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批转(转发)性通知”是机关公文中最常见的一种通知类型,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有时也用于转发上级机关领导的讲话)。据笔者统计,它一般占机关公文总量的40%左右。可见,写好“批转(转发)性通知”对于做好机关公文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韩雪松 《秘书之友》2009,(10):27-29
在行政机关的公文写作实践中,针对“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请示”,收文机关采用“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批复”作答是惯常做法,“请示”和“批复”一直被认为是13种法定文种里关联度最高的两个文种。但是,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公文的撰制也会随着机关行政事务的发展而变化.以满足新时期公务处理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签发公文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由此可见,签发公文是领导的重要职责,只有经领导签发的公文才有法定效力,否则,不能生效。  相似文献   

4.
发文字号常见病误分析及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发文字号的编制均有明确规定,即“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相似文献   

5.
公文是伴随国家政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国家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式。”公文在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承担着策令传递、信息沟通、领导指挥的领导作用,与领导及领导工作联系紧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协法》)第六条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很明显,请示的主送机关是上级机关,行文的目的是要上级机关答复其请示事项。那么,上级机关应以何文种答复呢?《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可见,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只有上级机关才有权以“批复”答复。然而,上级机关有时不以机关名义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而是授权其办公部门或所属职能部门代为回复。于是,在公文实践中回复请示时出现了三个文种,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例一: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安庆市部…  相似文献   

7.
一、公文时效性概述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任何公文都是有时效性的。所谓公文的时效性就是要求受文单位一定时间内必须按其要求遵照执行的效力。为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还特别规定“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相似文献   

8.
“公文”一词最早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赵俨传》:“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上下欢喜,郡内遂安。”公文是世界各国政府机关处理行政事务的工具,用来传达上级机关的行政意图、政策、法规,反映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与平级机关交流、沟通和商洽工作。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公文,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规定:“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者给予答复。”由于这一规定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以致在处理、答复上行意见中造成了混乱,影响了公文效用的发挥。因此,规范处理与答复上行意见的方式、程序,是实现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迫切要求。笔者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就上级机关如何处理、答复上行意见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领导意图,是指领导个人、领导班子或领导机关,在指导某一团体或组织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下达的命令、指示、决定、交办意见等。文秘人员要写出高质量的、符合领导“口味”的公文,就必须准确理解、把准领导意图。  相似文献   

11.
安忻 《秘书之友》2007,(1):23-25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检视一下各种公文写作类书籍,大都对“决定”文种前两方面用途的介绍比较详尽,而对“变更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用途写作论述不多。在实际工作中,当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时,必须通过制发变更和撤销性“决定”予以纠正或制止,这种决定直接体现着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和管理,体现着上级机关的慎重决断,是一种重要的下行文。因此,变更撤销性”决定”的写作一定要规范,以体现上级机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决定”果断、简明并适当讲明道理的特点,让当事的下级单位乐于接受并自觉执行。但从笔者看到的有关书籍中所列举的变更撤销性“决定”范文来看,有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并不规范,选用者却没有指出并加以评析,这就可能误导读者。笔者试对这一类型”决定”的规范写法和要求进行阐述,希望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2.
《军队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起草公文应当做到“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完整准确地体现上级意图”。为此,机关拟稿人员在动笔前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上级的发文意图:对总体性意图要始终遵循,对具体性意图要灵活执行;对明示性意图要如实贯彻,对暗示性意图要心领神会;对确定性意图要坚决照办,对非确定性意图要完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在行政公文中,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起的是一种下情上达的作用。“工作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的指导与监督、为上级机关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提供依据;“情况报告”用于向上级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汇报重大事件和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专家答疑     
问: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写好转发类通知的标题? 答:转发类通知含有: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与印发(发布)本机关公文的通知。这类通知的标题与一般公文标题不同,一般公文标题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作者)+内容(事由)+文种(公文名称);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当中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文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对"请示"这一文体研究的应用文书籍和论文也不少,基本都强调了要写好请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公文写作的工作量很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言简义丰的目的,往往会使用一种比较简略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缩略语。201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与该条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2.4发文机关标志”中作了同样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新增了一个文种——“意见”,明确其适用范围为“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这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的。作为公文中的“意见”,不同于一般含义的意见,如下级给上级提意见,同志之间相互提意见等,它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免不了经常撰写各类公文。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能力素质。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秘诀可用,非得下苦功夫,乐当“苦行僧”,善打“持久战”。  相似文献   

19.
<正>撰写公文,是各级领导机关经常性的业务工作,也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公文写作,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只有严把每个写作环节,才能产出高质量的成品。一、明确方向,把好素材整理关公文写作必须以充分占有材料为基础。上级精神、首长意图、文件规定、工作实情都是公文写作必须具备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公文代表着一个机关的形象,公文的质量决定着它发出去之后的效果。在一个发文过程中,审核工作贯穿始终。尤其在办公室的公文审核把关方面,审核就像是签发前的“助攻”,它既有各方面的综合,又有技术上的深度,同时又涉及不同专业的知识。这些都突出表明了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党政机关有关公文的处理条例内容很多,其中一个亮点是:文稿在领导签发之前要经发文机关的办公室审核。这一条有很大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