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略论网络舆论及其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的利远大于弊,其存在有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网络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趋利避害:政府应以“以法治网”为根本,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网络舆论的表达;对网民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从技术层面对网络舆论实行有效把关;强化主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在动态中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3.
林凌 《东方论坛》2012,4(4):62-68,73
遵循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是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效果的基本原则。必须转变强行管理观念,避免简单删帖、网下抓捕等行为,消除网络意见对立。坚持以受众为中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全面服务网民。基于网络技术特性,创新网络管理观念,兼容并包,实现网络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舆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网络的匿名性、随意性等特点也给网络舆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群体极化现象在中国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其成因有个性化传播带来的信息过滤、群体盲从和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论已成为新时期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工作尤为重要。针对高校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开辟渠道、建强学生骨干网络评论员队伍、提高网络舆论管理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舆论表达成为常态,网络成为主流媒体强化正面宣传、引导舆论走向、进行舆情治理、传播主流价值的核心阵地。人工智能驱动网络舆论生态中舆论主体、客体、环境及规则的全面变革,引发了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的逻辑转向,即引导理念上从“用户本位”到“场景为王”,运作机制上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关系”的双向融合,技术路径上从协同引导到智能化治理体系的建构,效果评价上从工具理性到工具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舆论主体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传统的舆论学视野中,舆论主体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第一,他们在舆论调查中是集合的,但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是分散的;第二,公众的构成是变动的,会随社会结构的变化,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出现、消失而不断重新组合;第三,按照一定的规则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与本来意义的自在公众是有区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舆论主体界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YOU时代中,网络舆论的批评权力开始从机构向个人过渡,长尾进入主流。网络舆论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为此,政府就必须建构网络舆论管理体系,以此正确认识和引导网络舆论,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9.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制度建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价值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舆论观和舆论传播学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为其提供重要条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为其提供了基本保障.当前,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绝对领导、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天  唐一睿 《国际公关》2021,(12):100-102
当下高校校园内部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校园网络作为高校接受思想文化信息的主阵地,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校园内部凸显着强大的舆论功能.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引导理念方式陈旧落后、工作思路不清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舆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如何运用网络教育的现代教育手段,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引导大学生的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以重庆大学民主湖论坛(民主湖BBS)为例,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调查与研究,对当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方法和策略,从实践探索的角度,为高校网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发泄情绪、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的新情况给高校学 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从而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以实际案例为 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网络舆情引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发泄情绪、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的新情况给高校学 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从而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以实际案例为 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网络舆情引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兴起,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工作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的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一直致力于探寻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网舆论引导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坚持政治家办网站思想,将引导舆论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凸显鲜明的网络特色和独特的人民网特色。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是目前外语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讨论在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同时.结合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了正确对待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注重教师指导作用,体现情感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传媒发达的时代,社会舆论变得非常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在公众之间引起较大的舆论波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使各地政府普遍处于“超载运行”的状态。当利益格局分散、社会矛盾增多时,社会舆论就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加强舆论引导,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面对转型期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建构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工作的题中之义,是新时代培育担当时代大任的有为青年的必然选择。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文中简称CNNIC)从2007年至2015年发布了7次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专题报告,为深度挖掘和总结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我伦理是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是开放的自我观下的自我约束。其构建的逻辑起点基于人有自我救赎的主观需要,人有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有主体实现的内在要求。构建目标则指向于自我实现的满足,真实人性的再现及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应从明确网络伦理的责任主体,继承现实社会伦理的精髓,建立"慎独"的道德自律,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植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强化网络主体的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9.
BBS传播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BS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的形式,日益成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外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探讨BBS传播的舆论形成和传播角色变异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阐明了BBS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整合性、互动性、针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