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四王”是清代题画诗流变史上一个重要的题画群体。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画学背景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和处世态度,使这个题画群体的创作在主题取向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抒发易代之痛,表达厌宦之情,享受田园之乐,映衬风雅之致,宣扬绘画理念。较之前代题画诗尤其是画家题画诗,“四王”题画诗以其强势的实指性或者说丰富的思想性,牢牢占据了诗画关系的主导地位,使得画作必须依靠诗歌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为画余”的传统观念,强化了题画诗的表现机制和思想深度,同时也拓宽了绘画的抒情渠道和精神内涵,为后来小四王画派、扬州画派,甚至是近代以来的许多画派都树立了较好的题画典范。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皖南徽州一带由于经济繁荣,徽商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及其对文化艺术的推崇与喜爱,促使新安诸画派异军突起,给死气沉沉的清初画坛带来了新气象。其代表人物渐江、石涛等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上的创造,不仅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四王”,也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太仓堪称书画之乡,元代起画风即盛,以画立业、以画得名者不乏其人。明代更是兴盛,出了与唐伯虎齐名的大画家仇十洲以及周玄素等一批名重一时的画家。在这种良好传统与氛围的影响、熏陶下,明清之际,太仓画家辈出,逐渐形成了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画”,以王原祁为首的“娄东画派”,在画坛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几乎成  相似文献   

4.
清代初期画坛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早年抗清,失败后誓不入仕,隐居武进老宅,倾情诗书画,既为谋生,亦是萌志。中年赁居常州城中白云溪畔,先借画室,后扩为家,并终老于此。文章阐述了他与另一书画大师王翚艺术互慕、事业相助的终生友谊,总结了其绘画艺术特色,即独创“没骨花卉”技法,并引领“常州画派”风靡清代早中期神州画坛。  相似文献   

5.
由于清初学人多将明亡原因归咎于明末以来喜作心性玄谈的空疏学风,因而“崇实黜虚”的实学精神在这一时期成为新的主导思潮,学术、哲学、艺术等诸领域的发展都呈现出鲜明的实学特色。在绘画方面,孕育于考据学内的求实、崇古之精神内核,为以“四王”为代表的上层士大夫绘画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土壤;而中下阶层的文人绘画在创作题材上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在创作观念上强调基于现实的主观情感的真实表达;宫廷绘画则以纪实类作品为主要内容,更出现了参用西法的新画派。站在历史的社会的角度看,清代绘画艺术在思想内核上大多受到“求实”观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学史上,曾有“海派”、“京派”之称谓;而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写意花鸟画也曾在中国近代画坛上独领风骚。单以中国画艺术而论,“海上画派”的艺术由于能够在传统基础上破格创新,流派自由,个性鲜明;同时又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因此早期的海派绘画画会兴盛,曾吸引了杨葆光、任熊、任薰、赵之谦、虚谷、陆恢等书画名家;而在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中,海上画坛继清末民初的强盛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绘画自宋代文人画出现以前一直是以宫廷绘画和民间画师的勾斫赋彩法统治着画坛,自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绘画出现之后,改变了一贯以“勾斫赋彩,模拟对象”,“以形写神”表现技法较为单一的统一局面。元代理论家汤垕站在文人画家立场上,在元代文人画已形成气候的情况下,根据宋代文人画理论精神,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绘画的“写意”说,对中国后世绘画产生着重要影响,出现了明清以降中国画坛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多元局面,水墨写意占据画坛主流。继之而起的一代写意大师徐渭,以及涌现出如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林枫眠、李可染大师级艺术家,他们在各自领域创造出中国水墨精神世界,为中华文化作出非凡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代考据学是学术界多次探讨的老问题.众所周知,它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复古主义思潮,其影响之深,甚至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然而人们只知其影响之深之广,至于如何之深之广,则较少有人研究.有鉴于此,笔者仅以当时的画界为例,通过叙述"四王"画派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藉以展示考据学派对"四王"画派影响的具体细节,同时揭示出"四王"画派产生的深层次学术原因,从而推动清代文化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9.
清代考据学是学术界多次探讨的老问题.众所周知,它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复古主义思潮,其影响之深,甚至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然而人们只知其影响之深之广,至于如何之深之广,则较少有人研究.有鉴于此,笔者仅以当时的画界为例,通过叙述"四王"画派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藉以展示考据学派对"四王"画派影响的具体细节,同时揭示出"四王"画派产生的深层次学术原因,从而推动清代文化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画坛上,“扬州画派”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对近代画风有过重要的影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过:清代,“在扬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出现了对全国文化颇有影响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决不是偶然的。经济的繁荣,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学术空气上的相对自由,名流学者的相互切磋、交流,盐商的好客尊士都是重要的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扬州画派”形成原因,本文拟从历史视角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目前发布的2011年秋拍中国书画拍卖TOP10中,“清四王”的王挈和王时敏位列第三席和第四席。  相似文献   

12.
明代绘画在沿袭宋元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时期特有的风貌,明代画风迭变,传统的人物画、山水面、花鸟画盛行,特别是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成就显著,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血,明代画派繁兴,前期有戴进,吴伟创立的浙派;至成化、嘉靖前后,崛起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派:后期.又有董其吕为代表的松江派等等,其中,“吴门四家”声势煊赫.在明代绘画史上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长安画派"艺术精神的核心是"融汇-探索-创新"。创新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创新的表现是"四个出入"——出入于百年来中国画的各种创新路经,走自己的新路;出入于大生活和大生命,以生命体悟催化艺术创新;出入于黄河文化、西部文化,以新异文化因子改变画坛格局;出入于绘画的中法和西法,执守国魂西用,拓出新意。  相似文献   

14.
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清代出现了一批被称为“扬州八怪”的书画家。他们风格不同,面目各异。因他们反对泥古不化,强调个性解放和创新精神,所以被当时模古画派的“四王”所排斥,并被称之为怪。其中最“怪”,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算郑板桥了。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说过:“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  相似文献   

15.
岭南画派是本世纪初首先从广东兴起。以岭南三杰为代表,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审美教育效能的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其表现形式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林风眠虽不属于岭南画派画家,但与岭南画派进行变革,吸引国外绘画的先进技法和语言,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6.
以“扬州八怪”著称的扬州画派,形成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他们以其独特的风格,突破了当时的模古仿古的形式主义的束缚,给画坛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扬州八怪”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  相似文献   

17.
董其昌的文人画观是以“南北宗论”为轴心线展开的,主要表现在“以禅论画”强调主体的顿悟作用和“以古为师”追求平淡的艺术境界两个方面。明清时期画坛上掀起的崇尚恣肆奇谲的文人艺术思潮是对以董其昌为核心代表的平淡境界和风格模式的反拨,由于这种反拨精神而形成的绘画风格特点,在文人画风格的发展上作了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宝库中,文人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宋元以降,一直占据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文人画以她独具的魅力至今仍在扮演着重要角色1985年以来,理论界曾有李小山等提出过“中国画危机”论、“穷途末路”说(这里提到的中国画当然就是文人画)。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85年以后的中国画坛,以传统文人画为基础,吸取丁现代艺术的造型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成了一种新文人画模式,而且风靡画坛,被冠以“新文人画”称谓。这种现象,再次体现出文人画的强大生命力。那么,什么因素使这种以宣纸、毛笔、墨汁为工具材料,以用线用墨…  相似文献   

19.
画坛新星 1990年6月的一天,法国巴黎以展出毕加索、马蒂斯、英奈、梵高、列宾等国际大师而声名卓著的柏翰画廊正在举行画展,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观众为作品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邃的意境所震慑,揭幕典礼半小时后,所展作品便被抢购一空,顿时轰动了法国画坛。画展的作者,美籍华人丁绍光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画坛。各国报纸、杂志、电视台纷纷刊播专题报道和评论文章。美国著名评论家芬雷称丁绍光为“震动世界画坛的云南画派领袖”,日本美术评论家伏室哲郎赞誉他是“站在中国现代绘画顶点孤高浪漫的色彩诗人”,法国当代权威美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则称丁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印象主义与克莱恩张少扬斯托曼曾说过,“印象主义文学艺术和印象主义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甚为密切的平行关系。”[1]的确,印象主义的文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印象主义美术艺术。19世纪后期,法国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标新立异的画派,这就是印象主义画派。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