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魔幻现实主义设计手法在旅游环境设计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文章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概念与特点,多视角地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新现实主义"在旅游环境设计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 ,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 ,通过对鲁迅的“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 ,得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这种联系 ,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 ,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 ,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 ,更深地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3.
马尔克斯、莫里森、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都与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紧密相关。马尔克斯首先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推向世界,莫里森启用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书写了非洲裔美国人民的历史和现实境遇,莫言以中国化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呈现了民族"寻根"和世界文化的完美融合。三者都采用魔幻元素和各自民族现实结合的叙事策略,强化了世界视野下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具体而又准确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需求和社会理想倾向。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文坛的寻根小说,表现出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似的民族文化危机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都着重对民族特性进行了发掘、阐扬和批判。寻根小说明显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启迪和影响。但寻根小说存在既排斥西方文化又模仿魔幻现实主义,既否定“五·四”文学传统又不自觉地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等矛盾。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小说的经验表明,民族性不排斥向外借鉴,民族性并不是死守传统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拉美文坛并轰动世界的现代派文学流派。由于其民族与文化的多元性,加拿大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除跨文化这一特征外,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还由于其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历史印迹而富有后殖民主义特征。此外,加拿大文学起步晚却发展快,加拿大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不懈展开的实验性探索又赋予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特征。论文在概述魔幻现实主义和剖析加拿大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基础上,归纳出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三方面的显著特征,并进而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是成功的,尤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而著称。它也同样成为美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趋势。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威廉·肯尼迪在他的代表作《流浪汉》中充分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艺术手法,本文就这一艺术手法的表现与成因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魔幻现实主义的出现为世界文坛带来了一股清风,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奖以来,魔幻现实主义以势不可当之势席卷世界文坛,也给中国的文学发展带来了异样的光彩。西藏以其独特的优势使魔幻现实主义之花在高原绽放,吸引着汉族作家将笔伸向这块广袤、神奇的土地,谱写一首首异域者眼中的西藏魔幻现实主义之歌,它们又以内涵的独特、描写的特别相互区别,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 ,它突出地体现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作品通过塑造非凡超常的人物形象 ,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 ,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 ,将现实与非现实融为一体 ,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地区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使人从审美中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荒诞真实感  相似文献   

9.
魔幻现实主义是起源于拉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主要特征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描写,却又不损害现实的本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宠儿>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美国黑人文学相结合,通过叙事时间倒错和视角转换、夸张怪诞的写作手法以及多种神话原型的运用等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塞丝和宠儿等复杂而又丰满的艺术形象,完美地展现了魔幻现实主义令人震撼的艺术特色,为读者重现了黑人沉重的历史与灰暗的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种族歧视的罪恶及其对黑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使<宠儿>成为黑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外国文学新潮中,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九六七年,“魔幻现实主义之父”、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九八二年,魔幻现实主义的另一位奠基人、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再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总发行量达一千多万册。在我国,《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对一些作家开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