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新的财政体制下,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途径是发行国债,那么是否可以由此下定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从此再无关系?本文从弥补财政赤字三种方式的比较入手,首先肯定了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比之其它方式具有更大优越性,但此方式也仍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笔者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等方面分析论证了这一观点,并明确指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从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和完善国债市场三个方面加强对财政赤字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回顾我国利用国债的历史并与发达国家作比较入手,说明了利用国债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国债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调控经济运行、刺激经济增长、促进资金融通的职能。最后,文章分析了用好国债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逐步使国债发行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安排国债的发行数量;完善国债发行方式,发展国债流通市场;切实用好国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运行.国债作用的增强也带来国债在发行、使用和偿还方面风险因素的加大.因此,对我国国债风险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国债的功效,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国债发行是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也是财政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矛盾的综合反映。十年来,国债发行的直接作用表现在:有效地缓解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弥补了财政赤字;支援了国家急需的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避免了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应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但由于在国债管理上缺乏必要而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致使国债规模有些失控,国债结构也显得过于单一,结果使国债发行的积极作用受到一定限制,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虽然其在经济运行中有着诸多负面效应,但是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定性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的多种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居民储蓄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行国债来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我国于1981年开始重新起用国债,国债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但近年来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相伴随的潜在财政风险问题今人担忧。本文从国债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以及我国国债规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适度控制我国国债规模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并提出适度拨制我国国债规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底中国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持续攀升,财政风险开始显现。今后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是:继续确保国债为保增长、调结构等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国债市场化发展大方向不动摇。同时,要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把控制赤字和国债规模目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优化国债结构,减轻债务负担;有效管理和控制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 1979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 ,我国的国债规模呈不断上升之势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更是迅速扩张。究其原因 ,主要有 :财政赤字剧增、赤字弥补方式的改变、政府职能的强化、居民储蓄的增加等。对此 ,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振兴财政 ,控制赤字 ;建立合理的本息偿付机制 ;改革国债规模控制方式 ;尝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9.
国债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增加和我国国债数量的迅速增大 ,如何防范国债风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静态的方法测算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远远小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从动态的角度看 ,通过测算得出如下结论 :在未来防范我国国债风险的根本办法是将每年的基本赤字控制在 GDP的 3 %以内 ,同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真实利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国债发行规模及相关影响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确定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并应用协整理论对国债发行规模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关系检验 ,建立了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 (ECM) ,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