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8,(1):54-54
疯狂成语一天,小军在教室里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小军这样写道":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的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相似文献   

2.
刑继芳 《社区》2005,(9):52-53
我妻子有个姐姐在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化验室工作,姐夫也是该厂的工人。妻姐家有3个男孩,不知什么缘故,老大和小三耳朵先天失聪,不能说话。1979年春季,我到北安妻姐家串门时,第一次见到了老大小军,那年他11岁。小军悟性很强,性情比较文静、头发微黄,白皙的脸上透着稚气,一双不大的眼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望。见了我,十分亲热,比划着我不懂的手语。或许是我也有残疾的缘故(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所以对小军也特别理解和同情。1980秋的一天,妻姐突然来到我家,问小军是否来过?我和妻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了妻姐的叙述,才得知小军和5个聋…  相似文献   

3.
佳木 《新天地》2017,(9):6-7
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常委托他人代书遗嘱.代书遗嘱虽然看上去形式简易,但是因为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导致所立遗嘱无效的情况较为常见. 案例:代书遗嘱非立遗嘱人口述 刘先生与颜女士有五个子女.多年来刘先生夫妇二人一直与孙子小军居住在一起,他们原先承租的公房购买后,产权人登记为刘先生夫妇和小军三个人的名字.2012年,刘先生去世,因遗产继承问题,颜女士将五个子女及小军告上法院,要求对刘先生的遗产,即房屋三分之一的产权份额进行分割继承.  相似文献   

4.
正那天在网上与定居新加坡的同学小军闲聊,得知他准备买一套房,便问:"新加坡房子贵吗?你买得起吗?"小军回答:"若是买商品房,一般每平米2万新币左右,相当于每平米10万人民币,这种房子我是不敢奢望了。但在新加坡,只有15%的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房,而85%的新加坡公民都购买  相似文献   

5.
杨贞妮 《成才与就业》2012,(Z3):115-117
案例:数学课上,小军又呆呆地望向了窗外……开学已经两周了,这意味着小军正式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也已经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小军过得并不好——上学三天里有两天迟到;上课经常瞌睡走神,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情绪也很低落,两周里几乎没有跟同学说过话,整天独来独往,形单影只;回到家里,就关上房门,一头扎进网络游戏里,不玩到凌晨决不罢休。才入校没几天,他就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甚至连他的爸妈也已经被老师请来学校"做客"……  相似文献   

6.
正一次魏文侯找到扁鹊,问他:"我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个人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扁鹊脱口而出,问他:"我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侯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名动天下,他们两个一点名气都没有?"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病未起之时,  相似文献   

7.
小兵 《社区》2001,(3):51-51
我们家有私房五间,都在我父亲名下。我们家就父母和我三口人,前不久,我父亲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父亲去世后,母亲决定把那五间私房改到我的名下。请问,怎样才能把房子改到我名下呢?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4):63-63
买早点有三个人到早餐店买早点。第一个人跟老板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黄。”老板就照着他的话煎了一个蛋。第二个人也跟老板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白。”老板也照做了,但是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轮到第三个人,老板就不客气的问他:“你呢?你的蛋不要什么?”第三个人有点胆怯地说“:我……我的不要蛋壳……”毛毛虫两只毛毛虫正爬过草地,公毛毛虫跟母毛毛虫说“:让我们回家去,如何?”母毛毛虫说“:好啊!”这对毛毛虫回到了母毛毛虫家时,公毛毛虫却发现,母毛毛虫戴着结婚戒指。公毛毛虫说“:我不跟已婚母毛毛虫约会。”…  相似文献   

9.
一天下午,两名小学生从学校回家,在路上被两个歹徒劫持了.路人报案之后,引来了大批警察,穷凶极恶的歹徒在孩子的脖子上顶着黑洞洞的枪口,要求警察马上给他们准备200万元现金,否则就杀了两个孩子. 学校的老师很快也赶来了,认出那是一年级的小敏和三年级的小军.他们虽然住得很近,但家境却相差甚远.小敏的父母是外地来广州打工的建筑工人,而小军的父亲却是一家资产过亿的集团公司老总,母亲则是一家大医院的医生.  相似文献   

10.
四面八方     
《成才与就业》2013,(24):62-62
观点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近日,在"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馆长马未都谈起了阅读问题。在他看来,今人读书,可以吸取古人的做法,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柳叔     
村里的人都习惯称他“柳叔”。柳叔早年丧妻,硬是将三个孩子送进了大学,且都在城市有了工作。 柳叔逢事不爱张扬,这回不知怎地却走东家串西家,广邀众乡邻吃他的六十大寿酒。寿宴这天,村里的人早早来到柳叔家吃寿面,并遵乡俗送上一份寿礼钱。 傍晚,宴席开始,柳叔给自己斟上一杯饮料,领着从城里赶回来的三个孩子向乡亲们敬酒,乡亲们自然也集体举杯:“祝柳叔健康长寿!” 寿宴临尾,柳叔端起酒杯,流露出几分激动:“乡亲们,我柳叔九岁随父  相似文献   

12.
渔翁得利     
《可乐》2006,(9)
老科长退休后,局长宣布从我、老王和小孙三人中选聘一名科长。为争得科长之位,我们三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背后都是后娘打孩子——暗地里使着劲哩!局长生日那天,我拿不准送点什么东西好。老王隔桌献计:"送钱你没资本,送食品太俗气,局长喜爱花草,你不如给他买盆‘仙客来’送去,又高雅又喜气。"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听了老王的建议。中午,我捧着一盆"仙客来"刚进局长家,局长便起身相迎,笑嘻嘻地接过那盆花,把我拉进了屋里。那天,我喝醉了。我打心眼里感  相似文献   

13.
老不离伴     
大儿子、儿媳从国外来信,一定要我和老伴去探亲,而且怕一起去不放心这个家,建议我们轮流去。这可使我们老俩发了愁。不去吧,儿子、儿媳盼着,两人一块去吧,还真放心不下这个家。轮流去,每人半年,那就意味着两人要分开一年多,这对花甲老人来说简直太长了。 老伴说:“我出去,留你一人在家怎么办?”我说:“我把你的大照片放在写字台前,就像你还在我身边一个样。”老伴回敬说:“我是怕你得了‘空巢综合症’,等我半年回来,你又呆又傻的连我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朱迅 《可乐》2011,(1):24-25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家的三个女孩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我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相似文献   

15.
滕州是我家     
我是滕州人滕州是我家滕州养育我我要热爱她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活那么困难日子那么艰苦我从来都没有嫌弃过她滕州——这个贫穷落后的家十年浩劫的岁月是非黑白颠倒社会无比混乱我从来都没有背离过她滕州——这个破烂不堪的家二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年年立功受奖无论驻扎何处我都把喜报红花寄给她滕州——这个崛起腾飞的家解甲转业地方之后酷爱文化事业坚持业余创作我都用美好的诗文歌颂她滕州——这个富裕漂亮的家我是滕州人滕州是我家我爱我滕州更爱大中华滕州是我家@赵月明~~  相似文献   

16.
趁早恋爱     
《北方人》2008,(4)
一日下班回家,见林大姐在我家门口转着圈等人。林大姐是天津人,3年前随丈夫来到日本伊丹,附近中国人不多,两口子常带着儿子小龙来我们家玩,两家关系极好。看林大姐的表情,八成是有什么事要兄弟帮忙了。果然,林大姐紧张地告诉我:小龙早恋了。我一时沉默。说实话,早几个月我就看见小  相似文献   

17.
韩学忠 《社区》2012,(5):34
虽说天气寒冷袭人,但今年春节我过得很开心,因为我陪伴了十多位空巢、患重病老人过了一个欢快、喜庆的祥龙之年。大年三十中午,我端着自制的糨糊上门为绿景小区的三户空巢老人家贴春联。给第一、第二家空巢老人贴春联时都很顺利,可贴到空巢老人高民家时,浆糊结冻了,一粘一块,就是抹不上墙。没办法,我只好请老人帮忙倒碗开水化开,没想到,一搅竟成了一碗汤水,  相似文献   

18.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6月,我从上海市环境学校毕业。转眼间,我已踏入职场三年有余,这段时间的磨炼,使我感悟出了一些工作中为人处事的道理。切忌心浮气躁回顾四年的中专生涯,我过得很充实,没有留下一丝遗憾。中学时,老师、家  相似文献   

19.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允许他们每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  相似文献   

20.
初识魏荣元 1976年,我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17岁的毛头小伙子,来到密云县高岭公社农机修造厂当了一名工人。厂里的宿舍正在修建,我和几个新工人就住在村里孙大爷家的三间正房里。孙大爷老两口对人非常热情,尤其是对我这个离家20里地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