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诸如征地范围过宽、征用公告和登记缺乏听证程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很多问题 ,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征地制度 ,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征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冲突十分明显,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处理这一矛盾的基本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征地范围过大,征地补偿制度不能保护农民利益等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社会,法律应该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提高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增加征收土地程序透明度,公平、公正、合理地给予失地农民补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的监督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生计恢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严重侵害失地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缺乏公众参与;失地农民的生计恢复、移民安置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做得不细;没有建立失地农民抱怨与申诉的合理机制;没有针对征地、补偿、安置和移民生计恢复全过程建立动态的监测与评估。建立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和合理补偿机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是:依法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征地补偿费用使用的规范管理;强化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定和实施详细的征地补偿、移民安置行动计划;建立失地农民抱怨和申诉的合理机制;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外部监测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婷  陶宇 《理论界》2005,(8):208-208
本文以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为例,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下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补偿机理进行分析,以期对征地制度的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量的农用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由于征地补偿费用不能反映土地农用价值,失地农民抱怨极大。以B县为例,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着土地补偿费用过低,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农村组织制度缺乏有效监管等主要问题。建议:让农民享有完整的农地物权;土地管理部门不仅征收土地,而且还应当承担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征地补偿的责任并建立征地补偿专用账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大量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中存在着法律规定模糊且相互冲突、法律位阶过低、司法救济不充分等问题.要真正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公共利益原则、公平补偿原则和程序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完善征地听证制度、征地补偿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该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征地补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构建相配套的征地补偿标准测算及收益分配新规则显得十分必要。研究认为,征地补偿标准应包含农地农用状态下的权利价值和农地转用下的发展权价值两部分,国家通过税收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剩余土地增值收益在集体经济组织、失地农民之间根据既定规则进行有序合理分配,同时应兼顾无地农民、农村妇女、农村大学生、农地转入方等特殊群体的利益。最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下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应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关联互动,实现相关政策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与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合理补偿的目标有差距。征地补偿标准要合理,就要重新确立制订征地补偿标准的原则,增加制订对相关利益主体补偿的标准,明确现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用途,制订综合考虑土地产值及土地承包权流转价格的征地补偿标准。最终政府退出土地一级市场,由征地单位与被征地农民谈判达成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城市扩张与农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西部城市扩张所产生的土地征用补偿问题为切入点,讨论西部城市扩张过程中存在的征地及征地补偿问题,重点分析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和土地补偿机制,探寻征地补偿制度创新,以期能推动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严重偏离了公正性。如对公共利益的规定过于模糊且矛盾、政府职能错位、背离市场经济法则、补偿标准过低,等等,导致农民的土地发展权被无偿剥夺、土地市场失范无序、社会矛盾多重积聚,城乡关系进一步对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矫正我国征地制度的公正性偏离已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公民精神损害的法律责任问题,散见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少数几部法律法规中,其法律规定不仅适用范围有局限性,而且没有明确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当事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造成同类性质的案件在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判决结果差距悬殊,这有损于我国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所以,应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监察法》与《监察法实施条例》只是初步规定了监察赔偿问题,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监察赔偿体系。为此,应在明确监察赔偿性质的基础上,借鉴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相关规定,通过修改《国家赔偿法》的途径,专章规定监察赔偿,以期构建完善的监察赔偿体系,实现监察赔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失土农民的生存权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失土农民安置和补偿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问题并不是两个孤立的问题 ,政府必须通盘考虑 ,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中有关征地补偿的规定 ,在实务中将土地利用、土地征用补偿、失土农民安置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激化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不判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并将适当考虑被告人赔偿能力作为一项原则。但前者无法回避举证责任的困难性、赔偿能力的不确定性、裁判结果的不公正性、审执交织的不合逻辑性等明显缺陷;后者抹煞了公法与私法的区别,违背了责任聚合的处理规则,违背了“举轻明重”的法律原理,在逻辑上与现行法律相冲突,且忽略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调整功能。故附带民事诉讼限制赔偿范围缺乏合理性,应“坚持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与普通民事诉讼的赔偿标准保持一致。其执行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侦查阶段的财产保全制度、完善赔偿与量刑相结合的制度、建立民事赔偿执行与刑罚执行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监狱代偿制度、建立国家救助制度等方式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因交通事故诉至法院的损害赔偿案件逐年增多,但是对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认识不一。文章从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发展入手,对我国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确立的归责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小飞 《云梦学刊》2011,32(4):68-72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经济社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长株潭实验区应当积极作为,探索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制度模式,率先建立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长株潭实验区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建构,应在国内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损害赔偿制度,从基金筹集、基金申请、基金管理、基金监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廖莉 《学术探索》2012,(4):39-4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确立了以期待利益保护为核心,信赖利益保护为补充的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围绕公约所确立的损害赔偿制度展开研究,在公约所确立的损害赔偿制度基础上,对公约确立以期待利益保护为核心的赔偿制度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自2004年以来虽然日趋合理,但补偿原则、补偿制度和纠纷救济机制的缺漏.使得农民利益遭到极大的侵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必要对涉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宪法原则以及行政法、民法制度进行反思和完善,并对解决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机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健 《晋阳学刊》2006,(5):48-51
社会何以可能是社会理论的中心问题,而社会补偿机制与此密切相关。社会补偿机制内在于社会系统,并维护着社会的一致性。社会系统是个关系系统,深层次上更是一个意义与价值的系统。补偿机制在功能上要实现的就是处理好意义、价值上的冲突和混乱。在一般系统理论的意义上,补偿机制命题和社会系统均衡命题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20.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在遭受贸易损害时提供了三种解决方式:要求败诉方终止违法行为、败诉方自愿向申诉方提供补偿、授权申诉方中止对败诉方作出的关税减让承诺或其他义务。这些解决方式在实践中已暴露出诸多问题:终止违法行为的裁定由于败诉方的拒绝而无法执行,现行的补偿制度和报复措施又无法让一些申诉方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当申诉方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时,上述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如何通过完善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补偿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世贸组织各成员的权益,这是世贸组织各成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