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体性贯穿着《历史与阶级意识》全书,是其核心范畴,是理解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枢纽和关键。总体性是一种辩证认识方法;总体是具体的总体,历史的总体;总体性是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意味着历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总体性思想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总体性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强调主体-客体辩证法,高扬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历史和阶级意识》以历史为逻辑起点,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以物化批判为主题,以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主体拯救为归宿重建了历史辩证法。它强调辩证法的历史性、总体性、革命性、批判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释,开创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其中总体性范畴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卢卡奇把总体性看作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科学的区别所在。然而,就其存在论境域的整体而然从属于黑格尔,未能决定性地终止存在论建构的知识论路向。  相似文献   

4.
选择《历史与阶级意识》来探讨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有着非它莫属的理由:首先,《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真正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理论著作,书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传统中非常核心的问题,而此前,他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或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第二,《历史与阶级意识》作为卢卡奇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的影响和地位是他的其他任何著作都无法相比的,就美学方面而言,该著作“对卢卡奇本人后来的美学论著以及出自于该书的一系列其他美学理论是一个适用的导论”;第三,《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后来都成为其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直接的理论资源,对于倾向于美学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说,该书成为他们的“圣经”,几乎每一个后来走上西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人都受到过这部著作的理论滋养,“它极大地鼓舞了20世纪几代知识分子”.因此,通过对本书的解读与评价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卢卡奇本人以及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美学思想,毕竟是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认为西方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强调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破除那种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化的做法,把以变革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培育成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卢卡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作为方法论,系统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功能,揭示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点、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以“阶级意识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战略,并根据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关于革命策略的争论,提出了以“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策略,由此构成了其政治哲学的完整内容。不同于那种以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二分为基础,抽象探讨正义、自由和平等等主题的西方政治哲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目的的解放政治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无论是对于建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哲学,还是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若干范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文中简称《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范畴,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体性”,“物化”和‘阶级意识”。总体性是指总体对部分的优势性;物化指物的世界对人的世界的全面占有,从而使社会单面化、零碎化;阶级意识指一个阶级对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即阶级主体意识。这三个范畴密切相关。总体性体现的是全部事实的有机统一性,而物化破坏了人与物,人与社会及其自身的联系,因而破坏了总体性。要返回总体性,必须有阶级意识。卢卡奇这些理论范畴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即批判资本主义反总体性的物化世界,呼唤无产阶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早年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阶级意识理论是其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是批判第二国际的机械性、宿命论式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它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系问题,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哲学基础.卢卡奇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卢卡奇将理论研究转向了辩证法,写下了《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在该书中,作者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地论述,揭示了实证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本质。分析作者批判实证主义的思路与逻辑归宿,对我们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面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被庸俗化、实证化而导致对资本主义批判力极度弱化的现实,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以及超越黑格尔的哲学革命,阐明自然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致力于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启蒙,仍然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极为重要的历史课题。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否定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愧于与时俱进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称号,尽管他们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方向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明确的阶级意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资产阶级意识由于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表现出虚幻性。彻底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意识在于实现真正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作为 2 0世纪最重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之一 ,其重要性首先在于存在论的根基方面。这部著作的成绩不仅在于抨击了“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定向 (特别指证了此一定向将马克思知性科学化的巨大危险 ) ,而且在于它实际上从多方面触到了至关重要也至为迫切的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的根基问题。然而遗憾的是 ,这部著作本身对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定向却止于黑格尔 :就其存在论境域的整体而言从属于黑格尔 ,就其零散突破的精妙见解而言复归于黑格尔。而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 :卢卡奇的这部著作未能真正理解形而上学之完成形式的根本前提及其全部天真性 ,未能由存在论的根基处击穿意识的内在性 ,未能决定性地终止存在论建构的知识论 (或“范畴方式”)路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14年以前世界秩序的崩溃和第二国际代表自成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破产,马克思的辩证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漠。面对理论研究日益教条化、机械化,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通过对历史的概念厘定,实现了由独断思维向总体思维的转换,并由此找到了革命的辩证法,从而抵制了马克思主义自然本体论倾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辩证法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体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旨和目标,其人文关怀思想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的。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并以此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中产阶级理论研究中的"稳定器"、"平衡轮"、"缓冲器"等观点不同,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对"自在"与"自为"阶级的理论分析来考量,从阶级意识与社会力量的相互联系来思辨,从阶级意识与阶级责任的辩证关系来诠解,只有将阶级意识提升到阶级的社会责任以及两者的结合,才能促使阶级在提炼内涵中塑造与升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履行其社会角色.自近代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级的分化、组合和发展变化,使其自身充满着矛盾性、异质性和复杂性,并非是一个自为的阶级.中产阶级不仅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选择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观念与导向,严重阻碍了其阶级意识形成,这使作为维护阶级利益所需的整体阶级行动缺乏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并且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使其没有团结一致采取整体阶级行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利益集团政治却是其现实走向.在市场经济多元化促发的利益主体多元化、政治诉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不仅在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识与行为取向是一个复杂的变数,而且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此外,其在不同政治与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各自还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征.因此,在中产阶级中不可能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也难以构成政治上成熟的阶级.倘若没有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与互构,没有其他阶级的合作共赢,其也难以构成现代社会秩序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方法的自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在方法论上大力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自觉意识一是大力强化民族意识,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实践相结合,在新的深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二是大力强化世界意识,自觉地面向当代世界哲学,在形成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的、与世界上其他哲学共通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展开与当代世界哲学的互动,努力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真正地走向世界;三是大力强化人类意识,自觉地关注和深刻地反思当代人与世界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努力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并由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阶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核心概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也在不断地被阐释和重构,某种程度上也使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真正内涵变得越来越模糊。事实上,只有从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阶级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演变过程等方面,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