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七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同时又指出:“……各地业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如何设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可由各地方、各部门  相似文献   

2.
统计管理体制与企业统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及对企业统计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在统计体制的某些方面曾进行过多次变革,但从整体上看变化不大,其基本表现有以下几点:(1)统计机构设置上,"国家建立集中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概括起来就是一条主线,二个系统.即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政府统计工作系统和非政府统计系统,其中以政府统计系统为主.  相似文献   

3.
宁淑转 《山西统计》2000,(12):20-20,24
企业统计工作按其服务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为政府统计机构和机关管理部门服务 ,按照政府统计机构和部门的各项规定填报统计报表 ,提供统计数据和分析说明 ,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二是为企业领导决策层服务 ,根据企业领导决策层的要求 ,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 ,并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预测。企业统计是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工作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如何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 ,如何发挥其职能 ,必然要求加快统计改革 ,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一、企业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府明责放权,“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客观上提出了必须进一步完善区级政府统计工作.作为区级政府统计,也只有通过及时准确地为区领导不断提供所需要的统计数据信息,才能为区领导的决策服务,才能为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服务,区级政府统计工作也才有生命力.我们认为区级政府统计必须根据当前形势和领导的要求,规范区级统计调查体系和调查方法,实行统计单轨制(即统一指标、统一解释、统一范围、统一上报、统一公布),运用自动化手段,建立客观反映区级经济发展情况的宏观和微观的统计数据信息库.在目前部分区级统计机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行区级政府统计自动化建设呢?我们谈谈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5.
一、判断式选择题1.《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A.对B.错2.我国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A.对B.错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A.对B.错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A.对B.错5.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  相似文献   

6.
第四条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统计人员。[释义]本条是关于统计体制的规定。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是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国际上的统计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集中型统计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国家的统计机构进行,其他各主管部门一般不负责统计工作,国家统计机构时全国的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一个农业国,所以印度的统计工作,以农业统计工作的历史为最长,经验也较多,但是和其他专业统计工作一样,全国没有统一集中的领导机构,统计方法制度也不统一,因此,在资料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统计管理体制问题是统计改革的根本 ,也是整个统计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瓶颈问题。为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计管理体制 ,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有必要对深圳市现行的统计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 ,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精练、高效和灵活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计运行机制。本文着重讨论地方统计 ,特别是区 (县 )级统计体制管理模式 ,加强区(县 )级统计机构建设 ,充实基层统计队伍 ,为深圳市今后推行在地统计构筑管理平台。一、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特征与缺陷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企业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企业的基层建立了规范的统计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0.
《统计法》中有关统计管理体制与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制的规定,对于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意义。《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什么是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11.
统计组织机构框架 《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政府统计系统主要由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一)政府综合统计系统 中国政府自上而下设置统计机构或者配备统计人员,构成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目前,中国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统计局)。在乡一级人民政府则主要由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来负责统计工作的具体协调管理。此外,国家统计局还直接管理着遍布全国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企业…  相似文献   

12.
《统计法》所说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统计机构的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以及一般的统计人员,他们是一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组织起来的队伍,是完成国家、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各项统计任务所依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运行已由“政府本位”转向“企业本位”,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因此,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重大变革.作为企业管理一个部分的统计,自然地应实现由计划经济统计向市场经济统计的转轨,其工作重心应由为政府服务转向为企业服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企业统计的改革未能跟上整个经济改革的步伐,陷入困境之中.“机构撤、人员减、地位低、人心散”是目前企业统计的真实写照.尽管统计界再三呼吁企业领导要重视统计,提高统计的地位,但根本症结不解决,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统计组织和统计机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适应国家管理、经济文化管理、企业事业管理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我国现行的统计组织是采用双轨制:一是国家统计系统(或称政府统计系统)。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凋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指导同级各部门和本区域内(包括中央和地方各单位)完成国家和地方的统计调查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局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统计局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  相似文献   

15.
沈为谦 《上海统计》2000,(11):35-36
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修改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在总则的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建立健全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国务院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尚处于初创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全国先后建立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统计年报、全国高等院校科技统计年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统计年报和“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统计年报等各项统计报告制度.为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管理快策提供了基本数据.但是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工整的科技统计指示体系,科技统计工作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因而各套报表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但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企业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账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太,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合理的企业统计机构、明确统计职责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本身,目标在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因而满足企业对统计信息需求程度是评价企业统计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再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 《统计与决策》2003,(11):45-46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体制的影响 体制不顺是造成统计失准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李宁高 《统计研究》1988,5(3):61-63
一、企业统计体制的目标模式企业统计管理体制是企业统计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解决统计信息失真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统计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综合型。即在企业建立综合统计机构,加强企业的综合统计。二是半集中统一型。即采用直插方式,把企业的综合统计(包括工业企业的车间、分厂的综合统计)集中统一管理,专业统计仍归各业务部门管理。三是集中统一型。即把企业的全部统计工作、全体统计人员、计量人员集中,统一由企业统计部门归口管理。我认为,这三种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模式,就是建立集中统一以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