶級革命文学运动的实績。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究竟甚麽是文学語言,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說:“文学語言就是書面語”。也有人說:“文学語言就是民族語言”。还有人認为:文学語言这一名詞是由其他民族語言翻譯过來的,譯的“不大妥当”,应当改譯为“标准語”。但,最流行的却是用“文藝語言”代替了文学語言。这种主張的最大錯誤是:一方面不適当的誇大了文学作品中的語言(文藝語言)的社会作用(实际上,有这种主張的人并沒有真正知道“文藝語言”倒底是甚麽);另一方面,又把語言和文学的关系神  相似文献   

16.
在作为階級斗爭底反映的思想斗爭的战線上,哲学战線上的斗爭是最剧烈底思想斗爭战線之一。在帝國主义時代,垂死的大資產階級正作着瘋狂的挣扎,因而在思想战線上便動員了一切反動力量向馬克思列寧主义哲学作瘋狂的進攻。世界主义和客观主义正是美帝國主义用來向馬克思列寧主义哲学進攻和毒害劳動人民底思想意識的工具。在所謂“世界政府”,“世界科学”及“超階級”底虛伪口号下,宣傳美帝國主义“领导”  相似文献   

17.
书刊简讯     
据《哲学評論》1960年7月号介紹,这本集子包括八篇論文:(1)“相对論討論的現状”;(2)“牛頓、萊布尼茲和休根斯(Huyghens)的运动学說”;(3)“因果关系和概率”;(4)“近代自然哲学的目的和方法”(5)“因果关系和概率的經验証实原則”;(6)“理性主义和經验主义:哲学謬誤的根源的探討”;(7)“意志自由”;(8)“論倫理語言的解釋”。前面五篇論文是在1921年到1932年间发表的德文英译,第六篇是萊辛巴哈在1947年美国哲学会上的  相似文献   

18.
我寫这篇論文是企圖说明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出現在中国十八世紀上半期的一部最傑出的現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大家也知道这部傑出的作品,一直到最近以前,从來沒有得到正確的科学的分析,而是長期地遭受地主、资產階級的所謂新舊“紅学家”的歪曲,特別是胡適派資產階級唯心論的歪曲。胡適在他的红楼梦考证一文中对红楼梦作出荒謬絕倫的結論。他说紅樓夢一書是与作者当時的現实生活毫無關係的“空中樓閣”,又说是“隨手  相似文献   

19.
一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1755)是他关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部最主要的著作。在这里面包含着著名的康德星云假說。这个假說就是天文学中康德一拉卜拉斯星云假說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十八世紀末叶和整个十九世紀的宇宙起源論的一般理論基础。康德在这部書出版以前,曾經从事潮汐摩擦問題的研究,并且發表了“地球在自轉中是否發生某些改变的考察”的論文。在这篇論文內,他已經公开提出天体的产生、形  相似文献   

20.
一、飲食汉代人民的食粮,内郡以米麦两种为主,輔以杂粮。边郡以杂粮为主要食品,有糜,(禾旁)(禾皇),黄米,秫等名称。(见居延木簡,我另写有西汉屯戌研究,关于屯田制度部份内。)米作成飯粥,父可以作米餅。麵以麵(次食)作成名餅,粉作成名餌,(說文云:(次食)稻餅也,餅麵(次食)也,餌粉餅也。)每日有食三顿的,(見汉書淮南厉王传。)有食两顿的,居延木簡有朝三升暮三升的紀載。每人食量,每月大斗在一石五升至二石一斗左右,未成年的人则在一石六斗左右。汉代有大斗小斗的分别,小斗一石,只合大斗六斗,汉代大斗的一石,只合现今的二斗。汉書食貨志說:“每月人食一石五斗。”鹽鉄諭散不足篇說:“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前者是說大斗,后者是說小斗。(居延汉簡釋文卷二,四十三頁,有簡文云:“武成(?)長孙青屑,妻大女謝,年三十四,用穀二石一斗六升大,子使女子年十,用穀一石六斗六升大,子未使女足年六,用穀一石六斗六升大。”此簡为成人及小孩每月食粮全面的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