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华 《人才瞭望》2005,(3):35-36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森,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现状却不容乐观,固有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保留困难。如果这种情形不及时得到解决,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分析IBM、UT斯达康、强生医疗、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4,(2):18-18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特森,曾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人才对于一国经济和一家企业的非凡意义是决定性的。对于刚刚荣获2003亚洲“最佳雇主”的UT斯达康而言,其用人之道的精髓就是将员工的价值定位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8,(4):75-76
IBM“魔鬼”训练,为员工描绘学习蓝图,将素质教育日常化;西门子新人培训,帮你“导入”;老员工培训,心中有数;英特尔给新员工人情味的帮助和支持;微软打磨具有“微软风格”的人,重视技术培训;保洁全方位、全过程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掀起新一轮IT技术革命,Google.IBM、微软等ITE头都投入巨资研发支撑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在国内,曙光公司成立了成都云计算中心,浪潮发布了云海战略。但“云计算”的发展不仅要突破多个技术瓶颈,也要面对隐私权等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IBM公司何以能成为世界计算机巨子?记得,该公司副总裁罗杰斯曾说过一句话:“IBM是以顾客、市场为发展导向的,绝非技术”。这种说法自然有失偏颇,但却包含着一种实效的经营理念:服务就是品牌。该公司的口号是“IBM就是最佳服务”。他们视服务为企  相似文献   

6.
顾钱彬最近和IBM公司有过一次交手:他手下一个培养多年的优秀计算机专才要被IBM挖走。身为中远集团IT总监,他掌管十几亿投资,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总有后顾之忧。据他介绍“我们投资上百万人民币培养的人才,很容易被跨国公司用两倍或者更高的薪水挖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日益展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松下、IBM、通用电器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此入住,越来越多的“老外”涌入申城。2003年底,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上海涉外婚姻发生新变化,洋妞纷纷将爱神之箭射向“阿拉”的重大新闻。日前,记者专门走进“洋媳妇部落”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金秋10月。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咖啡厅一隅就我和邓凤山先生两人。邓先生是以美方筹委会秘书身份来参加第三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邓先生不等我提问——也许是“研讨会”那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吧,便不问自答。他说他1979年拿博士学位后到当时令人羡慕的大公司——IBM做磁碟机工作,不久就辞职了。“IBM公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公司,别人想进都进不去。你为何要辞去了IBM公司一职?”“是的,IBM公司不错,可我干得再好公司也是人家的,我觉得我的劳动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所以我就辞了。”有骨气!我看着腰杆挺直的他…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IBM 游戏软件这种教育资源进入幼儿园,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相互结合的特点,创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用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方式,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李波 《人才瞭望》2009,(11):70-70
进人大型软硬件公司是很多IT人的梦想.而这些公司通常都会以高素质人才作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保证.所以经常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面试题来考验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在网上流传着以下一份所谓的“IBM面试题”.被誉为“天才”面试题.看看你能做出几道。  相似文献   

11.
IBM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1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IBH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965亿美元。IBM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并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立于同行业的前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完全人性化的员工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2.
IBM高绩效的薪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BM公司有令人羡慕的名声,通常被认为是力量、成功和道德的化身。这与他们坚持贯彻道德规范,注重职场作风有着直接的联系。公司一再强调,每个职员的行为要符合高标准的道德规范,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IBM的座右铭是:负你应负的责任;公司的名誉在你的手中;必须按道德办事;公平竞争;合平道德;追求卓越;从商业实践和法律知识中寻找答案;慎重处理信息;不要自夸;不要欺骗;公平待人;不做场外交易;严格守密等。而要使员工行为真正得到这样的规范,则必须在企业内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以引导员工和指导他们的行为模式。为此,IBM采取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IBM的薪金管理非常独特和有效,能够通过薪金管理达到奖励进步、督促平庸的目的,IBM将这种管理已经发展成为高绩效文化(High Perfommce Culture),下面,让我们来解读IBM高绩效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日本,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以其超人的远见卓识和大胆的经营战略,仅用十几年的时间,便在竞争激烈的电脑软件营销领域开出了一片新天地,被人们誉为“日本的比尔·盖茨”。他就是“软件库”公司的创始人孙正义。日本人的盖美情结一个脸上长着些许雀斑,笑容可掬但不失精明的哈佛肄业生的形象,近年来一直在刺激着许多日本人的神经。一个问题时时索绕在脑际:为什么日本出不了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样的人物?40岁出头的比尔·盖茨,一手创办了微软公司,短短的十年时间一跃成为和IBM、可口可乐齐名的大公司,成为全球软件霸主。挖…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9日,宝洁公司和IBM宣布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价值4亿美元的全球协议,IBM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将为宝洁公司提供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服务。据专家预测2008年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800亿美元。现在,世界500强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正在使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IBM的几十年里,最感珍贵的是有机会与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人物一起工作,从中获益,并懂得如何容纳别人,知道山外有山,学会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同。凡事不干则已,要干,就干漂亮。在北京跨国公司圈子里,周伟先生历来有所谓的“铁腕人物”的声誉。不过,要是他一人走在大街上,人们准会以为他是一名大学教授,谁也不会料到,IBM对华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就是这么一位不显山露水、中等身材的人士。周伟先生说;“一个人在人生关键时刻,总要做出决定,是自己当老板,还是为别人工作。当你决定为别人工作时,就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才…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是一家拥有40万中层干部,520亿美元资产的大型企业,其年销售额达到500多亿美元,利润为70多亿美元。它是世界上经营最好、管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84年,紧握着20万元人民币的“筹码”,柳传志和10位同道者共同创建了联想公司;2004年,联想以“整合IBM PC相关业务部门”作为迎接企业诞生20周年的礼物。这是决定联想未来走向的划时代事件,在中国IT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也是影响全球PC产业版图划分的标志事件。作为中国企业通过收购西方同行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典范,联想的案例有可能永载史册,因为它证明了中国企业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向巅峰发起冲击;而这对于其他有志于挺进世界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成功案例—联想并购IBMPC业务(一)案例背景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总值17.5亿美元并购蓝色巨人IBM全球PC业务,成为继戴尔和惠普之后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上演了一幕“蛇吞象“的传奇故事。(二)人力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1.员工心理压力过重  相似文献   

19.
一、甄选具备潜力的员工 营运绩效好的全球企业所培育出来的高阶管理人才,常常会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这些人才通常担任新公司的CEO或总经理,负起振衰起蔽的职责。例如宝洁(P&G)、IBM、花旗银行(CitiBarlk)等企业,都被称为“培养高阶管理人才的摇篮”,由于他们培养人才有道,所培训出来的人具备全球企业领导人的宏观与气度。有领导团队挑战经营大环境的经验,在原来的公司也有优秀的表  相似文献   

20.
包择 《人才瞭望》2003,(8):31-31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每年投资于员工培训的费用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跨国公司IBM、施乐、摩托罗拉为例,每年的培训费用平均达到员工工资总额的5%—10%。国内企业,特别是IT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纷纷成立培训中心、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