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专家以十几条成功原则为根据,设计了一个测验,可以全面探测出你潜在的成功指数,非常简单,你只需回答“是”与“否”。 一、你有人生目标吗? 1.你已定了一生最重要的目标。 2.你已定下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限。 3.你已有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 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人能帮助你达到目标。 二、你够积极吗? 5.你知道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 6.你知道怎样去消除自己消极的想法。 三、你斤斤计较吗? 7.你经常为同事承担工作。 8.你看过有些人,不见得做得比别人多,却成功了。 9.你认为一个勤奋的人,应该享有高薪。 10.下…  相似文献   

2.
许多高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初中物理不但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很好,可到了高中学得吃力而且还不好。初中物理内容少,要求低,大部分只需要定性知道不要定量计算,而高中物理内容多,要求高,大部分要求定量计算,高中物理老师不能像初中老师那样一遍遍的讲。由于这些原因很多学生不能学好高中物理,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教会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中物理学习我认为只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物理量定理、综合题。  相似文献   

3.
胡文进 《人才瞭望》2006,(12):76-76
说起团队。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感到陌生,当20年前世界著名跨国集团将团队理念引入到中国,曾成为令人瞩目的企业管理焦点。而如今。倘若有哪个企业不知道团队管理,则会成为新闻热点。因为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协助关系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和团队的融合联系得如此紧密。  相似文献   

4.
人是每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组织竞争优势持续不断的源泉。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关注人力资源的组织绩效要远高于那些忽视人力资源的组织,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了人本管理来提升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原因。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一个可见的标准。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SchuSter(1982)就给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简便易行的人力资源监控工具——人力资源指数(Human Resources Index,HRI)。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什么样的人物?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对他了解不多;青年一代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名子;就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教授们,因多年来受“研究禁区”的限制,对陈独秀了解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6.
近邻艾培     
在茫茫人海中喜遇同一生辰的人会感到对外亲切,彼此又是近邻好友就更加难能可贵了。82岁高龄的老专家爱泼斯坦和我就恰巧如此。七年前我的妻子苗丽华应聘到北京以文教专家身份任教。我俩外美国来到北京,搬进一所公寓式的宾馆居住,发现同楼隔壁有一对形影双双、同进共出的老夫妇,先生是外国人长相,妻子是中国人。了解之下,知道他们是爱泼斯坦大妇。有一天我们专程登门去拜访他们,说明我们来自美国,如今共同返回祖国发挥余热_大家一见面就相谈甚得、十分投缘,这便开始了我们七年来的文件和友谊。从此,接触不断,乐趣多多_‘“远未…  相似文献   

7.
6月19日,初夏的北戴河雨过天晴,满目青翠。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文教专家休假团抵达北戴河友谊宾馆,开始了为期四天的短期休假。这是今年组织的首批专家休假,也是近年来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批。专家们来自北大、北外、社科院等20多个高等院校的单位,国籍包括五大洲的十多个国家,共150多人。近几年,随着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蓬勃开展,来华工作的专家人数不断增加,组织专家休假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次休假正逢“七一”前夕,又是97中国旅游年的旺季,所以国家外专局的领导非常重视。万学远局长为此作了指示,杨汉炎副局长亲自陪团同行。北…  相似文献   

8.
替换雇员的成本是辞职者工资的150%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完善招聘办法以求吸引优秀人才。例如,提供签约酬金,配备秘书,但许多这样有才华、志向远大的雇员仍然不愿久留。离开的人越多,需要重新物色的人才也就越多。于是,公司不断招聘人,其结果却不见有什么改善。持续不断地大量招聘新人令人烦恼不已。有才干的人变得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而猎头公司也越来越多,公司如果留不住人才就需要付出高昂代价。人力资源经理们估计,在考虑所有因素以后──包括付给猎头公司的费用,还包括因为雇员离开公司而失去的关系,新雇员在学习阶段…  相似文献   

9.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也越发注重培训,仿佛这样才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战斗力的不二法门。留心观察一下,从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咨询培训公司的崛起,就知道这块被舆论导向炒作起来的市场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间的关系变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压在各国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首先要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心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者所采用,同时也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耐心,最后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只有如此,才能把后进生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感悟邀标     
以前,我只知道招标、投标、竞标,却没听说过邀标。最近,才知道邀标就是主办单位有选择的邀请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来竞标,是一种半公开的招标活动。此次邀标活动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启动的国际间人才流动的网络工程——“金智工程”的第二期“金智工程”是一项社会工程和信息工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工程。从长远看,由国内权威部门来组织实施一个国际化的人才信息网络工程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才作为决定一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一场人才争夺战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虽然,这是一场没…  相似文献   

12.
告别福利水     
“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有专家预测,水资源的匮乏将是我国本世纪面临的最大一个难题。我国的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却要维持着占世界人口21.5%的人口。近些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什么时候,诚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就像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提起来尚还罢了,提起来谁都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十多年前,温州曾经是中国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甚至专门有“供”人穿上一天或者一上午就坏的皮鞋。为此,杭州武林门广场放起一把火,拒绝温州货。现在,先富起来的温州人,体会到诚信与自己的利益结合得甚为紧密,也放起火烧别人的东西。 为什么中国人到前苏联及东欧等地做生意越来越困难?为什么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履维艰? 道路交通上,我们经常看到不守规矩的人得益于一时。但是当道路上的车辆多起来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向前抢,想先行一步,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道路堵死了,谁也别想动上一步。  相似文献   

14.
独立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夫,可是很多语文教师都曾碰到过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有的文本备课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也不知道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某设计师谈到这样一件事,某大学请一日本设计专家作学术报告。该专家专门从事各种拉手的设计,在国际上颇有名。设计师想:小小拉手,仅是设计整体中无足轻重的小玩意,能搞出什么名堂?遂怀着好奇之心参加了报告会,不听不知道,听了吓一跳。他压根儿没想到不起眼的拉手中原来蕴藏着如此多的学问,从中当然也可以诞生出设计大师。联想到某位农大毕业的朋友,在大一时曾说:他们学校里有位著名的农学教授毕生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便可想象到里面住的是什么样的人,摆设的是什么样的家具。他们太普通了,普通得像中国农民,但却没有一般中国农民的奢华;他们太简朴了,简朴到让你不敢相信,眼前的他们就是两位令人尊敬、在华养了近SO年奶牛的美籍专家。那男的叫阳早,他得知我的来意后操着一口浓重陕西腔:“没什嘛事儿值得说的!”阳早,这个农民的儿子,他不喜欢多说,只是在想他的奶牛。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拥有自己的奶牛场,再养许多许多的奶牛,牛产许多许多的奶,然后让许多许多的穷人都能喝上牛奶。他长大以后,知道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指出:"知道事物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学生都有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总是疏于听天气预报;而往往空手出门淋雨而归,这令我十分懊恼。 那日去办事,回来的路上下起了雨。街上那些同我一样毫无准备的人顿时“抱头鼠窜”、风度全无,像赛车般地匆匆赶路。 而那些有准备的人却好心情地取出雨具,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懊恼之余,知道责备自己是徒劳的,只好冒雨前行。 那时狼狈的我才明白,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是多么轻松与重要。 曾经有个朋友,他人很聪明能干,学历也不低,却总是在一个地方干不长,屡屡不安分地跳槽。 对此,他自有一番“高论”。他说这样可以多接触社会,可以从多方面来锻炼培养自己,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9.
朱瑞娟 《人才瞭望》2016,(17):29-29
新米上市,不少市民赶着买来尝鲜。营养专家指出,不同种类的米功效各不相同。吃米最好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米”,这样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香港企业在内地开设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香港人办事认真、效率较高、普遍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心直口快、城府少.香港人的一句口头禅是:香港就是这样的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