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迎生  李文静 《河北学刊》2012,32(4):111-117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落实中央“住有所居”的重大举措,对控制高房价、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当前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背景及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进行科学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及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障性住房建设本身并不是进行房价调控的手段,而是满足国民基本住房权利的内在需要。住房改革以来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中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统一的政策体系和系统的法律支持,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发挥相应的社会作用。国家应从完善基本立法的角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管制度、基础住房信息数据库、建设模式和预期管理等问题,将保障房建设引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对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无论从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还是从城镇住房保障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都需要对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应该是系统性的,需根据高公平、高统一和高效率的基本原则,按照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以破解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为重点,明确城市地方政府的责任,确立公共租赁住房的主导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坚持租售并举、配补并举、阶段递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起分层、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最终构建起公平、统一、高效的新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住房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然而,中国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上热情不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日益强烈。此外,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困难和建设监管薄弱等问题突出,保障性住房的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应该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加大社会资本对公租房、各类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投入力度的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现代化管理服务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保障性住房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短板,削弱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实效性。应当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多方面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政府各部门的职权,利用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完善在住房保障的信息管理、准入退出、监控制度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住房保障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居民住房保障问题不能仅依靠市场去解决,中央及地方政府必须承担住房保障责任,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地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的利益.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地方政府落实中央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举措.然而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注重考虑局部经济利益,忽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形成了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央政府的政策收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政府是否采取积极的履责态度.文章运用"智猪博弈"模型解释上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厦门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有效提供"课题研究报告的摘要.作者首先描述厦门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说明当前厦门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提出以政府大力培育公民社会,改变单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以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平等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多中心治理"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新格局为核心的总体改革思路;并从职能定位、体制创新、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改进四个方面.提出厦门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前期建设轻后续管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中较普遍的现象,这样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挤压后续管理资源,造成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成为政策实施的短板。其原因在于认识误区和体制性障碍,使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存在交易风险成本的规避和契约不完全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建设"作为显性可量化因素,易于被契约所明晰,"管理"虽复杂却难以量化。为此,通过契约的完善增大投机成本破解机会主义行为,以政府补贴企业、企业代理政府实施管理来降低后续管理的交易成本等手段,可破解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中重前期建设轻后续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续发展的"生命线"①。为了实现住房保障分配结果公正、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善用的目标,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在逐步完善准入分配制度的同时,健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退出机制,在"入口"和"出口"两个环节加强管理,履行地方政府责任,最终实现制度创新与社会公平理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会不断增长,因为结构以及资金和财政负担等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出售会成为必然的选择。保障性住房的出售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性住房出售的目标、原则、阶段安排、房源、对象、主体、方式、价格、收益分配、程序、管理,明确这些问题是制定科学的出售政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12,(8):116-117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宝安区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住房保障职  相似文献   

12.
谢恒  董墨菲 《河北学刊》2012,32(2):218-220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本文对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一 《学术探索》2014,(11):56-60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矫正市场失灵、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步入制度化轨道,形成了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在内的不同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仍存在着性质不清晰、供给主体单一、竞争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从根源上来看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分依赖政府力量,而未能发挥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后果。本文认为应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借鉴国外“市场——救助”“市场——福利”和政府有限管制等典型模式的经验,从供给层次、监管机制、融资渠道等方面全面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实现住房保障体系的有效供给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南方论刊》2012,(8):I0015-I0016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宝安区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住房保障职能部门宝安区住宅局严守质量关和廉洁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保障性住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应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主体,并应以财政和税收作为筹资的主要工具。而弥补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的主要突破口应在于对现行财税体制的改革。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住房保障的财政补贴模式及相关税收政策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吕萍  李文璐 《理论界》2013,(11):149-152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作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城镇住房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呈现产权式保障向租赁性保障过渡的趋势.本文分析梳理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根源,在对两种保障供应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理性面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提出差别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思路,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型期住房保障制度评析——社会公正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以来的建设和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投资比例过小,保障性住房供需严重失衡;保障对象甄别制度设计滞后,保障效率低下,保障对象有些错位;政策监管严重缺位;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非预期的结果",政策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原因归纳为四个层面:理念层面、法律效力层面、制度实施层面和社会阶层结构层面。应该构建一个公正、合理、有效且可行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贾淑军 《河北学刊》2012,32(3):188-19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中国住房保障工作的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在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需求方建立基于居民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需求量模型,从供给方建立基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给量模型,估算出重庆市2012年保障性住房支出合理区间,以更好地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在重庆市现有经济水平和财政能力下建设规模适度的保障性住房,使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满足城镇居民家庭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就近入学的基础教育政策对于维护城市社会成员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住房制度改革以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引起的城市社区的分化、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使得弱势群体子女在获得基础教育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导致了城市弱势群体的自我复制。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关注住房制度改革与基础教育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城市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均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目的是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保证基础教育机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