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前辈理论家中的有益思想因素,通过对科学的实践观、主体客体关系、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类解放关系的具体研究,深刻揭示出人(个体与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具有内在联系;但其结构、规律不同,不能相互取代.从人在社会发展及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作用来看,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结构,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所以,唯物史观的对象是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历史功勋,是给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科学地指明了翻身解放的道路.就整体说来,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就这一哲学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关系来说,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是这一科学世界观中的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历史。唯物史观所强调的人,第一,是现实的人,就是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现实的人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要解决衣食住行及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探讨它对现代社会的基本认识方法及功能,并对唯物史现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当然研究人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把唯物史观等同于一般的人学理论。唯物史观研究人的问题是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的层面上进行了系统的多角度的研究,因而,有其独特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意志自由是哲学、伦理学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道德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意志自由问题也作出了自己的回答。然而,唯物史观是否完全否认意志自由,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台湾学者王臣瑞著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人类文明的最大成果和战斗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革命史中的伟大革命变革。它不仅是一个十分完备而严谨的科学体系,而且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一个革命的学说。所以,唯物史观从其产生之日起,它以“强有力的思想来哺  相似文献   

9.
<正>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改变了马克思以前人们对于历史的见解,把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着眼点放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方面,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创造性地建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说,其作用决不仅仅局限于分析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它社会的经济活动来说,剩余价值学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实现了从历史之外回到历史之内、从抽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哲学革命,即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念的彻底革命,使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一种属性的形而上学本身重新回到人身怀抱里;它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是指包括人所遭遇到的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史”。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以本体论或存在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这种在动态结合中的相互关系无疑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撇开社会心理因素,我们就难于对稍微复杂的历史事变作出合乎实际的解释,也难于说明历史必然性是通过无数偶然性来开辟道路的。因此,重视社会心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历史观的合理内核是系统地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因果承续性的系列,应该用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观点去观察历史现象。他首次提出探究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问题,并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动力。黑格尔历史观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着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它的确立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新路向,为文学批评实践,也为整体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对唯物史观的完整、深刻理解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和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从而保证当代文学批评的应有品格与质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剩余价值及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认为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因此,唯物史观也赋予剩余价值学说以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并就《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建立论证了这一问题,“价值”并非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也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不能混淆“剩余价值”本身与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劳动力市场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作用。提出了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是从抽象的人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从现实的人出发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以(现实的)人为本"的真实意义在于:人的现实即人自身的实践活动决定了人的本质,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真实内涵.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正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综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基础地位,把政治异化归咎于社会异化,并从法与政治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古典政治经济学从财产权和经济视角对市民社会的历史叙事,打破了传统思辨理性主义的社会概念,为马克思最终创立唯物史观奠定了思想基础。二者的分歧在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止步于市民社会的合法性论证,它在其本意上是一种市民社会理论,而马克思通过诉诸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社会和历史的平面上回归到无产阶级的革命目的论,为实现真正人的自由的社会敞开了现实的道路。?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有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人学空场"!对此,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以及关注的终极目标三方面来论证"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二、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三、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用哲学的理念把握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同时,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等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唯物史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要求中国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立场,充分发挥与工农相结合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作用,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唯物史观的伟大胜利。学习与运用唯物史观是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和奋斗宗旨。党的创建业绩及其90年的不平凡发展道路,生动地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