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研究均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使得教育史学研究由于缺乏教育活动史研究这一前提,变成了一门“只见物不见人”的学科.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因此,研究教育史,必须研究教育活动史.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应该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活动,用叙事的语言构筑多彩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2.
生物史观是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中颇具特色的观念。常乃德在对其他史观的批判基础上,通过对生物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者关系的整体思考,兼采各派史观之长而避其短,提出生物史观,主张以生物的立场,来说明历史演化的动因。生物史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史观。  相似文献   

3.
讨论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应该包括历史观念史.困难在于,从史学史的角度,陈述历史观念史,与一般的中国思想史或中国哲学史的分工,如何体现?本文注意到,中国传统史学,常由传统医学那里借用某种经验型的权威理念,例如司马迁征引春秋晚期已流传的"上医医国,其次疾人"观念,直到清末还不断被以史论作政论的作者援用.司马迁意在批判汉武帝君臣滥用权力与民争利而导致"国病"不治的经济政策.然而它的历史效应,在易代之后的盐铁会议上便已凸显.因此本文通过司马迁将扁鹊传奇和仓公医案相结合的专门史的文本考察,尝试探讨作为史学史题中应有之义的历史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或为愚者一得.  相似文献   

4.
史学的发展是与史学观念的进步和史学方法的更新分不开的。萌芽时期,史学观念是朦胧的,治史也是直观性的;中世纪神学史观指导下的是实录式的记史方法;近代资产阶级兴起,与理性主义、英雄史观相适应的是思辨分析的治史方法;马克思主义诞生,唯物史观被运用于历史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等方法成为唯物史论者治史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可见更新史学观念,拓宽知识结构,才能使古老的史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赖山阳所著的《日本外史》,在中日两国思想史、史学史上发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在我国至今未有评论赖山阳及其《日本外史》的论著问世。本文从赖山阳的简历和著述、《日本外史》在日本的影响、山阳史学的特点及其评价、《日本外史》在中日史学交流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对赖山阳及其《日本外史》作个评析。赖山阳的《日本外史》,正是日本史学按中国史学传统编写、并在日本开始摆脱中国史学传统前夕的日本史著的一部代表作。同时,由于其在中国的翻刻流传,对中国以后接受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文明史观等资产阶级新史学有着一定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分期的研究方法如今被全球史观全新的史学思维范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历史主义史学流派代表了一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纵向思考为基础的史学思维范式,强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连续性,历史分期这一史学研究方法就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合理性.全球史观主张把一切发展、变化或历史现象都纳入共时性研究,强调非连续的变化过程,历史分期的合理依据在全球史观的横向思维范式中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新史观的史学家们纷纷宣告自己摈弃历史分期法的姿态在不同程度上同分期法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史学自身的发展中,曾经形成过神意史观、循环史观、英雄史观、鉴戒史观、进化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其中,鉴戒史观历时弥久,几乎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的中心内容。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鉴戒史观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鉴戒史观:古代史家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基本估价。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与估价,是我国古代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  相似文献   

8.
史学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提出来,始于1920年李大钊编印并讲授《史学思想史讲义》。白寿彝先生最早将史学思想史作为史学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并对其研究对象和意义、与史学史和史学史其它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作了重要论述。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史学思想史的研究有了重要进展,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的成果,它对人们进一步探寻史学思想史学科建设、揭示中国史学思想史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9.
情感史研究旨在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参与者自身经历的事件,洞悉其情感表达,并解读他们情感体验背后的历史意义。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视域,开展情感史研究能转换教育史学研究范式,推动教育史研究重心下移;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价值;强化教育史鉴今功能,给教育情感以历史观照;顺应国际史学发展趋势,拓宽教育史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开展情感史研究,应以学校和家庭教育情感史为主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树立大教育史观,注重记忆、回忆录、自传、书信等史料的搜集,采用教育叙事和口述历史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洛维特和施特劳斯同处于尼采思想大行其道的20世纪德国,纳粹极权主义政治迫害和犹太裔德国人的身份窘境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出发点。然而,由于二者对犹太人身份、犹太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差别,导致两位哲学家对虚无主义的思考路向和判断结果的明显差异。洛维特拒绝犹太人身份和律法传统,试图从基督教救赎史学的角度来考察19世纪德国精神史的内生性反叛和逻辑演进;施特劳斯则从犹太人问题切入,试图借助中古犹太律法资源及其摹本——柏拉图学说来找寻现代性走火入魔的病根。因此,二者在思想起点(基督教资源与犹太律法资源)、致思路径(历史哲学与政治思想史)、考察重点(检审19世纪精神史与重启17世纪古今之争)、理论归宿(古希腊晚期哲学与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对虚无主义的审视上,二者的思想史研究对我们理解20世纪政治事件和精神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所理解的科学思想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思想史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它是“史”,是史学的一部分,属人文学科;它是自然科学史,又属理科。它研究的是理科的内容,用的是史学方法,又需要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活动史是科学思想史的基础,科学思想史是科学活动史的提炼。科学思想史研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结构与逻辑结构的统一、历史再现与理论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思想史是史学中最五花八门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思想史研究涉及到目的和方法、思维活动、各种信念、各种观念、思想成就和文化成就等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思想史,这个问题现在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国外许多史学家从史学角度探讨思想史在史学界的地位、思想家的信念以及思想史同其他研究领域(如哲学史、史学史、科学史、政治经济学史、政治思想史、文学史等)的确切界限。英国《今日历史》1985年第10期以《什么是思想史》为题,约请当前英国著名史学家科利尼、霍林格、斯金纳、波科克等人就思想史在分支学科中所起的作用,如何研究思想史,思想史的涵义,研究范围,以及就一些概念,如思想活动、信念、思维、态度和见解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他们的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欧史学界的研究趋向。现摘译其中一部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是关于教育史学科基本面貌和总体面貌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成熟程度.由于"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形成中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根据目前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概括为:(1)以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体系;(2)以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抽象教育史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贞观史学     
唐代是我国封建史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而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史书修撰方法的变化,史学独具的特色和史观的进步性,尤其给唐代中后期和唐以后的史学以很大影响。今姑且称其为“贞观史学”,略加论述。一、修史方法的根本变革贞观年间,史书的修撰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通过设置专门机构撰修国史(当朝历史)与前代史,实现了史书由私撰到官撰的转变。史馆,作为官修史书的机构,始置于北齐。在此之前。北魏节闵帝时曾设立修史局,并  相似文献   

15.
掇微漫笔     
一、《七十六年史学书目》有遗漏失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所编(1900—1975七十六年史学书目》是一本极为有用的工具书。它分门别类把史学论著、历史研究法、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物质文化史、综合参考等书目著录于上篇,而于下篇著录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农民战争史、民族史、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学术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教育史、图书馆史、文学史、语言文字史、科学技术史、地方史和历史地理、中外关系史、华侨史、史学史和史料学等书目、相当完备。而且每一门中又分类,类下又分目。如经济史分中国经济史和世界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等人对旧史的抨击 ,与明治以后的日本启蒙史学有着直接的因缘。日本启蒙史学以福泽谕吉等人发轫的文明史观为主流 ,他们是为日本社会开化而奋斗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以打破传统陋习为其毕生的使命 ,在文化观上持有一元论 ,以西方代表文明发展的正轨 ,日本文化中如有与西方相异之处 ,也就是落后于西方的病根。他们“关于日本历史的知识 ,并非渊博” ,其史论大半是由于实践的热情。他们接受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相信人类社会的进程依循着一种普遍的法则 ,且藉此攻击传统史学 ,主张“日本无史说”。而 1 9世纪与 2 0世纪之际的中国危在旦夕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摆脱困境 ,积极学习西方 ,重估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 ,由于历史起因的相似 ,日本文明史观对晚清学人颇具吸引力。正因为如此 ,梁、刘等人“旧史乃帝王家谱”说和“中国无史”说 ,才会与日本明治初期文明史观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重写文学史"带来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研究的新发展,这些发展也促进了文学史观的改变和文学史理论的发展,其中关于文学"现代性"的思考和探讨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研究和文学史观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文学"现代性"的思考和文学史观探讨的深化,正在促使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这就是"文学史学".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从world history到global history的转变,意味着"新世纪需要新史学"。纵观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世界历史逐渐演变为全球史,20世纪末中国探讨全球史,史学家本着重新认识历史的使命,开始试图站在平衡立场的角度来解释东西方史学,并取得重大成果——全球史观否定国家本位;冲出传统史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束缚;重新评估人类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打破西方中心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审视历史研究中遇到的所谓"东方主义"、"西方中心论"等学说,更深入地探究东西方文明、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哲学家奥康纳在资本批判的视野下对环境史提出了独特的看法。首先,在资本主义历史书写谱系中,环境史是史学书写类型的逻辑终点。其次,在环境史研究中应当运用一种自然、劳动与文化三位一体的分析方法。最后,环境史可以视为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历史批判。奥康纳的环境史观点既是对当今世界自然资本化危机的重要警示,也是对环境史发展的内在性和外部性原因、环境史研究的科学意识和批判意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对于理解环境史本身和生态危机问题的历史学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逐步形成并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在史官、史家、史著及修史制度、断代史学史和史学通史、史学流派、史学思想史以及中国史学史的起源、分期、特点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该时期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突出特点是 :教学带动科研 ,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重视当代史学史总结 ;重视历史观和史学思想史研究 ;勇于立说 ,敢于批评。存在的主要局限有 :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 ;政治立场和学派之争产生消极影响 ;与历史学其他分支学科和中哲史、文学史的发展成就相比 ,中国史学史稍显逊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