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化教育永恒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成全人,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老师,因此要研究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一直贯穿着一种教育的生命哲学。杜威把教育看作是有生命的,并且把每个受教育者都看成一个有生命的、不断成长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他提出教育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为生命的成长提供保障。杜威教育生命哲学启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和每个生命的差异性。探索教育的生命真谛应该从教师入手,培养教师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增强对教师发展的生命关怀,摆脱传统的师生角色,探索师生之间最真诚的、具有生命关怀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源头、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提出了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进一步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课堂生命说”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是一个载体,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促使学生成为个性丰盈的个人,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内涵,关注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显现了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成全生命等一切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在当下,面对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主体的不尊重和漠视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需要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教育真正成为润泽生命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安身立命和如何对待生命的根本问题。所以,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关注人的信仰问题,这是每个个体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生命化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如何立足于成全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仓山小学举行的“生命化教育课题组首届新作文专题研讨会”,给了与会者无尽的思考与启迪。现就此谈些断想,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7.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月刊(原为《素质教育博览·教师版》)是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编写的教育刊物。刊物始终坚定地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倡导生命化教育写作,关注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关注儿童文化,以平民立场办刊,以成全教师的发展为宗旨。2005年改版以来,刊物除了保持广受读者欢迎的“卷首语,专家专稿,课堂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仙岳山脚下,有一个孩子们热爱的家,这里绿树葱茏,鲜花四时轮放,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和谐统一,这就是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学校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关注生命成长,坚持每个月为学生举办个人专场,坚持每周开展“古诗大擂台”、“校园小歌手”、评选校园之星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理想、有自信。  相似文献   

9.
黄克剑教授把“生命化教育”称为是“虚灵的真实”并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我第一次接触“虚灵的真实”,无法体会其中韵味,只是产生一种朴素的想法:“生命化教育”是崇高的教育理想,这种理想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和实践,才会变得真实而有意义。我们学校课题实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只要能够成全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都尝试着去做。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只有德育生命化,才能真正激活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但是目前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德育效果低下。本文从德育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者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关知识;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生命关爱四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创设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希望能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最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它以学生的生命为基本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生命价值,以不断促进当代大学生生命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教育;二是生命健康教育;三是生命价值教育;四是生命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掌握好与学生的谈话艺术,与学生的谈话是交流,是帮助,也是感染,只有你的谈话学生听得进去,乐于听,并欣然接受,你才能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堂的生命色彩越来越被关注,本文将结合自己在“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中的教学,从教材、学法和教法等方面谈一谈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感悟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青少年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模糊和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共同目的都是关注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发掘生命潜能,从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人生价值;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三个层面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的新途径,鼓励学生成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明确生命价值,活出生命色彩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从中外教育发展改革模式来看,教育特别重视知识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人是教育对象。人首先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关注人本身的教育。在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上,从人及人生命的特征出发,揭示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关注人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本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实效性较低。生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和主体,以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基点,有助于建构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的事业。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担当者,理应担起促进学生完整生命和谐,引导学生走有意义的人生之路的重任。在对生命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保护自然生命、关爱精神生命、提升价值生命和开启智慧生命是现代教师应该关注的四维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