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转型社会下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迁。各种社会利益分化组合,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需求,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空前尖锐和激烈。社会呼唤新的制度、组织来迎合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利益协调的需求,第三部门兴起契合了社会利益协调的需要。本文将以利益协调机制为视角,来论证第三部门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利益协调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保障第三部门利益协调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不同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从权力视角到法律视角再到伦理视角.这种思路转换,对于认识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具有方法论意义.在伦理关系的基点上建构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走向未来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恒光  李峰 《东方论坛》2004,(5):107-111
国际社会第三部门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转型,迫切需要第三部门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基于对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第三部门在中国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4.
治理语义的"食品安全文明"——风险社会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管理须能突破片面强调政府监管的惯性思维,转而建构和凸显治理,在此语义下,实现法律手段与伦理手段的结合,从而跃变为"食品安全文明"的复合管理模式,其中,政府部门与第三部门、营利部门各显所长但又密切合作,形成该模式展现治理的组合效应的两个维度:一是政府部门通过制度创新尤其是完善法治,来建构食品安全制度文明;另一则是第三部门和营利部门张扬社会责任与公共理性,打造食品安全责任文明.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个社会部门可以被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的一些部门,其情形非常复杂,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不同类型的部门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看,它与第一部门具有更多的共同点,因此可以把第三部门看成是"准"公共部门.从广义上讲,公共部门应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两个部分.公共管理学不仅要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问题,而且要研究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公共管理学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学既存在着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
1927-1937年间的中国左翼文学在发难与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嬗变:它开启了一条文学的实用之路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它从"大众化"和"化大众"入手,旨在建构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相匹配的文化系统、美学维度和道德体系,这带来了一种文学的新格局;它形成了半皈依于政治的文学思潮,并"重塑"了一些极为强悍的"新文体"。左翼文学思潮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思想转型期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学思潮,它的历史光影和当下意义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自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的提高,这首先表现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变革具有积极意义,带来了全新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践政治文明开辟了新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福利供给的研究更多是从制度角度,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角度去思考和建构的。这是一种制度的视角,但同时文化的视角不可忽略。文章是对在中国语境下存在的本土做法或社会事实"认亲"进行的意义解读和理论建构。"认亲"的过程在于角色转换,通过身份建构、关系重组和能动肯定,实现着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认亲"最大的意义在于在沟通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福利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要求改变劳动从属性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原动力,中国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劳工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缺失决定了以"劳动三权"为核心的集体谈判很难成为我国劳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安排。中国劳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构应当以全球正在实践和探索的"第三代"社会法为制度基础,充分发挥社会法的社会保护与社会促进的双重职能,坚持"工会代表制度"与"劳资双方制度性交流机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论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或之外的社会部门,它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填补事业空档、荟萃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有利民主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作用.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第三部门在我国走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第三部门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在社会福利领域,西方的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也重新对第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重视和关注,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健全也符合中国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取向,因此,第三部门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功能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第三部门引入社会福利领域,提出了福利性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2.
第三部门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部门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根源是结社的传统、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民主的社会现实 ,现实根源是 70、80年代的政府改革 ,中产阶级的兴起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部门维护了自由主义精神 ,促进了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 ,提高了政府效能、保证了行政改革的顺利展开。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因为它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 ,同时在第三部门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完全可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西方福利理论界开始认识到,原本在克服福利提供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第三部门也存在失灵问题.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利益群体,生活上大多需要专人照料.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保障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近年来,更是将构建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提上重要日程.理论上,第三部门可以广泛发动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但作为当前我国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重要力量的第三部门也存在失灵问题.因此,加强政府引导,以机构能力建设为关键,以居家服务为基础,才是构建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广泛兴起的介乎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性,在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应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组织的预防、整合、沟通、协调和济贫救困功能,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领域内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第三部门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与生存的土壤,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火在中华大地上已呈现出燎原之势。通过考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改革运动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制度诱因与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的发展又为政府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作为行政监督主体之一的“第三部门”,其监督力量更是薄弱,并且在整个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问题,如与被监督者的力量对比悬殊、缺乏明晰的法律地位、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监督工作缺乏法律依据。从这个现状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和举措,来加强“第三部门”在行政监督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是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从公共管理的三个主体,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出发,社会是国家和政府产生的基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第三部门承担的社会职能的扩大,未来的公共管理将走向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门的成长与勃兴不仅标志着市民社会的发达程度,同时也表现为对政府缺陷与市场缺陷的一种救治与弥补.从实践来看,作为一种来自社会的力量,第三部门的成长显然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集中地表现为对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功效.通过考察第三部门对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功效,不仅有助于描述与廊清第三部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正强化社会已有矛盾、激活社会潜在矛盾、滋生社会新的矛盾。文章提出发挥运用"粘合剂"功能,引导第三部门并通过第三部门帮助党和政府多做稳人心、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实事;推动第三部门并通过第三部门勇于面对危机后新的挑战,推动中国经济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表现为从传统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及保守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福利多元主义,其本质是从单一的"市场取向"或"政府取向",迈向综合的"社会取向"。这一演变对我国社会福利实践的启示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在福利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形成良性运行的福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