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命运注定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永远安息在月球上。”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给登月宇航员的备用悼文,差一点就被用上。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这次登月行动险象环生,先后遇到6个危机。  相似文献   

3.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40年后,美国开始长达一周的庆祝活动。纪念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  相似文献   

4.
1970年4月13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前往月球途中,服务舱2号液氧箱发生爆炸,导致飞船严重受损,登月任务立即取消。3名宇航员乘坐受损的飞船九死一生返回了地球。日前,两名仍然在世的“阿波罗13号”宇航员,首次公开披露了“阿波罗13号”宇航员绝境求生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之路的"领路人",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跳"出地球研究地球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接着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0,(2):28-29
2009年是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40周年,西方媒体披露了更多鲜为人知的登月内幕。 [内幕一] "月球撒尿第一人" 登月第二人奥尔德林回忆称,当他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表面的泥土后,内心激动的他突然来了尿意,于是当数百万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观看登月直播时,奥尔德林竟站在月球表面小起便来。  相似文献   

7.
重返月球     
今年7月20日,是本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人类首次登月成功30周年纪念日。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但是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驾驶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在月面着陆,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  相似文献   

8.
《江海纵横》2007,(5):32-33
13和星期五为什么会令西方人恐惧? 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航天器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一些人指出几乎是灾难性的阿波罗13登月使命证明数字是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DNA由两条RNA以双螺旋的结构所组成。人体DNA上排列着32亿个不同的 基。人类基因组约含6万到10万个基因、由约30亿个 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为破译这本蕴藏著生命奥秘.决定人的生老病死的“天书” 1990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 9月,中国积极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三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 基对,中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1990年 1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  相似文献   

10.
“星球大战”(Star Wars),正式名称为“战略防御倡议”,简础SDI,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军事计划。它设想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和一万亿美元的经费,用新技术构成一道导弹不能逾越的屏障,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核武器的威胁。一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这就是现在所有美国人,不论男女老幼,每人要为此承担5000美元。而以往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一共才花了250亿美元。这个计划一经宣布,舆论大  相似文献   

11.
王立静 《可乐》2010,(1):81-81
由“9·11”世贸中心废墟钢材建成的美国军舰“纽约”号从美国新奥尔良开始了它的“处女航”,“纽约”号军舰使用了7.5吨来自世贸双子塔的钢材,“9·11”事件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决定把计划新建的一艘军舰命名为“纽约”号,以示纪念。对于仍然沉浸在恐怖袭击悲痛中的纽约人来说。这艘保存着世贸中心记忆的军舰,是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佚名 《今日南国》2013,(10):59-59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一种理论是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还有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3.
尽管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但阿波罗集团公司却仍然在所有企业中盈利名列前茅。阿波罗是一家美国大型企业,从盈利教育入手,独树一帜的创造了自己的特色,这在美国独一无二。美国凤凰大学又名菲尼克斯大学,如今它以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吸引着众多学者。凤凰大学是阿波罗公司的旗舰,该校号称美国最大的开放式大学,常年注册学生15万,在美国26个州拥有126所“校园”和学习中心。凤凰大学已实实在在成为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2002年成为阿波罗集团最为辉煌的时期,凤凰大学盈利达到1.61亿美元,营销收入突破10亿。在凤凰大学的校园,你很难发现学生抱着中世…  相似文献   

14.
冀思宇 《百姓生活》2012,(12):57-57
据统计,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美国宇航员共带回约2200份月球物质标本,主要包括岩石和土壤,总重超过380千克。  相似文献   

15.
从幻想小说中的打向月球的炮弹飞车,到火箭、卫星、飞船、航天飞机,人类在一百年来实现着一个伟大的梦想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前,大家都很好奇他会说些什么。之前,好心的美国老百姓给了他各种建议:喊爱国口号,念一段《圣经》,诵一段莎士比亚,总之大家等着他张口。于是他扒着登月舱的梯子创造了那句名言: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4,(2):50-52
在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启程向月球进发。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原子弹爆炸”和“阿波罗登月”更具有深远意义。 无疑,基因技术的发展会对医学发展、人类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但随之而来也有各种想来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告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基因技术将可能给人类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直至延年益寿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勾起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但正如核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清洁、廉价、高效的能源外,同时也制造出时刻高悬在人类头顶上的原子弹一样,基因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指挥韦伯有句名言:“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都是现成技术的运用,关键在于综合。”综合就是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互相渗透,它能创造出单门学科创造不出来的奇迹。这就要求人们的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要求人们不应单纯地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应在相邻的若干领域或文理兼备的各个领域驰骋,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奇迹。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而又具有某项专业知识的“通才”,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了。  相似文献   

19.
尹海滨  严丹 《21世纪》2001,(1):28-29
塑造未来的两股力量: I革命和G革命 本世纪末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很大程度上迈进了一个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自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至今生物科技工程已经运转了整整10个年头,其间硕果累累。经过这10年的基础推动,现在的生物科技已经进入了高潮时期,这个高潮绝不是瞬间的“昙花一现”,它将持续下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物信息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的又一庞大技术性产业,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纪。21世纪是生物信息科技重新打造知…  相似文献   

20.
上天、下海、入地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阿波罗”登月飞船,载人空间站和飞出太阳系的宇宙探测器;人类还研制出海洋深潜器、海底居住室和能深潜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