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57-5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的积极回应和深刻思考。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突出体现;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是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和时代内容的坚实基础;"四个如何认识",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时代要求的进一步思考与阐发;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和执政意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时代意识的具体体现;发展教育、赢得青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现代教育事业提出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祝莉萍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2):7-10
"三个代表"思想属于它的时代.它是立足于世纪之交的国内国际背景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故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必须立足于时代的实际及其发展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自从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 相似文献
4.
秦谊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3)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论述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吴自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蕴含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规律性,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文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8.
周毕芬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16-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的理论概括。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内涵 ,是从哲学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概括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玉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9-8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创新是全面的和系统的。如果说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新成果蕴涵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社会发展进步规律的理性思考和深层揭示;是引导社会前进的旗帜和航标;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实践开拓、理论创新成果的升华与结晶。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DV时代"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79-86
DV的问世不仅降低了影像制作成本,也带来诸多工作上的便利,为影像话语权的下移提供了基础性条件.DV使专业影像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把"新浪潮"倡导的"作者电影"变成了真正的全球化的现实.DV的普及,将打破影像领域的贵族化传统,重新确立其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DV改变了原有的影像格局,使影像文化呈现出多种色彩交相辉映的态势,而"民间影像"往往"从最低的地方开始拍摄",普遍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关注.DV不仅带来了影像制作者、作品内容和传播途径的重大变化,也适应并进一步促成了影像受众的细分.由于数字视频设备的出现,胶片电影非实时的、单向传播的方式已被推进到了实时的、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在经济多样化、政治民主化、教育大众化、艺术通俗化的时代大潮中,影像艺术的平民化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王本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20-22,33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坚持与时俱进是理解和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同时 ,也才能提高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三个代表”的论断 ,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其中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穿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主线。对于高等学校 ,就是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全体师生员工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在促进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同时,可能对民族文学多元文化属性的固守及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抵抗性特质就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宗教文学在对民族精神与人类存在意义及其远景的终极思考中蕴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性,它在民族文学保持民族文化品格、增强自身文化免疫力以及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建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宗教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由此具有了重新评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后,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介绍了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行为,作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毛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6):58-64
高校课程思政有其生成的理论、实践和问题逻辑.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全面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要以挖掘思政资源为前提,以融入教学过程为基础,以增强教师意识能力为关键,以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及评价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吕有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焦点,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刻且富于创建性的。道家的“言不尽意”论经历了从老子经庄子到魏晋玄学的逐步展开、深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言不尽意”论在否定性的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某些辩证特征,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言不尽意”直接为道家的直觉方法和中国哲学的“负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白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
一战初期德国知识分子受到国内普遍的爱国热情,特别是城堡和平政策的启发,尝试发展出一套未来社会新秩序,来解决一战前国内的教会时立、宗教歧视、党派和劳资斗争问题.这个设想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改革,被称为1914年思想.1914年思想是德国知识精英对德意志独特道路的维护和诠释,是对西方自由、民主、博爱的否定.它推动了德意志民族主义和俾斯麦国家概念进一步朝极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长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4):73-77
全球化是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无法回避的客观趋势,它给文化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引起了多元文化不断地冲突与整合,整合的结果应是多元文化的趋同趋势,时代的任务就是对多元文化及其冲突进行整合,整合的方法应遵循"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