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西省20所本、专科院校在校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存在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不足、信息观念滞后等问题,并根据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及数字化建设水平,进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崔彦 《阴山学刊》2008,21(2):125-128
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是对图书馆的利用教育。在我国,对学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的。要明确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要更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信息技能;要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  相似文献   

3.
从网络道德缺失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克平 《理论界》2007,(12):192-194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采取适用于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4.
综观社会因素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影响,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面临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日益深化、道德选择标准模糊化、道德行为选择失范等困境。究其原因则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社会负面因素导致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实效性降低。社会化视域下可以通过凝练语言突破教条主义,以朴实亲和风格突破官僚主义,强化论据以突破形式主义,拓展培育思维以践行创新思想,强化社会性教育资源的应用等措施优化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涉及到现今我们社会精神状态的一个核心问题——在社会面临剧烈改组后的失范状态下道德如何重建?现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很大,社会阶层和文化出现"断裂",价值观日益多元,如何重建道德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大学生道德意识的现状入手,从中国社会改革现实和全球化的影响角度探寻现今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认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重建大学生道德素养,必须从社会层面和大学生个人层面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网络道德危机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德育教育、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网站、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过硬德育队伍、加强诚信法制教育途径等途径应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策略,以期为解决和应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西方文化渗透和思想侵蚀的加强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各种信息垃圾尤其是“黄色污染”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思想交流的结果造成道德情感冷漠 ,心理问题增多。面对这种状况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加强和完善网络的法律、管理与技术对策 ;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自律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 ;主动占领网上阵地、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效能的发挥。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对辽宁省四所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展开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学生健康网络主体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网络技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有知识、有技术的大学生不仅仅要融入网络生活,更应承担起使网络技术向善的方向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大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机构,应做到:以人为本强化大学生健康网络主体意识塑造,以网络技术知识为基础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信息素质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引导大学生网络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塑造,以道德自律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观塑造,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健康的网络主体。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空间道德作用弱化的缩影。扭转大学生网络行为失度,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规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守法意识,鼓励合法道德行为;其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自律的网络行为意识;第三是倡导大学生树立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网络价值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将塑造教育和转化教育结合起来,以塑造教育为主,辅之于转化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以参与式学习法为主要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能否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用,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媒介素养的高低。当前,大学生自发生成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在承载大学生成才功能上令人担忧。本次调查以邯郸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重点从媒介素养包涵的三个层次,即接触、选择、分析和传播信息的基本能力、建构批判意识的防范能力和自觉自律的改善能力来开展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中,我们试图了解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构和培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个体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含义,从技术层面、意识层面和知识层面的维度透视与解析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的特征与内涵,并浅议了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培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以递增式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承载海量信息的载体——新媒介的发展,无论是对个人学习生活还是对社会的进一步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那么,作为新媒介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新媒介素养状况与新媒体能否积极成长息息相关。然而,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媒介的了解、认知、媒介的道德规范意识等方面有所涉及和把握,但仍具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新媒介的应用存在缺陷、无法对新媒介的信息及时合理地甄别和筛选、网络使用合理化和合法化也有待加强。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深入探索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缺失的深层次因素,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匿名性存在和虚拟状态的网络影响,大学生网民经常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匮乏,道德意志薄弱。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等学校要多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本文从提升大学生网民主体意识;提高教育工作者道德人格;强化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毕玮玮 《理论界》2005,6(8):110-110
本文对沈阳四所大学学生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现状做了抽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意识、能力、观念、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郭聪惠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79-182
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究其原因,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学校德育存在缺陷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营造良好氛围,抓好大学生知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法规教育等。开设信息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及演示,强化信息素质教育思想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大学生呈现感恩意识淡化趋势。为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相关概念的概述、理论基础的把握和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既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载体,也是实现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本文以河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着重从增强志愿服务意识、推进志愿服务社会化、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完善志愿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以期有效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和谐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整个社会诚信道德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求学阶段开始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