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十月,李白研究会在诗人幼年生活过的地方—四川江油县宣告成立,并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李白生平、经历的研究 李白的诗歌流传很广,但诗人的身世的许多方面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谜”。例如,李白的出生之地有西域、陇西、四川、山东、金陵等多种说法,迄今尚无定论。在这次  相似文献   

2.
李白,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以其丰富的生活经历、独特的思想感受,用一支雄奇怒放、妙笔生花的如椽之笔给我们留下了近千首优秀诗篇,实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自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以后,研究李白诗歌的各种诗话词话,可谓汗牛充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历来研究李白的文章,言其艺术性者多,论其思想内容者寡;纠缠于某一篇文章者多,整体研究者少.而对李白乐府的研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有感于此,本文欲结合李白对汉魏乐府民歌的继承发展,简单分析一下李白乐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论李白诗歌的法度康怀远唐代诗人李白,性格畅朗,思想解放,其诗天马行空,不拘声律,不主故常。然而,李白的诗歌,也遵循着一定的准绳、规矩和法则,与其他诗人的不同处在于他活用法度,游刃有余,以容为之,没有成为法度的奴隶。研究李白诗歌的法度,对于进一步探求李...  相似文献   

4.
李白作为一位“光焰万丈长”的伟大诗人,並不是蜚声政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但是,实事求是地探求他的思想,对于研究其人和诗歌是大有益处的。关于李白的思想,目前学术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拙文试就比较流行的说法提出商榷,並不揣谫陋,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刘翠湘 《船山学刊》2009,(3):156-158
李白与惠特曼是两个伟大国度的伟大诗人,他们是中关文学的双子星座,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地位。李白与惠特曼诗歌中都洋溢着一种盛大的国家气象,前者表现为盛唐气象,后者表现为美国气派。布衣感与草叶精神分别是李白、惠特曼的重要精神符号,也是他们诗歌的灵魂。李白、惠特曼都有着恢宏的宇宙情怀。宇宙情怀使李白、惠特曼的诗歌境界辽阔,气格高迈。  相似文献   

6.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诗人气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怀远 《甘肃社会科学》2003,(4):123-125,143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参与政治,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李白从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史之乱期间李白从政,以作李磷幕僚始,判长流夜郎终。历时虽短,却是李白一生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封建社会,论者各执所据,或说李白助璘为逆,不足为训;或说李白被胁入幕,身不由已。解放后,对李白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这个问题上依然众说纷纭。分歧在于对李璘事件性质的认识:一说李亨、李璘是王储之争,无谁正谁逆可言;一说李璘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挑起内战,咎由自取;独郭老的《李白与杜甫》认为李白从璘东下用兵,为的是北上抗敌,结果反成李亨阴谋的牺牲。至于对李白从璘的思想动机,上述诸家的看法却是一致的,认为在于平息战祸,统一祖国,因此无可厚非。为廓清事实,以有助于全面地认识诗人李白,笔者仅就管窥所得,对李璘事件的性质及李白从璘的思想动机浅作辨析。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许多论者都喜欢用西方文艺理论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来评论古代作家。于是,李白被划为“浪漫主义”诗人。许多年来,对于李白的诗歌艺术,常常囿于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强烈的主观色彩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评论方式对于揭示李白诗歌艺术个性,是很不够的。笔者试图从我国古代诗论家和现今西方文学评论家所云“意象”角度,来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意象是诗歌创作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诗人特定的意旨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诗实际上是由声律和意象组成的。而  相似文献   

9.
李白《关山月》诗之源流所自,《李白乐府探源》一文曾作过探讨,谓此诗乃“拟齐梁体”,且举齐梁诗人所作《关山月》诗句数例为证。本文则进一步认为,《李白乐府探源》所举之例,可视为李白《关山月》诗之远源;而其近源,当为初唐诗人崔融之《关山月》。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现将两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两人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李白与杜甫是我国诗坛出现的两颗永远闪耀着光辉的明星。不可否认,他们之间不论在诗歌风格、艺术技巧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别,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互相排斥,互相倾轧。《全唐诗》所录达二千多家,诗歌近五万余首,象李白、杜甫这样负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不下二十余人。正是由于不同流派并存,互相尊重,以致在诗歌艺术创作中表现了空前的“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从今天看来也是  相似文献   

11.
思乡是唐代诗歌表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不同诗人的思乡诗所流露出来的思乡情结也有所不同。本文着眼于李白的思乡诗,力求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追求、思想影响几方面探讨出其乡愁的特点,揭示出乡愁对李白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白传说故事评说何念龙在我国历代诗人中,恐怕没有哪一位能象李白那样留下许多和他相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它们广为流布,为人乐道,有的还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以至在今日的电影或电视屏幕上不时看到李白的形象。研究这些传说故事,揭示其真实意义,可以使我们...  相似文献   

13.
崔颢和李白同属盛唐诗人,但在诗名和成就上,崔与李非为“同级”,难能相比。然而有趣的是这二位却终于要“比”了,并且发其端者竟是号称“诗仙”的强手李白。这就是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李白与崔颢拟诗较才的佳话。 原来,青年诗人崔颢在游武昌黄鹤楼时曾题下一首名为《黄鹤楼》的诗,诗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4.
李星 《殷都学刊》2001,(2):79-81
李白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此期由于经济繁荣,政策开明,各种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李白的思想也不再是单一的儒家思想,而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在他人生不同阶段,分别受到了道家、佛家、纵横家等多种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思想显现出一种复杂性.基于此,使李白产生了一种永久的个人魅力,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最喜爱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几首释家题材诗歌加以解读,进而论证“出于道”的李白也是“游乎禅”的;再通过对李白平生佛教交游及相关诗作的回顾,得出佛教思想对李白精神世界曾起到一点调节作用,但远未能成为他认识世界、改善自我的终极皈依之结论。  相似文献   

16.
关于李白的先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家世是个千古之谜。李自自称出自汉代陇西飞将军李广之后(见《赠张相镐诗》二);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李自传》都说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但自北朝至初唐一段的先世还是空白的。近来有人提出说李白是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支的后裔。也有人认为李白的先人  相似文献   

17.
李白在四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白在四川研究综述(1949─1993)王辉斌方兴未艾的区域性李白研究,是建国以来李白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所谓区域性李白研究,是指研究者截取李白在某一主要生活地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综合性课题,它包括对李白在这一时期的生平、作品、思想等多方面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了清朝王琦编纂的《李太白全集》。这本书共收入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文 1110 篇,其中诗歌 1048 首。在这1048首诗中,可以认定是描写女性的诗篇有103首,我们将它们称为“李白女性诗歌”。这些诗大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比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女性的诗歌的比例要大许多。李白女性诗歌不但多,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读者公认的。这本唐诗选集名为 300 首,实选唐诗307 首。在这 307 首中,李白的诗有 25 首,其中有 13 首是写女性…  相似文献   

19.
诗人李白以其独立特行的方式表现了一种骄富贵、轻王侯、抗志尘表的傲岸精神 ,成为中国传统“布衣意识”的典型代表。本文就李白所表现的“布衣意识”及其人文精神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74-78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生前尽享世人的至高赞誉,而其身后却屡遭贬抑,这与宋代对李白诗歌的接受有直接关系。宋人从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进行了评价,高度赞扬了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但同时,宋人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批评李白诗歌思想内容及其人品。李白诗歌在宋代受到贬抑的主要原因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诗歌道德负荷作用的过分关注以及受到内敛稳重的文化性格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