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进入到经济领域分析市民社会,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探索人类解放的路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劳动解放思想,不但把异化劳动作为劳动解放的动因,而且指出扬弃异化劳动是劳动解放的途径。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依然是人谋生的手段,促进劳动解放,推动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仍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对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思想大体贯穿于以"异化劳动"批判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活动"为核心的一般形而上学批判以及以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阐明等论述中,其核心要旨在于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与人的自我对象化、自我创造活动的统一,它表征了人的存在方式。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蕴含的劳动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利民 《兰州学刊》2006,3(12):7-10
马克思的哲学是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即它是对传统哲学中概念演绎和形而上想象的突破;而生活世界就是人的现实的物质生活本身,它构成了现实的历史过程,历史是惟一的,那就是人的自我生成的历史,全部形而上学都将随着人向人的复归而终结,一切技术都将成为对真理的解蔽,一切都是为了人而人化,天国的梦想和尘世的命运成为人自己的命运,历史之谜就是人对人自己的确证和获得。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讨论的内容,今天,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当代世界,理解其中人的本质,仍需要返回马克思这一经典著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近代哲学的革命是全方位的,伦理学是其中重要方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社会存在和实践(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角度解答人类精神生活之谜,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关于道德起源的唯心主义内省论和自然主义理论的对立,不仅在基本理论上回答了伦理的性质和变迁问题,而且揭示了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冲突的根源,最终开创了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社会革命伦理学之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考察了在一种复调语境下出现的人、社会和历史这三重维度的真实意蕴。由于忽视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关系,马克思此时的经济学研究以一种经验实证主义和经验历史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人、社会以及历史,然后又以抽象人本主义对现实中出现的异化状态加以批判。根据此时的理论逻辑,马克思尚无法在一个现实基础上将这三重维度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长期的现实运动,只有扬弃私有财产、解决劳动异化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走向最终的和解,人类才能在本质上得到解放.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特征和现实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早期考察自由问题的视角,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开始转向人本学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下的"劳动"。这一转变是马克思哲学逻辑展开和世界历史思想发展两条线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哲学逻辑展开而言,马克思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到超越黑格尔"国家-市民社会"理论,关注到劳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从世界历史思想发展而言,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形态的改变看到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凸显,深刻认识到劳动与资本的张力关系是终结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动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逻辑和历史两条线索的发展说明,劳动是解决自由问题的现实基础,是马克思后期形成科学唯物史观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思想演变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里程碑地位,它既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又是马克思思想演变关键期的一个重要拐点。《手稿》的写作表明,马克思的理论触角伸向了经济学领域,这一转向是由马克思遇到的“物质利益”难题、他所发现并揭示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宗教批判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解构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修辞的政治经济学等因素促成和要求的。从“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为归宿,构成《手稿》的基本旨趣。《手稿》的内涵极其丰富,但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主要在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初创、“劳动异化”及其历史地扬弃的实践性的阐释、共产主义及其实践唯物主义性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9.
人与类的关系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尾的主要线索。马克思根据人与类的统一和分离,从哲学的角度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非人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阐述了人与类真正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早期文本.在该文本中,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这两重视角出发来解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第一次用经济学的思想阐释生产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对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的理解.所以《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是马克思首次集中对共产主义这一思想主题的经济—哲学阐释,这为后来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认识《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货币对于现代生活世界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货币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过对本书中马克思"货币异化"阐释进行文本梳理,对其"货币"问题作出理解,进一步分析了货币异化所引起的资源浪费以及新经济时代的货币异化。  相似文献   

12.
在《1844年手稿》创立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Ⅱ中,马克思从生产、生产者的物相化力量、事物性的创制出发的劳动产品分析,明显不同于《穆勒笔记》中的主体际关系的交往异化构式,也异质于从主体需要出发的劳动异化构式Ⅰ。然而,青年马克思此时的构式逻辑仍然是隐性唯心史观的人本主义价值悬设,在他眼里,劳动应该是属于工人自己的生命实现出来的主体活动,但它却异化为属于他人发财致富的他性活动,所以,扬弃异化,废除劳动颠倒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私有财产,就可以达到复归人的类本质的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建国60年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翻译出版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目前为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出版了一个<选集>版、两个<全集>版和四个单行本.当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主要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1980年以后,研究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文本结构、异化理论、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谦  王思鸿 《中州学刊》2014,(3):120-12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深刻转变,取得丰硕的思想成果。从"物性"到"感性",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从抽象人到现实人,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马克思开始由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马克思此后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而不是与之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16.
共产主义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问题,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和对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从抽象、理想化的"人"及"人的本质"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问题的,因此《手稿》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著作.笔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根本性质疑,认为《手稿》历史观的真正出发点,不是抽象、理想化的"人"及"人的本质",而是感性、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正是以劳动实践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来说明社会历史问题的;劳动实践的观点,是理解《手稿》历史观及其理论实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张雪飞 《理论界》2009,(1):28-29
本文探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形成中的地位;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对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了丰富的人学思想,无论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本质的探讨,还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追问,都是马克思对人的生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内容并不完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主线的。它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以异化劳动为突破口,以共产主义为手段和标的。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