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法拉比在伊斯兰哲学史和欧洲中世纪哲学史、柏拉图经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理论进路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法拉比的定位也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学者以及几代接受西方教育的穆斯林学者,大多不自觉地采取单一的"西方进路"来研究伊斯兰哲学史。伊斯兰哲学研究中的"伊斯兰进路"(Islamic Approach)恐怕是当前最为亟需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史,不是在某一个国家中独立产生和发展的哲学史,而是欧州各国共同产生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在研究西方哲学史时,不能囿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要将各哲学家或哲学派别放在广阔得多的西欧这个基础上来考察。这种研究方法诚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各国的哲学史又有其自身的传统并形成自身的特点。就以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来看,英国哲学的传统是经验论,具体表现是从英国唯名论到英国经验论;法国哲学的传统是怀疑论,中世纪有阿伯拉尔的怀疑论,文艺复兴时期有蒙台涅的怀疑论,十七世纪有笛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通常将迄黑格尔为止前的理性主义称为古典理性主义。本文通过研究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理性主义的具体表现,阐述了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内在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4.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我国以往哲学史研究中较薄弱的一环.这个阶段所以不被重视,客观上是由于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的绝对统治,禁锢了哲学和其它科学的发展,哲学成了被扭曲的神学的补充物.加上现存有关中世纪哲学资料的不足,给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是事实.但中世纪哲学作为整个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环节,从时间上说,又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仅此一点,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何况基督教至今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被广泛传播.而以复活中世纪托马斯主义为旗帜的新托马斯主义哲学,更是活跃在西方许多国家.因此,加强对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一时期哲学领域内的论争,其现实意义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一、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开展西方哲学史研究应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学术领域里西方哲学史研究事业获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学界所周知的;实行改革开放,掀起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高潮,显然又使得西方哲学史研究面临种种新情况.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西方的一切都感到有兴趣,他们希望了  相似文献   

6.
伊本·鲁西德(Iba Roshd,1126—1198)即西方人所称的阿威罗伊(Averroès),是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史上也是重要哲学家,是沟通东西方哲学的关键人物。这里所论述的是其认识论和对西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特殊性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探索中国哲学史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步骤。基于此一认识,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特点,作初步的探索。和欧洲古代、中世纪哲学史相比较,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开展西方哲学史研究应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学术领域里西方哲学史研究事业获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学界所周知的;实行改革开放,掀起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高潮,显然又使得西方哲学史研究面临种种新情况。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西方的一切都感到有兴趣,他们希望了解、研究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包括作为西方文化核心的西方哲学及其历史。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面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西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挑战,又对社会科学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会科学各领域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这中间,它自然地也要求西方哲学史研究能促使我们科学地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末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这些成就理当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编写一部能系统反映西方哲学史研究成果的专业教材。它不但要求编撰人自己对西方哲学有精湛的研究,还要博采众长,反映出公认的新成果。由李武林、谭鑫田等编的《西方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就是为综合大学哲学系提供的一部较有特色的专业教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西方哲学史的自我理论发展线索 ,探讨了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康德综合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代欧洲哲学自我理论 ,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时代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跨越近代 ,把哲学发展推向了现代。  相似文献   

11.
填空补阙创制新猷─—读《基督教哲学1500年》江立成熟悉西方哲学史研究现状的人都会感到中世纪哲学研究之薄弱,不但国内可利用的已知的资料稀少,而且很难从这些资料中揭示出与以前的古希腊哲学和以后的近代哲学相联系的哲学问题。讲到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好像只有...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所研究的问题本身也具有永久的意义。这些作用和意义,随着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究和努力而逐步显明出来: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被误解和遮蔽的东西得到了正本清源,中世纪哲学的性质和基本问题被人们适当地理解和揭示,它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和作用获得了合理的和正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中世纪哲学本身作为某种自足的思想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尊重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 所谓哲学史,是通过一系列普遍性的概念、范畴表现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认识的发展史。如何确定哲学史的逻辑开端,是建立一个科学哲学史体系所必需解决的课题。但我国的哲学史界对这个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充分,当前流行的一些西方哲学史教科书对此交待得很少。在马克思以前,黑格尔是对这个问题作过深刻研究的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基督教哲学的对象、性质和意义。说明2至16世纪这1500年按哲学史分期的恰当标准应归属于中世纪。中世纪哲学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是公教会的意识形态,在此意义上可等同为基督教哲学。研究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是走向成熟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史: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着多种检机哲学史的方法。在我国,哲学史研究的成果之所以千篇一律,因为人们都使用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分的检视方式。应当看到,这种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使用过程中被简化、肤浅化了。本文提出了新的检视方式,即把哲学史理解为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并以西方哲学史为例,论述了这种检视方式的可能性以及它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 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气氛太沉闷了!对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这个既成事实本来可以仁智各见,百家争鸣,但长期以来我们从一个框框、一条线索去框、去套哲学史。立体的哲学史变成了平面的哲学史,多线索的哲学史变成了单线索的哲学史。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看待哲学史的方法,以期在平静的“湖水”中激起几圈涟漪。  相似文献   

17.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经有了近七十年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也有四、五十年了,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却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回顾七十年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照搬西方哲学史的模式,是中国传统哲学特点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四前后,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潮冲开了中国旧思想的大门,志士仁人纷纷向西方寻求真理,追求新思想、新方法。在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胡适于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开启了近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的西方哲学史研究陷入了一种主导模式,即认为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世界观胚胎、发生、发展的历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只有唯物主义才有某种合理性和进步性,而唯心主义则必然是反科学的、反动的。这其实是前苏联教条主义哲学史观影响的表现。本...  相似文献   

19.
反思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对推动哲学摆脱徘徊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就是运用反思手段确定起哲学的第一原理,对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樊篱,开创哲学研究的新天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反思哲学作为西方近现代哲学研究的一大课题,已经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探讨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对反思哲学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反思哲学”无疑是有益的。一、反思的肇始──我思从哲学史来看,反思的概念是与哲学本身一道产生的。最初人们只是在光学意义上去理解它,是指镜面反射光线的活动,即在镜象中映现出对象来。对象和…  相似文献   

20.
究竟怎样评价中世纪文论,这个问题长期以来竟把我们许多著名的西方美学史家或文论史家们逼到了一种尴尬的两难之境:肯定之,实在“看不出”中世纪有多少“够格”的文论货色;否定它,又难以回答,何以希腊罗马辉煌文艺的传人们,竟能在长达千年的漫漫时期内,完全失去了美感,停止了对文艺的思维。这种两难之境“挤”出了两种办法:一是“公允”地、“宽容”地对待中世纪,努力搜求合乎“标准”的材料,承认其或多或少涉及到文艺的言论,但却不敢驻足,而用黑格尔演讲中世纪哲学史的方法,“穿七里靴尽速跨过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