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的进化就“进化论”观点而言,生物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称为“进化”,所有生物都是藉由自然过程演进而来,是时间加上机率,不涉及超自然力或精心设计,不断由简而繁的传承及发展。这些自然进化过程是物理的交互作用和化学反应,像突变、自然淘汰、环境变化等因素所造成。另可更精确的说,在实验室中能观察到小范围的生物进化,称为“微进化”。而大范围、跨种间的进化为“广进化”,包括突变、自然淘汰、环境变化及其他因素逐渐衍生出复杂的生物(含人类)之过程。至于“进化”动力从何而来?主要有“生机论”、“唯物论”及“有机生物论…  相似文献   

2.
心理与进化1.面对灾难与死亡的心理反应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面对重大灾难或亲人死亡是难免之事,哀伤情绪自亦油然而生。依心理学统计,哀伤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期、中期和恢复期,每一期都有一定的特征。当死亡发生,随后的几周内未亡者的反应常为震惊、不相信和麻木迟钝。震惊和不相信一般会持续几天,随后是几周的懊悔和哀伤,主要表现为哭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从上述感情中恢复,绝大多数的人最终会意识到,阻碍他们恢复的正是那些不易察觉的焦虑情绪。一旦理智地认知到长期沉缅于过去是不值得的,生活应该向前看,即开…  相似文献   

3.
人类源起浩瀚宇宙,人类的存在至为奇妙。知名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罗斯在《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书中论及地球的33个特性,包括地表温度、重力、地轴倾斜度、月球引力与周期、大气质量与成分等,计算出这些都刚好适合有生命的机率是10的负42次方,而宇宙中估计约有10的22次方个星球,所以在宇宙偶然形成一个适合生命居住行星的机率是10的负20次方(一亿兆分之一),这还未将无生命物质进化为有机体,及简单生命物质进化为人类过程的机率计算在内。显示从统计机率的观点言,人类出现在地球上这件事,是极为奥妙的。然而,我们对自己…  相似文献   

4.
灵性探源根据宇宙及进化学家的计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人类的祖先则在500万年前从它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支,而有历史记载时间不超过5000年。若以24小时代表地球的年龄,那么人类历史活动长度还不到0.1秒,非常短暂,但人类却在这相对短暂时间内,快速发展,超越其他生物,一跃成为地球的主宰。就以刚过去的百年来看,汽车、飞机、电话的发明,使人类的起居起了革命性变化,太空梭、雷射、电脑、国际网络、核武、基因工程、复制羊都是远超过前人想像的产物,显示人类科技知识与成果,正以等比级数般的速度飞快累积。虽然物质文明的进…  相似文献   

5.
心理溯源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迅速,许多人认为人类知识的疆界在太空外的浩瀚星际。但此同时,却有愈来愈多科学家相信,宇宙最大奥秘不在无垠天际。而在咫尺人类自己身上。前述三章我们已间述宇宙、生命源起及人类身体之奥秘,然而人类除身体构造外,心理及灵性层面亦与万物迥异。“心理”与“身体”为人之一体两面,人类身体虽然奇妙,与万物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跑起来没狮、豹快,跳起来远输青蛙、跳蚤,论耐力也不及骆驼、蟑螂,体型更不比大象、鲸鱼,但人类在相对短暂进化历史中,竟能成为地球生物主要管理者,心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鬼神与上帝这些信仰 的对象,常有泛泛的认识,却较少由知识角度作系统的研究。影响所及,理性思辨在信仰世界里缺少应有的地位,以致正信与迷信容易混淆,此世与彼世之间界线不清。台湾社会最近吹起一股灵异风潮,电视上“鬼话连篇”类型的节目高居收视排行榜前茅,坊间“鬼书”盛行,许多国、高中生沉迷于“碟仙”、“笔仙”游戏,宗教界则陆续发生中台禅寺集体剃头出家风波、宋七刀敛财事件、妙天禅师贩卖莲座,以及牧师侵扰女信徒等事件,台湾的灵异现象及宗教信仰活动透过媒体的大力炒作,顿时成为众所瞩目、批判及反思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生命进化知识解码(上)生命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对生命之探索一直很有兴趣。大家都知道母鸡生蛋,蛋孵小鸡,树木结出果子,生产种子,种子种植成树木。然而,最初的鸡或鸡蛋从何而来?最初的树木或种子从何而来?在探索生命过程中, 140年前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无疑的带来极大的震撼,引发人们对过去与未来的省思。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统计数字与进化论之发展,两者间早就有密切之关联。在古希腊时代,巴曼尼狄思认为宇宙是一套永恒不变的绝对系统,现象领域中所见到的变化,不过是一些不能变的微粒,经过重新“排列组合”所产…  相似文献   

8.
“海外掬粹”栏目,从本期起,将连续摘登台湾韦端博士与饶志坚先生《数字解码》一书的精彩章节。这是一部统计界不可多得的好书(该书不久将由本社出版),呈现给读者的也将是虽经取舍,但精华尽显的好文。 也许,读者会问:这和统计有关系吗?对此我们希望读者要用心去读,用智慧去读,因为作者所写作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统计文章,而是通过对数字的诠释,达到对统计的升华,意蕴深远。 韦端博士作为资深学者,数字奇才,毕半生之力用于传播及运用统计观点及技巧,以统计人对数字的敏锐与感情,解读科学知识,令人拍案叫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阅读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统计人:他不仅具有高深的专业素养,而且,跨出传统统计领域,在生物、医疗、民意调查、环境保护、文学、音乐等方面施展统计才华,从而,启发统计人的心灵、提振统计的风气,同时,还带来阅读的愉悦──这也是我们连载本文的动机。 希望您读罢,会对数字有份亲切感,能存些数字在你的知识宝库中;会对统计工作、统计人有份自豪感,能有些乐趣荡漾在您的心灵中。  相似文献   

9.
宇宙有什么 宇宙如何形成与发展?自然界物质基本性质为何?人类在无垠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许多人心中的好奇与疑问,为解此困惑,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科学方法及哲学解释来寻求答案,其中伽利略、喀刻卜勒和牛顿成功地运用数学来强化他们对宇宙现象之解释.伽利略曾说过一段话,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数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威信:"要了解‘自然'这本书,须先学习理解书中所用的语言,并逐字阅读;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数学,人类是无法领悟任何一个字汇的;没有数学,人类将徘徊在漆黑的迷阵中".数学离不开数字,而数字又是统计的生命,透过统计数字来解码宇宙万物与物质基本性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10.
韦端  饶志坚 《中国统计》2001,(11):44-46
与此奥秘有关的是埃及另一著名遗迹—人面狮身像,座落于三大金字塔东边,它约有一条街的长度,六层楼的高度,面向正东方,所以每年春分与秋分这两天,可从正面看着太阳升起,为一宏伟艺术品。根据现在的说法,人面狮身像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由卡夫拉王所建。惟观察此像,除了头以外,狮身部分很明显地有被水侵蚀的痕迹,有的地方侵蚀痕之深达2公尺左右,使得外观看来蜿蜒弯曲,好像波浪一般。但如我们所知,埃及数千年来位近沙漠地区,且从王朝时代,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以来,基沙高原上一直没有足够的雨水,造成人面狮身像身上的侵蚀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